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审判业务 > 案例指导

为群众办实事|细微入手寻突破,司法为民解愁盼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6月21日

  6月20日,申请执行人韩某来到滨城区人民法院,激动地将一面锦旗送至执行干警吴玮手中,并说道:“感谢执行法官,让我近十年要不回来的钱有了眉目,虽然每月只有4000多元,但总算看到希望了”。

  

  2013年,韩某某、李某某夫妻向韩某借款14万元,后到期未还,韩某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韩某某夫妻仍未履行还款义务,遂转执行立案。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查询到韩某某名下有一套房产,却已被其他标的额较大的案件查封,本案通过处置房产受偿几乎没有可能,但除此之外,韩某未能提供其他有价值的财产线索,案件执行一直没有进展,办案人员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询问过程中,细心的执行干警了解到,被执行人李某某可能有工作单位。抓住这一关键点,执行干警立刻赶往滨州市公积金中心,果真调取到李某某的信息并对其进行了查封。执行干警顺藤摸瓜,通过公积金系统继而查到缴纳单位是滨州市某劳务有限公司,这就意味着李某某可能有固定的收入,多年执行不能的案件可能出现转机。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执行人员马不停蹄赶到该劳务公司后,又成功调取到李某某劳务派遣的工作单位及发放工资的银行账户,最终将李某某每月4000余元的工资成功冻结,给了申请执行人一个完美的交代,于是便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是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一个司法环节。今后我院将继续“用法办好案,用情暖民心,用心解民忧”,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供稿人:吴玮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17路956号 电话:0543-8109666 邮编: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