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勇担当 牢记使命奋前行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7月19日 | ||
郭桂荣同志1992年7月自山东省法律学校毕业分配至东营区人民法院工作至今。多次被授予“优秀法官”、“先进工作者”等,2005年被市法院授予“十佳法官”。2014年被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该同志从事民事审判20多年,依法审理各类民事案件4000余件,服判息诉率保持在95%以上,无涉诉信访案件发生。尤其是在2012年10月担任道交审判团队负责人以来,坚持个人发展与庭室工作并重的原则,以身作则、科学管理,不但实现了个人司法能力的逐步提升,更使道交审判团队便民服务窗口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服务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宽,形式更加多样,用实实在在地行动赢得了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所在团队2015年2月被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集体“三等功”。 法官,责任重于泰山 作为一名法官,她的理想信念是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她心中,胸前的天平、手中的卷宗,都是沉甸甸的责任。1995年3月21日,胜利油田人民法院与东营区人民法院合署办公的体制被打破。由于体制理顺的原因,各类案件积压严重,她被抽调到经济庭工作。为了尽快审理积案,院里掀起了办案大会战。这时,她的结婚日期已订下来了,请柬也发了,时间已不能更改了。但因案件太多,从早忙到晚,直到婚礼举行前一天的上午,她才到商场匆匆忙忙买了结婚礼服,下午快5:00才赶回家里。老远就看见母亲站在马路上,一见面,母亲就埋怨她说:"你这孩子,家里人都急坏了,明天就要结婚,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婚礼举行后,领导让她在家多休息几天,可是想到还有那么多案件、那么多焦急的当事人,第二天就照常上班了。一个月后,她又去浙江出差半个多月。她爱人天天去食堂吃饭,他单位的同事开玩笑说:"你都成家了,怎么还是个单身贵族啊?"。她爱人说:"没办法,谁让他找的是法官呢!"是的,爱人是理解她的,也是支持她的。由于家庭的支持,使她能够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96年初,经济庭借用东营区农机局的一间房子作办公室,她们5个人在一间办公室办公,没有专门的审判庭,开庭只能在办公室,有时一天要开8个庭,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当时涉及外地的案件也很多,为了赶时间,常常早出晚归,省内的案件通常是一天打来回。有一起案件因一方当事人在青岛,为了便于找到当事人,她和同事早上4:00出发,赶在上班前到达青岛找到了当事人,经过一个上午耐心细致的做工作,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当事人非常感激,提出青岛正是樱花节,让去看看大海,赏赏樱花,游览一下海滨城市的美丽景色。她何尝不想呼吸一下大海的气息,欣赏樱花的芳香,可是第二天还要开庭,婉言谢绝了当事人的好意,匆匆赶回了东营。去外地出差办案,夜里十一、二点返回是经常的事,但第二天,她仍然照常上班。由于个人的努力和同志们的支持,96、97连续两年审结案件均超过一百二十件,成为东营区法院第一位办理经济案件超百案的女法官。 司法为民献真情,淡泊名利为公正 公正裁判,廉洁执法是人民法官的基本职责,但法官不能就案办案,同时要讲求社会效果,保证办案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她在审理东营区某服装公司破产案件时,因该厂女工较多,且已经停产好几个月,有的职工趁机抢占单位职工宿舍,有的职工分得楼房后拒不迁出所居住的平房,使无房的职工到处上访,职工情绪极不稳定。他们对破产程序不理解,议论纷纷,有的说:"不是不相信你们,职工抢占的房屋你们收不回来,全厂职工都在看你们怎样收拾这个烂摊子。"知道了事情的症结所在,她先从清理房屋入手,与清算组商议出方案,针对抢占房屋的人大多将房屋出租的情况,连续三天凌晨四点对居住人进行清查,讲明情况,劝他们自动搬离。还以“明白纸”的形式向全厂职工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并且亲自到抢占住房的职工家中苦口婆心做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抢占住房的职工纷纷将房屋交给了清算组,为该公司破产清算工作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针对破产财产变现难,企业职工难以安置,她在审理中注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职工对破产失业的心理承受能力,鼓励职工自谋职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并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2004年,她审理了一起劳务纠纷案,原告是沂水的一个包工头,因临沂某建筑公司欠劳务费而起诉,原告称因为被告不还钱,无法支付民工工资,导致所雇民工上门将家里值钱的东西抢光,使他有家不能回,情绪非常激动。