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回收站 > 新闻中心 > 案件报道

阴历阳历记不清 条分缕析解乌龙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8月27日

  在我国,有两种计日方式,即阴历和阳历,自我国成立以来,阴历渐渐淡出了日常生活,只有在传统节日时才会用到,有时年纪大的老人习惯以阴历来计算生日、集市等。而阳历早已是我们平时通用的计日方式,在较正式场合签署日期都会使用阳历,阴历日期一般不会出现在纸面上。可是,一位老汉却坚持自己将阴历日期写在欠条上,并因此惹出纠纷。

  年近七旬的王老汉自2015年就跟着刘生干活打零工,工钱都是春节前结算。2016年,刘生因资金周转困难未结清当年工人劳务费,便向多名工人出具欠条,待来日支付,其中就包括王老汉,出具欠条时间为2017年春节前。春节刚过不久,王老汉的侄子出车祸,王老汉以此为由要求刘生偿还劳务费,因刘生与王老汉有些亲戚,也认识王老汉侄子,就将一部分劳务费5000元现金交付给王老汉,王老汉承诺修改欠条。时间到了2018年,刘生仍未结清王老汉剩余的劳务费,王老汉几次打电话催要,二人却在剩余欠款数额上产生分歧,王老汉一纸诉状将刘生告上法庭。

  法庭上,王老汉诉称刘生为其出具的7000元欠条系2017年农历1月17日,是在刘生支付5000元之后出具的,刘生辩称2017年1月17日系阳历,是在春节前出具的,因是旧识,未修改欠条。王老汉在法庭上情绪激动,坚持说就是阴历日期,是正月十七打的欠条。法官多番劝抚王老汉,待其情绪平静后,法官以王老汉侄子出车祸这一生活事件为线索,帮助老汉认真回忆当时情形。最终王老汉认可签署日期为阳历2017年1月17日,时间确定了,数额也就确定了,王老汉与刘生当庭调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