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城市·法惠安方|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照亮困境儿童成长之路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9日 | ||
//开栏语平安是基,心安是魂。今年以来,惠民县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心安城市”建设工作,坚持以塑优“法惠安方”心安品牌为抓手,在惩治犯罪、服务大局、纠纷化解、风险防控等方面持续发力,维护好一方平安,共同奏响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惠民“心安”乐章。为深入推进“五安”工程,培育“心安细胞”,现推出“心安城市·法惠安方”专栏,集中展现惠民县法院“心安城市”建设的方法举措和创新实践。 司法救助+社会救助 为切实关爱帮扶生活困难的困境未成年人,11月29日,惠民县法院联合李庄镇人民政府、惠民县化纤绳网协会开展联合救助,现场向申请救助人的爷爷发放救助金10000元。惠民县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志勇,李庄镇副镇长常晓翠,惠民县化纤绳网协会副会长邢迈等参加救助活动。 2020年9月,小丽、小明两姐弟的父亲因家庭矛盾将其母亲砍伤。之后年幼的小丽、小明跟随爷爷生活,目前正读小学。案件回访过程中,办案法官发现,爷爷已经年近六旬,靠务农、打零工供孙子孙女上学及生活开支,奶奶患病在家行动不便,家庭生活极为困难。 了解相关情况后,惠民县法院认为小丽、小明符合救助标准,将其列入“司法救助+社会救助”范围内,决定给予两姐弟10000元的救助金。 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是惠民县法院延伸少年审判职能、探索联合救助的创新举措。2024年11月,惠民县法院与李庄镇人民政府、惠民县化纤绳网协会建立起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并签署《关于加强涉未成年人案件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细则》,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司法救助工作作为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党和政府关爱”的民生工程,对小丽、小明的救助工作只是惠民县法院拓宽救助渠道、优化救助流程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惠民县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对因案致困未成年人的救助力度,为困境未成年人点亮希望之光。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