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传真

【红枫调解】王玉兰:用好情理法,调解“小纠纷”,服务“大稳定”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3日

栏目介绍

    近年来,滨州开发区法院积极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打造“红枫”特邀调解品牌。“枫”是一种经验,它从枫桥出发,奔涌在神州大地,书写基层治理新篇章。“红”是一种气象,它是老法官退休不褪色,以工作激情点燃的多元解纷新“枫”景。

    为更好传承发展“枫桥经验”,展现人民法院新气象,滨州开发区法院公众号将推出“红枫调解”专栏,讲述基层法院里的温情故事。

王玉兰

 

 

 

    王玉兰,退休前曾于乡镇、统战部、政法委等部门担任职务,长期服务基层,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退休后,她并未停下脚步,受邀加入滨州开发区法院调解队伍,将在基层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为调解工作的关键助力。在化解矛盾时,她能迅速把握双方诉求,以精准而恰当的方式介入纠纷调解,高效调和各方分歧,在涉企纠纷、劳务合同纠纷、民间借贷争议、家事纠纷等各类纠纷化解工作中“大展身手”。

01

“言法拉理”疏通民心“堵点”

SN5A5177

 

 

 

 

    “小事”连民生,民生连民心。这要求调解员必须始终将“服务群众”作为化解纠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一起劳务合同纠纷中,8名原告曾受雇于被告,在其承包的建筑工地务工。然而,长达两年多的时间,被告一直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相应劳务费。8名原告多次向被告追讨未果,无奈将其诉至法院,请求被告支付拖欠的劳务报酬总计13万余元及逾期利息。

    该案被受理后,鉴于原被告对双方之间形成劳务合同关系及存在拖欠劳务费的事实并无争议,该案具备一定的调解基础。

    王玉兰接手调解工作后,深知该案件涉及8位民工的切身利益,工资的及时支付至关重要,理应迅速化解纠纷。然而,当她尝试与当事人进行联络沟通时,却犯了难:8位原告已然全部离开本辖区,分散至不同地区务工无法参与线下调解;再者,大部分原告年龄偏大、文化教育程度有限,亦无法通过文字进行有效交流;此外,8位原告均来自南方地区,尽管长期在外务工,可地方口音依旧较重,在进行电话调解沟通时,多次因口音问题出现“词不达意”情况。

    种种不利因素交织,致使王玉兰与当事人的沟通一度陷入僵局。为有效化解纠纷,她不厌其烦沟通,并寻找到可以借助的第三方或当事人子女配合调解。

    在后续调解中,王玉兰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准确厘清双方责任,耐心向原被告双方“言法说理”。一方面,积极跟8位原告进行沟通协调,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和意见,安抚他们情绪;另一方面,仔细向被告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告知其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将会承担的法律责任。

    最终,在王玉兰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原被告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考虑到被告当前实际的资金周转情况,双方约定劳务费用分两期予以付清。

    倘若被告能够按照此约定如期履行支付义务,那么原告将放弃逾期利息诉求;而若被告偿还任意一期劳务费逾期,则自愿向8位原告支付违约金,共计38000元,原告有权自被告逾期之日起就剩余未支付款项以及违约金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被告依约完成给付义务,案件履行完毕。至此,这起劳务合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02

“依法解纷”纾解企业“痛点”

    “小事”连企业,企业连发展。

    开发区这片商业繁荣的沃土,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商业机遇。但与此同时,涉企纠纷也随之增多,成为影响企业稳定发展的一大挑战。

    在一起涉企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依照合同约定为外地的一家合作企业供应货品,但对方却以多种理由拖延支付。原告秉持友好继续合作的态度,多次与对方协商沟通,均无功而返。无奈之下,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原告将该外地企业起诉至法院。

    案件进入调解程序,王玉兰首先面对的便是难以与被告建立联系。一方面是被告远在威海,地理距离增加了沟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被告公司电话与相关负责人手机均难以拨通,不是无人接听便是被直接挂断。

    但王玉兰并未因此气馁放弃,她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去探寻被告可能存在的其他联系方式,与此同时,精心编辑短信,附上诉状照片,专业且详尽向被告清晰阐释了拖欠货款将会引发的一系列法律后果以及对其商业信用造成的严重风险,每一个条款、每一种可能的影响都罗列分明。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被告有了回应。调解过程中,王玉兰冷静分析,充分考虑双方还有继续合作的意向。不能因为一次纠纷就切断两家公司多年来的合作纽带!

    于是她从当事人的立场出发,采用“情、理、法”并重的调解思路,提出最佳的调解方案,以平衡双方利益。以情动人,提及双方合作不易,不应因一时困境破坏长久情谊;以理服人,分析市场规律与商业信誉的重要性,让被告明白诚信合作才是共赢之道;以法为纲,明确告知法律底线与责任,使被告清楚拒不履行义务的严重后果。

    在王玉兰的斡旋下,双方达成一致重新协商了应付款项,被告依据调解协议书,一次性完成了支付。

    王玉兰的调解工作,可以说以“轻车熟路辨是非、不辞辛苦化心结”的工作状态,生动诠释了“调解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深刻内涵。她深知,在每一个看似平常的纠纷背后,都关乎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在调解工作中,众多如王玉兰一般的调解员们正默默耕耘,用专业与担当,点亮每一个陷入纠纷困境的当事人心中的希望之灯。

    调解,不仅是解决纠纷的手段,更是传递法律真谛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桥梁。滨州开发区法院将继续完善特邀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红枫”调解品牌优势,继续为审判工作做“减法”、提“速度”,以专业和热情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渤海二十二路677号 电话:0543-3650137 邮编:25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