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法院积极构建纠纷多元化解“开发区样板”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10日 | ||
近年来,滨州开发区法院立足职能定位,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探索出一条以地方党委为统筹协调机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齐头并进相互衔接的纠纷多元化解、社会共同治理的特色之路。 一是注重“调判结合”,有效化解纠纷。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注重发挥司法在多元解纷机制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通过指导调解、巡回示范、业务培训等方式,充分激发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的活力。进一步畅通矛盾纠纷分流渠道,通过人民法院多元调解平台等媒介,邀请律师、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等专业人士助理化解纠纷,形成“组合拳”。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行政调解办公室,由专人进行行政案件的和解工作。通过保险公司及人社等部门参与,在诉前化解大量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案件。对经各方力量调解做工作仍无法解决的纠纷,则引导当事人依法提起诉讼,并当场接收材料、当场审查,如不愿意调解的,及时给予判决。今年以来,截止到6月10日,结案1046件,其中调解结案213件,撤诉结案191件,调撤率约60%。 二是助力“乡村治理”,积极打造群众自治“无讼社区”。积极发挥好网络法庭和在里则、杜店等街道办事处设立的远程诉讼服务站的作用,积极引入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乡贤等进行相关案件的调解和处理,构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在现有巡回法庭制度基础之上,根据各个社区的不同情况,增加针对村内邻里纠纷、婚姻家庭、赡养、小额债务等纠纷的巡回审判次数;加大法律服务力度,践行“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不断加强法制宣传力度,通过普法宣传和个案引导,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制理念,为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三是建设“智慧法院”,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滨州开发区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用足用好“智慧法院”建设成果,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开展“云”审判执行工作,依托分调裁平台、互联网庭审系统、微信、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网上庭审、在线调解、在线执行等诉讼服务,依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诉讼权利,实现定纷止争和社会和谐。截至系统更新前,该院在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得分78分,全市排名第二。统一送达平台使用率超过200%。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