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开发区法院多措并举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14日

开发区法院多措并举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开发区法院立足本职工作,围绕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实需求,自2018年5月开始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以来,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45件,多举措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充分发挥了司法保护的示范作用,维护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一是依法妥善审理案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案件审理中,坚持诚实信用原则,依法审理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案件,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宏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诉滨州经济开发区佳佳乐购物中心等九起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中,依法认定被告行为构成了对涉案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判决被告立即停止销售侵犯涉案注册商标的商品,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该案依法打击了打击了仿冒行为,净化了品牌市场,有效地制止了假冒伪劣产品流向社会,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民营企业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注重案件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更加充分地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

    二是积极发挥司法能动性,因案施策处理纠纷。加大调解力度,强化知识产权案件的司法调解,正确运用程序法和实体法,注意收集相关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类案示范”等调解模式,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制定切合实际的调解方案。日前,在蓝牛仔影像(北京)有限公司诉滨州沪滨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等九起著作权权属纠纷案件中,承办法官耐心调解,讲述产权保护的必要性,为双方当事人认真分析利弊得失,帮助双方达成初步共识,最终使当事人握手言和,其中八起已成功调撤。

    三是创新审判机制,探索审判技巧,提升审判质效。针对知识产权案件多涉及科技、文化、经济前沿,专业性强,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以及案件的审理结果社会影响面大的特点,该院强化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裁判思路和审判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要求。对受理案件进行梳理归类、分析研判,以严格的保护,坚定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信心与勇气,有效激励区域创新和技术跨越。

    四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针对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文化创意企业在著作权、商标权、侵权风险及技术开发应用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通过选取典型案件公开庭审、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产权保护普法专栏等形式,充分发挥司法导向作用,增强社会公众对保护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知,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为全社会尊重、创造、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氛围。(据滨州开发区法院信息,王思雪供稿)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渤海二十二路677号 电话:0543-3650137 邮编:25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