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6日   作者:

  【编者按】 2011年2月13日至14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王新春教授受邀为东营中院全院干警讲授了中国传统文化。王教授以《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为核心,介绍了儒家思想的来历、发展历程、基本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就史书中的部分名言警句进行了解析。讲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见解独到、内涵深远,使大家了解了中华文明,感悟了中国文化,提高了人文素养,陶冶了道德情操。对于全体干警更加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精神,汲取儒家思想精华,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精神境界,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刊发讲座内容的前半部分,以飨读者。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因如此,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经过了各种文化的扭曲和变革,儒家思想却经受住了历史和人文的洗涤和筛选,深入到了我们华夏子孙的血液和骨髓中。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人类及其活动是一种文化的存在物,文化就是人类存在和活动的体现方式。日常待人接物实际上就体现了我们的文化,看一个人如何待人接物,就能知道他依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背景。看中国人的待人接物就能知道他是中国人,美国人待人接物的方式背后的支撑就是美国的文化。文化最终落实为人类的生命存在,处世立身的基本方式,中国人当然也有自己独特的处世立身的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有三个主要的文化流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是儒家思想,一个是道教思想,另一个是佛教思想,而这三个流派中儒家思想能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主干,这是为什么呢?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的宗教。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比较深远的影响,今天在泰山等众多山上仍留存有道观可供参观。佛教也见诸于我们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儒释道三教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家起到了主干的作用。唐代盛世,君主开明,思想相对开放,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儒释道三教均获得了自官方而下的推崇。首先唐代的皇帝姓李,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老子姓李名耳,道教推崇老子为教主,所以推崇道教。而佛教在当时也极盛行。在这样一个时代,儒释道三教各有各的地位,该怎样定位呢?儒家用于治世,治国平天下;道教是治身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用所谓的气功来保持身体的健康;佛教是治心的,给人以心灵的启示。在那个时代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三教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对我们的传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首先要对儒家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认知这样一种思想对我们今天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之中,虽然传统一直在改变,但是传统改变的程度跟我们对传统容纳的程度远远不成比例。一直到今天中国人待人接物的方式,还有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各种时令各种节日,包括春节都是一种传统,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这就是传统对我们的影响。了解传统,延续传统会使我们更好地设计未来。当然我们不是传统的保守主义者,有一个开放的文化的心灵,是我们今天讲述儒家思想的意义之所在。