庭审时,该案当事人分歧很大,更加引起原告的不满,声称你不让他活,他也不让你过。考虑到原、被告均是外地的,原告目前生活非常困难。庭审后,她给当事人分别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刚开始,被告根本不同意调解,经过她苦口婆心的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被告终于同意调解。经过进一步的磋商,原、被告终于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庭过付了款项。在所有的工作完成后,已经是中午12点半了。双方当事人都邀请吃饭,被她婉言谢绝了。被告代理人临走时,对她说:“郭法官,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同意调解吗?只因为你的耐心,你的敬业,真心谢谢你。”原告眼圈发红,握着她的手说:“郭法官,这个案件你给他处理,真是他的福气。”几天后,原告给她打电话,说从老家带来两箱苹果,请她无论如何一定收下,她执意不收,他见她态度坚决,说:“他是个老百姓,没什么好送的,你不愿意要,他也没办法。”她说:“她是个老百姓的孩子,她只做了法官应该做的,真的没什么好感谢的。” 加强学习,保持全新的知识结构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她在法律学校毕业后,坚持学习不放松,通过自学取得山东大学法学专业大学文凭,并取得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结业证书。一直以来,她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现行法律知识和新出台的司法解释,在审判实践中,她常因一件案子查寻大量法律书籍和相关法规,使自己的业务知识随着审理的案件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长;结合审判实际,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审判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共发表宣传稿件50余篇、理论文章8篇,其中1篇获第十届执行理论年会一等奖。3篇裁判文书分别获市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二、三、三等奖,1篇案例分析获市法院理论年会一等奖。 情系事业,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女法官,同平常人一样,有家庭,有事业,不一样的是她为家庭和孩子付出的太少,这是女法官们共同的愧疚。2001年,因为人员调整,她接手了大量的积案,为了处理积案,天天加班加点,她恋恋不舍地把不足二岁的女儿送回奶奶家,一住就是半年,听着女儿在电话中哭着喊妈妈,她常常潸然泪下。她多想天天看见女儿,天天能亲亲她那粉嫩的小脸,可是,这对一个作为女法官的母亲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孩子小时候临睡前,女儿最常问的一句话是:“妈妈,今晚你还加班吗?你的材料什么时候能打完呀。”女儿小小的年纪懂得了妈妈的辛苦,作为母亲,欠孩子太多,想起来就觉得心酸。孩子很自立,也很懂事,这多多少少也给了她一些安慰。 以身作则,担当作为 2012年10月担任了道交团队负责人的她,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承载了领导的重托,同时又肩负起全庭同志的信任与期待。为此,在庭室管理上她坚持“宽严相济”的管理理念,对案件质量、司法廉洁等原则问题必须严格要求,而对于涉及庭室事务方面则充分尊重庭室其他同志的意见,把庭室的目标内化为全体人员的共同追求。 担任道交庭团队负责人以来,她在原有便民举措的基础上,完善并新制定8项制度,实现审判的高效化、规范化。采取“一”字工作方法,当事人来法庭一次能解决问题的,不能让当事人跑第二次。将赔偿款直接打入当事人账户,积极推行鉴定前置工作并附条件采取保全措施,给当事人提供最大的便利,在细微处体现了法院的温暖,受到当事人的好评。 作为从事民事审判20多年的老法官,她具有丰富的民事审判经验,尤其是对于人数众多、情绪相对激动的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她总结了一套“四个充分”的独特的办案方式即充分尊重当事人意见、充分倾听当事人倾诉、充分维护当事人利益、充分做好当事人工作。此外她还主动承担了矛盾相对激化案件的审理,通过反复、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妥善审理了邵长霞、张宝珠等一大批具有上访隐患的案件,把法治的理念和司法的温暖传递给当事人,实现了“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她常想起当年第一次走上庄严的审判台的承诺,从心底记得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二十多年以来,她在理性与感性、公正与善良中行走至今,以她的良善之心,勤勉之力,奉献于她挚爱的法官事业。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2345678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钟山路909号 邮编:257000 诉讼服务热线:1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