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法院打好“组合拳”化解商事纠纷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10日 | ||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立足司法职能,多措并举为开发区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保驾护航。 一是打出“速度拳”,高效审理涉企案件。专门成立了商事审判团队和速裁审判团队,开辟涉企案件审理绿色通道,实行繁简分流、简案速裁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健全全流程在线诉讼机制,努力降低诉讼成本。快速审结一批恒丰银行、农业银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在维护金融安全和公平交易秩序方面发挥司法保障作用。2020年至今共审结民间借贷案件 55起,加大对借贷事实和证据的审查,避免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 二是打出“精准拳”,妥善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运行机制,切实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注重根据不同纠纷类型的特点,平衡各方利益,在个案公正裁判的基础上实现知产审判良好的社会引导效应。在强调案件判决的同时,也充分重视调解对于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做到调判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审判化解社会矛盾的职能作用。在涉及侵犯欣马酒业商标权纠纷系列案件中,充分发挥调解功能,通过司法裁判,明确行为规则,引导市场主体规范经营行为。2020年至今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77件,结案77件,结收比100.00%,调撤率96.1%。 三是打出“力度拳”,审慎善意化解纠纷。开发区法院从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出发,全面考量司法措施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适时打出“力度拳”,审慎善意审理涉企纠纷。甲钢构公司与乙铝业公司建设工程纠纷一案,考虑乙公司准备上市,出具具有履行义务的裁判文书对公司影响较大,先后三次组织双方调解,最终使得双方对工程造价达成一致,待过付款项后,甲公司申请撤诉。同时,依法审慎适用“查冻扣”等司法强制措施,对企业的厂房、机器等生产经营性财产,尽可能采取“活封”“活扣”措施予以“放水养鱼”。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开发区法院“分块解封”的创新执行方式被多家媒体相继转发,收到良好的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