  就人类文明发展史而言,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伟大国度。世界有几大文明古国,但是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到最后都失传殆尽了,只有中国的文化一直绵延到了今天,并且继续发挥着它的重大影响力。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却在中间发生了中断,比如我们简单地说,西方的文明源头是古希腊文明,但在古希腊的本土我们只能看到一些遗留的古迹,它的文化早就发生了转移,先是转移到了欧洲大陆,然后转移到了美洲,在希腊本土没有了。阿拉伯世界的文明,两河流域的文明,也就是如今伊朗、伊拉克一带,在它们本土也消失了。印度文明中印度教,佛教,在唐代以后在印度的本土慢慢地衰微,却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开花结果。只有中华的文化一直绵延到了今天,就是这样一种具有久远历史的文化,对于我们的民族以及周边的民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到今天仍然具有重大意义。之前所说人类是一种文化的存在物,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身的文化,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存在的基本方式,所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了解这个民族。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当中。那我们看待世界,安置人生都是透过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文化传统语境来达成的。比如一提到月亮,英语里叫moon,我们叫月亮,但是我们所理解的月亮和西方理解的月亮一样吗?是不一样的。我们一想到月亮就想到月宫中的吴刚、嫦娥,他们西方有吗?没有的。再比如说讲到人,讲到对人的理解,西方受基督教的传统影响颇深,尤其是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崇尚自我的生命价值,并且认为每个人的人格和私有财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认为世界的一切都叫创造物,所有的事物都是被创造出来的,那都是谁创造出来的呢?上帝。所以,在西方小孩到了十八岁就是成人了,就有独立的人格,父母也不可以阻挠独立人格的人生的开展。举个例子,我有个同事,她的儿子找了个洋媳妇,洋媳妇来了济南,她作为未来婆婆,拿出2万元钱给儿子说,你们拿着这钱出去旅游或者想买什么就买点什么。她的洋媳妇悄悄把她儿子拉到一边去,说你妈妈是不是有毛病啊,是不是认为我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不是藐视我们的独立人格吗?这就是外国人和中国人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的理解:作为妈妈,出于要关心儿媳妇的出发点,但是不被理解,西方强调个我的人格神圣不可侵犯。但是我们中国人没有一种独立的个我,中国的传统没有独立的个我。大家想一想,我们相对父母是儿子女儿,相对儿女是爸爸妈妈,相对兄弟姐妹是弟弟哥哥或妹妹姐姐。相对于国家你是个什么样的公民。所以我们中国人没有纯粹的个我之人,都是一种多重角色之下的人,处于多重角色下我们中国人就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在西方发达国家,孩子18岁以后父母会有一个比较轻松的自我的生活空间。但是在中国,孩子永远是自己的牵挂。虽然有些同志能够孝敬孝顺父母,有些就差一些,但对孩子的牵挂与关爱会一直继续。所以我们中国人有这样一种浓重的多重角色之下的责任意识。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处在不同的民族当中,每一个民族都拥有它独特的历史文化的传统。这样一种历史文化的传统所形成的语境,就是它看待这个世界,理解人生,推展人生的基本凭借。这就是我们今天在新的世界文化的氛围之下再来研究儒家思想传统文化意义之所在。虽然生活当中特别是我们年轻人经常过的一些节日,什么情人节、父亲节,平安夜、圣诞节,都是西方的节日,但在内心深处,中国文化的遗传因子对他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谈到这种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我们马上要想到论语里面孔子讲过的一句话,叫“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这样讲。中国的学问可以称之为一种闻道之学,西方的学问可以说是求知之学。什么是道?最简单、浅近的说法就是安身立命之道,如何安顿自己的生命,如何处事立身,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所以我们说中国的学问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学问,但是反观今天问题就出在这里。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年年翻新,到今天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强国。