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法院精准施策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5月26日 | ||
今年以来,开发区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市政法机关营创法治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精准施策,开展“三打三治三清”专项整治行动,营创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立足审执工作,全程服务营商发展大局 一是依法审理涉企民商事案件。该院2018年开始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打击假冒伪劣行为,营造诚信经营氛围。今年该院审理的2起破产重整案件均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及时出清“僵尸企业”、加速盘活企业资产的预期目标。 二是强化善意执行理念。采取“放水养鱼”的执行思路,在确保债权实现的前提下,坚持适度、合理、必要的原则,能“活封”的就不“死封”。在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滨州分行申请保全山东龙马重科有限公司、山东辰星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等被保全人财产一案中,该院以分批次分块暂时解除查封的执行新思路,顺利盘活一被执行企业,这一方式被多家媒体报道转发。截止12月初,该院实际执行到位率为47.55%,居全省第7位,全市第1位。 三是积极运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按照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标准,坚持应入则入,打消失信被执行人侥幸心理,让其在交通出行、贷款融资、代表资格等方面时时受限,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名誉声誉等方面处处受阻。对于违反“报告财产令”、不主动履行还款义务的,一律上“限制高消费”名单。截止目前,该院已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352条。 二、积极推进司法改革,平等保护市场主体 一是推行“要素式审判”。以劳动争议案件为突破口,形成“以点带面”,试行以“要素式庭审”和“要素式文书”为核心的“要素式审判”模式,实现了类案快审、繁案简审和集约化审判。目前,“要素式审判”已广泛应用于民间借贷、金融借款、买卖合同、追偿权纠纷等案件。 二是推进金融案件专业化审判。设立专门法庭集中审理涉金融案件,开展集中清理金融债权专项行动,“涉金融案件百日攻坚活动”。针对企业经营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台保护企业发展新措施,先后制定印发了《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营创法治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指引》等文件,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 三是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不断加强司法公开平台建设和整合力度,持续扩大文书上网、庭审直播、审判流程和各类司法信息公开范围。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群众旁听庭审、见证执行,让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可见可知可感。 三、完善“一站式”服务,优化金融法治环境 一是畅通法院企业沟通渠道。邀请民营企业管理人员、职工代表旁听庭审,召开金融会议,不定期走访企业,并就涉民营企业案件审判、执行工作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优质司法服务。 二是优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开发区法院按照“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要求,推动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厅网线巡”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体系。与市保险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及辖区内3个人民调解委员会签订诉调对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诉前调解作用,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三是建立司法服务“五网”模式。该院建立了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网上证据交换、网上送达的“五网”办案模式。为涉企案件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司法服务,引进智能辅助软件,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切实减轻企业诉累。(据开发区法院信息,范颖供稿)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