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动态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在挣扎中绽放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05日

  2009年有缘拜读了阿耐的小说《回家》,当时感慨颇多,但未能成文,着实遗憾。有幸,今年3月份看到了改自这篇小说的电视剧《都挺好》,虽说原著与电视剧情节稍有差异,但都着重笔墨刻画出了一幅中国原生家庭真实图鉴。特点鲜明的人物,让故事更加真实和饱满。

  小说中小女儿苏明玉从小就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长大,母亲对于两个哥哥百般宠溺,固执地认为女儿终要出嫁,儿子才是养老保障。所以大哥要留学,母亲卖房子,二哥要结婚母亲再卖房子。二哥要旅游,母亲毫不犹豫赞助两千,明玉要报辅导班却遭母亲无情拒绝,甚至连大学也必须上免费师范。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苏母的强势、偏袒及苏父的自私、懦弱种下的恶果,终究在苏母赵美兰去世后,迅速发酵。大哥明哲远居美国,道德“警察”般的愚孝弄得一家人不堪重负;二哥未断奶般冲动幼稚,终以离婚遗憾收场;苏父更是在苏母去世后挣脱牢笼般“寻找自由”,却被子女骂个狗血喷头。

  故事很精彩,但合上书本,在我心底留下了什么?纸短情长,在此只总结下在原生家庭阴影重压下,明玉这一人物带给我们现代年轻女性应对各种社会角色的启示。

  对兄长,明理大局:大哥能力不够却充当道德警察,是愚孝的典型;二哥挥霍父母血汗毫无感恩,终日浑浑噩噩;曾被他们伤害过的小女儿明玉却成了家庭的主心骨。没有抱怨母亲的偏袒,没有对哥嫂冷漠,明理通透的她用智慧解决了家庭矛盾并担负照顾得病父亲的重任,感化了家人。

  明玉明白,我们也应该明白,明事理,多付出,少计较是她带给我们的兄弟姐妹相处之道。

  对职场,沉稳从容: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孙副总的机关算尽、小蒙总的玩世不恭,明玉之所以年纪轻轻成为董事长器重的手下,就是在于她遇事总能用沉稳有效的方式解决,因而深得蒙总的信任。

  不论是作为领导还是普通职员,工作中难免遇到诸多问题,但这更应该是考验,如能沉稳、圆滑而不失正直的从容应对,定能干好工作,处好关系,如鱼得水。

  对父母,协力守家:十八岁的明玉曾如此渴望着和这个家庭划分界限,可当她终有强大的力量和整个苏家抗衡的时候,却倔强而又温柔地一点一点瓦解自己内心的城墙,小心翼翼地用血脉温情弥合情感裂缝。她不想让上一辈埋下的苦果继续折磨自己和每个家人,于是用实际行动感化和教育他们,的确她也做到了。在她的带领下,全家人同心协力,圆满地解决赡养困难等问题,同时这也成为了缓和家庭关系的契机。

  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你却可以选择放下。家庭矛盾永远都是剪不断理还乱,但又似乎有通解,那就是:放下芥蒂,守护家庭,一切都会变好。

  对爱人,温柔以待:小说相比电视剧更多的叙述了明玉的爱情,小说中的爱情并没有像电视剧中进展得那么顺利。面对石天东来势汹汹的爱,明玉不敢接受,因为怕伤害,怕将来自己的家庭会重蹈父母的覆辙。但是在经历了同甘共苦之后,她还是给了自己一个被爱的机会,对爱人温柔相待,珍爱如玉,最终也收获了幸福。

  大部分女强人都会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各种场合和身份下都处强势地位,给人一种高冷和咄咄逼人之感。但明玉没有,在石天东的包容和宠爱下,她小女人般温柔如玉,没有苏母的任何影子。无论是对父母还是爱人,有时示弱和温柔会换来更多的爱,这更是现代女性在处理家庭关系的一则法宝。

  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是人类这一生都难以挣脱的牢笼,但凡是经历过原生家庭伤害的人,都会用一生来和“原谅”二字作斗争。想当年《欢乐颂》中樊胜美的一句“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道出了多少人的辛酸泪。但当你超越了原生环境,就会明白,一切的外在因素,其实都不足以让你停下脚步。缺钱或者缺爱的原生家庭出身,只不过是一份小小的磨砺,它从来不能决定你的一生,更不该成为你可以将现实生活中所有失意与不满统统归罪于它的理由。苏明玉作为2.0版的樊胜美, 在充满偏见的原生环境里,可以将自己连根拔起,重新栽种;她没有被爱照拂过,就努力让自己活成太阳,她从不在绽放中挣扎,而是在挣扎中绽放,这才是所有女性都该活成的样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要埋怨,保持温暖,至少将来,当我们成为原生家庭中的父母时,带给下一代更多的,是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