在形而下的现实生活的层面,大家的肚子圆了,身体好起来了,但是形而上的精神领域出了问题,我们的信仰问题成了一个问题,做人的问题成了一个问题,也就是传统道德问题发生了断裂。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种人之为人,人之所以为人这样一种价值自觉,首先要懂得什么叫人,怎么做才是一个人,要有这样一个意识,但我们却把这个问题抛在脑后了。在法院工作的同志都会知晓,现在社会问题相当复杂,各层面的复杂问题的发生都是由于做人出了问题。包括我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的教育这方面都出了问题,人格的培养塑造成了问题。在路上遇到老人家摔倒了,大家都不敢去扶,当然还是有勇敢的人去扶了。但有好心也不甘心上当,去扶之前,先拿手机打个110,然后把周围的人叫到身边证明不是我把他推倒的,我只是要救他。在山东大学南院有这样一个好心的老太太,在路上发现一个老太太摔倒了,她赶紧把她救起来,并且用小车把她拖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去急救,但是她的儿子女儿来了以后赖,说是老太太把他们的母亲推倒的。而摔倒的老太太看到儿女都这么说,也违心地说是这个好心的老太太把她弄倒的。所以最后救人的人反而要赔款。几年后才通过法院解决了这个问题。人心还有没有?良心还有没有?现在都成了一个问题。在今天做好事很难做,但是做坏事往往什么都可以做。所以我们法院的同志处理这些问题都是很棘手的,问题棘手都是做人的学问出了问题,在道德上出了问题。春节期间经常听到报道购买一些食品包括水产品还有其他食品,像为了保鲜在水产品里添加甲醛。今天的中国人为了一点小利可以无所不做,伤害别人,实际上最后也伤了自己。这样的一些问题在西方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西方有坏人,但是不会像我们中国人这样,日常生活中吃穿到处都是陷阱,到处都是危险,西方国家不会存在这些问题的。所以我们中国经济腾飞了,西方人老是有一种恐惧,担心黄祸,黄种人之祸。我们一方面可以说是西方中心主义在作怪,但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今天这个问题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道,首先是安身立命之道。2008年奥运会提出一个口号,one world,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人的世界是一个世界观念,天地人物相连一体构成一个世界。天地人物连成一体构成的世界就是人们整个生活的世界。所以这个道也是天地人贯通之道,我们说一个人很有学问,说他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安身立命之道,就立足于天地人三方面的贯通。学过中医的同志都知晓,外在有一个大宇宙,人身就是一个小宇宙。所以,天地人的贯通的这个道就是闻道之学的另一个核心。对任何事物的了解把握,我们中国人都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中医强调整体把握、整体调理,西医则是一种分析式的各个部分的一种把握,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身体的哪个部位出了问题瞄准哪个部位。中医这样一种整体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对道的整体把握的方式,只有把握了道才对问题有了一个终极性的把握,而不是一个浅层的部分的把握,所以我们经常问一句话:“你知道了吗?”这个知道,本来的意思就是对一个事物终极性有道贯通于背后的一个把握。这样一种把握关系到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人格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成了一个问题。经济腾飞了,但是这样一个问题成了问题,我们天天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什么才叫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是不是像美利坚一样成为经济头号强国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实现了呢?回答是否定的,肉体方面的问题解决了,精神方面的问题却疲软了,那这个民族也就完蛋了。因为我们刚才说了,人类是文化的存在物,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体现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追求,文化系统完了这个民族自然也就完了。什么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这样说,以经济的腾飞为坚实的后盾,以全球性的开放为视野。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时代?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世界的两极化已经不存在了,以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以苏联为首的所谓社会主义阵营,冷战时期结束了。西方的中心主义的观念也失效了,西方人一直是强势的一种人,因为大家都知道,1840年之后,中国从强国转为弱国,中国的文化由一种强势文化转化为一种弱势文化。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文化原有的系统倒塌了,我们疲于应付西方的文化。一直到五四爱国运动更是要抛弃传统,所谓要打倒孔家店,就是要抛弃传统。然后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西方文化成为一种强势文化,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西方的文化仍然是强势的文化,因为包括我们说话的方式,学科的体系,教育的体制,中学小学里面要学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大学里什么哲学、经济学,什么历史学,什么文学,什么现代通讯技术,这都是西方的学科划分,我们接纳吸收这一切。所以我们仍然在应付西方文化的语境,没有我们独立文化的创造语境。怎么样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在全球一体化的视野之下摒弃一种文化的保守主义,但是又要尊重自己的传统,然后吸纳、融会贯通世界各民族的其他有用的文化因子,然后来重建中华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这样说中华文化主体性重新挺立之时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来之日。文化主体性重新挺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算到来了。这是我们这堂课的一个开场白。

  儒家思想诞生于悠久的中华文化的传统当中,儒家既诞生于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当中,同时又对这样一个文化传统发生了重大影响,以至于铸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传统品格。儒家作为一个学派是以春秋末期孔子思想的出现为基本标志的。在春秋末期之前,中国的历史也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过程。春秋属于东周时期,春秋之前处于西周时期,西周以前是商代,商代之前是夏代,夏商周三代是我们今天可以叙述的中国的历史,当然夏代之前的历史比较渺茫,透过考古发掘才发现了一些东西。但是夏商周三代的传统对后世发生了直接的影响。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就是在重新梳理夏商周以及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传统的基础上来创立儒家学派的。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儒家学派诞生以前的土壤,即历史背景。夏商周三代特别是西周时期中国文化开始定型,一直影响到了后世。史书记载周公制礼做乐,中国就成为一个礼仪之邦礼乐之邦。在商代晚期纣王无道,处于商朝西部的一个诸侯国叫周,势力越来越强大,在文王之时,据说三分之二的商的国土都到了周的手下。但是周文王仍然以臣子的身份敬侍纣王。但到了他的儿子武王以及周公之后,通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纣建立了西周王朝。在建立西周之后,周公就以高瞻远瞩的文化价值视野,制礼做乐确立起了礼乐文化的传统,然后建立起了一直到今天仍然有深远的影响的宗法制度。我们说中国人多重角色之下的责任意识,就是这样一个血缘宗法制度的深度影响。父母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被看得特别重,所以中国人对于孩子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座的各位事业已经到了比较显赫的地位了,当然对上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最不放心的就是我们的孩子们。这样一种责任意识就是由血缘宗法制度来确立的,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这样一种制度。在这样一个制度之下,礼乐文化成为一个主流的文化。礼乐文化怎样来的,礼乐文化首先是从敬畏、感恩鬼神,敬畏、感恩天地而来。为了感恩各种神灵要进行祭祀活动,在祭祀活动中要讲各种礼数,以奏不同种的乐来表达礼数。透过礼乐来敬畏、感恩鬼神,然后感恩天地,培养起来人们的一种敬畏感恩的心灵。周公杰出的贡献就是创造性地转化了这样一种礼乐文化。首先用这样一种礼乐文化来敬畏感恩鬼神、天地,然后就是将这样一种礼乐文化转化为一种社会制度,转化为人们处世立身的方式。转化为社会制度之后,礼乐在西周时期,所谓天有十重,人有十等。天有十个层次人也有十个等级。天为什么有十个?今天我们讲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古人用这十个天干来祭日,即十日。人有十个等级。每个等级身份都有不同职分,不同的责任,当然也有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讲的待遇,不同的级别不同的待遇。一直影响到了我们今天官本位的意识。然后就是在每一个等级之下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独特的要求。见了什么样的人要采取什么样的礼数。譬如说我们相见要有特定的礼数,国家与国家之间来往有特定的礼数。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到美利坚去访问,美国要采取什么样的接待方式,美国人到中国要有什么样的接待方式,都是礼数。礼乐文化规定了这种特定的礼数,所以礼乐文化也成了人们处世立身的基本方式。这是周公的一个特殊的贡献。礼仪之邦,遵循礼数,体现了对于礼的一种敬畏善待,实际上也就体现了对所采取礼数对象的敬畏善待。像酒桌上座次就有特定的礼数的规定,你请了一个客人来,把他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他会感到很舒服,而把他放在别的位次上就有些别扭了。实际上坐在哪里都可以,但是坐在不同的位次上体现了不同的礼数,体现了对这个人的一种敬畏,一种尊重,所以它有特定的内涵。这是周公的制礼做乐,之后周王朝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孔子则延续了周公以来的周文化的一个传统,在周之前,我们首先要讲殷商时期的上帝的信仰, 是怎样的文化信仰呢?在1899年,京师里有个来自于我们山东潍坊地区的高官叫王懿荣,王懿荣生病经常要到中药铺拿药吃,其中一味药叫龙骨,王懿荣是进士出身,大学问家,他偶尔发现龙骨上面好像有字,这就是甲骨文的重要发现,然后在甲骨文发现的100周年、110周年即1999年、2009年我们国家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甲骨文90%的内容都是殷商时期占卜的记录。在殷商时期我们的先民认为天地宇宙间,包括人世间,有一个最高的主宰,这个主宰就叫帝或上帝,先民们还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日有日神,月有月神。上帝统领着日月山川众神灵,终极决定着宇宙人世间一切的事务。上至王下至百姓都要受制于这个上帝及其统领的日月山川等众神灵。所以商王要做任何的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什么婚姻、什么战争、什么要建造一座城池,看看庄稼的收成如何。像今年干旱季节这么长时间了,上帝让下雨吗?什么时候会下,就要占卜一番。比如说有一条卜辞在甲骨上这样写道“帝令与否?”就是当时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让一个占卜的官员去占卜一番,询问“帝令与否?”最后拿了一个乌龟壳,祷告一番,钻个孔,下面烤一下火,看龟壳上裂纹的裂兆,断定上帝答应了,后来果然下雨了,所以记录下来叫“帝诺”,就是上帝答应了。由此说明我们的先民当初都处于一种神学的信仰当中,宗教、巫术充斥着人世间的一切。人的价值、意义和地位隐而不张。无所谓人的价值意义和地位,包括最高的王都要匍匐在上帝以及各种鬼神的威灵之下。所以这样一个时代对人类而言是没有希望可言的,天天恐惧,天天敬畏上帝以及众多的神灵。但到了西周之后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移,就是天命转移观念之下人的发现。西周取代了殷商,他对夏商周三代的共别做了一下总结。夏代为什么赢得了天下,又为什么被商取代了天下,后来商取代了天下,为什么又被周所替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然后他发现,背后的原因还是天,皇天。此后西周时期人们的信仰接续了殷商对上帝的信仰,但对上帝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对上帝仍然叫上帝或者叫帝,但又叫皇天上帝。在他们的心目中,皇天上帝是一个绝对的善的化身。他们认为谁有德,皇天上帝就会护佑他就会把天下给他,谁一旦丧德皇天上帝就会把统御天下的大位剥夺回来赋予新的有德之人。所以他们认为夏有德所以才有天下,失德之后为有德的商所代替。商又丧德,周有德权归周所用。所以从这样一个时代起中国人就确立了德的观念。德是人立身的根基,谁有德,皇天上帝就会护佑他,他就可以顺畅独立地推展人生的一切。在殷商时期,背后要受皇天上帝的制约,皇天上帝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却不清楚。但是在西周以后认为皇天上帝是一个绝对的善的化身,谁有德谁就可以独立地开展人生,这个善实际上成为一种人文性的东西,只要德人就可以推展自己的一切,顺利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善德是人文性的,实际上是一种神学的人文化,也可以反过来说,是一种人文的神学化。但是神学的人文化是主流,人文的神学化则是一个辅流,所以这是人的价值意义被发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国人慢慢地有了自己独特的人文价值信仰,没有再出现像西方世界基督教之下的一种对上帝的信仰。

  西方文化形而下的学问,是谓求知之学;形而上的精神世界靠对上帝的信仰。西方人认为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同时也创造了人,但是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偷食了禁果,所以人类来到这世间带着原罪,来到世间后要赎罪,整个人生开展的过程就是赎罪的过程,好好地赎罪,敬畏上帝,然后来改变自己从自己祖先那里带来的罪,接受末日审判,最后才能上达天国。对上帝的绝对信仰,这是其精神世界的确立,但我们中国人没有这种信仰。从殷商时期的上帝信仰经过西周之后我们有一个人文的价值的信仰,对于人文价值的德的善的信仰,而不再是外在的对上帝的信仰了,这是中西文化一个差异所在。西周时期也接续了夏商以来的传统,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五福六极之说”,过春节都要贴春联,有“三阳开泰日,六和同春时”,也有“三阳开泰日,五福来临时”之说。我们经常说五福来临,但什么叫五福我们未必清楚。周武王推翻了商纣后建立了西周王朝,就造访纣王的叫箕子的一个叔叔,希望箕子能给他解释一下商为什么灭亡而周却兴起的原因。箕子本是商代的宗室,要他谈商的灭亡乃他心中大痛,但是他从正面为周武王讲述了洪范九畴。所谓“畴者,类也。”九畴即九大类治国平天下的方略。据说箕子讲述完洪范九畴后就跑到了今天的朝鲜,建立了有历史记载的朝鲜的第一个王朝叫箕子朝鲜王朝。但是今天朝鲜人的民族情结相当的强烈,不承认有所谓的箕子朝鲜王朝。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上天有一个神把他的庶子降临人世跟一个黑熊变成的美女结婚,生出来一个孩子叫檀君,那才是他们的祖先。包括“伟大领袖”金日成也强烈反对箕子朝鲜王朝说。但是事实上无论是在韩国还是朝鲜,当时遍布着箕子墓。因为历史记载建立了这样一个王朝,所以古朝鲜民族都非常敬畏箕子。但是金日成说你去挖这个墓肯定什么也没有,这就说明是“外族”的侵略者编造的谎言,当年的中国也是他们口中的外族侵略者。无论他们怎样信奉强调自己的祖先是檀君,司马迁的《史记•周本记》中却记载了箕子建立朝鲜王朝。

  箕子在跟武王陈述九大类治国方略之中其中有一畴就有五福六极,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然五福作何解?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孝终命。一曰寿,健康长寿是我们中国人第一位的追求,身体健康很重要,现在有所谓的零一理论,身体健康是1,那你的创造是零,有了这个1,你后面加一个零就是十,加两个零就是一百,加三个零就是一千,可以接续加下去。所以有了健康的基础,你的事业你的人生可以无限地加零,但是这个健康没有了,后面加多少个零却都是零。所以在座的各位在开展自己的事业的同时要善待生命,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己也是善待他人、善待彼此。比如说我们的父母年龄越来越大,父母能够保重自己的身体就是我们的福气,我们能保重我们的身体,善待自己,是子女之福,也是父母的福气。二曰富,这个富有两种富,富者,足也。一个是想吃就吃,想喝就喝,这是一种富。第二种富是精神的富足。现在有很多大款经济上很富足,精神上却很贫瘠,此谓穷得只剩下钱了。所以二曰富指精神上富足,懂得知足常乐。三曰康宁,此康非健康,康者,乐也。近代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大画家叫顾恺之,顾恺之的“恺”,出自诗经“恺悌君子”,什么叫恺悌君子,就是平易和乐的君子。“宁者,安也。”有一句话叫快乐平安就是福,康宁就是快乐平安的意思。第四个福攸好德,我们有个成语叫生死攸关,“攸者,所也。”社会有一种风气,大家喜欢的是有德之人,这也是福。第五个就是考终命,“考者,成也。”考终命就是成终命,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人一生无病无灾最后寿终正寝。此乃五福。和五福相对的就是六极,六极即六种最不好的人生境遇。第一个叫凶短折,短折就是夭折。二曰疾,即有病。三曰忧,忧虑。四曰贫,贫就是不足,一是精神的不足,二是现实的贫困。五曰恶,恶和德相对。六曰弱。五福六极思想是在西周之前产生的,对西周之后儒家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西周时期诞生了几部著作,也就是以后成为儒家经典的著作,即四书五经。四书有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周易》、《春秋》、《尚书》、《诗经》、《礼》。礼又分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孔子的杰出贡献就是整理了五经。而五经的诞生经历了一个过程,和西周有关系的就是《周易》这部书。所以在西周时期,作为一个传统的资源,周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周易》跟殷商时期的占卜活动密切相关,又不同于占卜。殷商时期的占卜是用龟壳或用牛羊猪的肩胛骨作载体来实现的,先钻或凿,然后用火灼来测知神意。《周易》则是用一些另外的道具,有一种特殊的草叫蓍草,耆指六十岁的老人。据认为蓍草的生命力非常旺盛,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非常灵验,灵气之草,用它来进行占算,求出八八六十四卦来进行占卜。《周易》这样一部书诞生在西周初期,也深受这一时期文化语境的影响,也是一种神学人文化的一个影响。六十四卦里面决定吉凶祸福的核心因素是人是否有德,而不是鬼神。其中有一卦,是谦虚的谦,谦的下卦是艮,上卦是坤。艮卦象征山,坤卦象征地。山本来高高在上,却在地下面则象征人的一种谦和。所以谦卦里面讲谦谦君子有终极。谦虚而又谦虚,谦和而又谦和。低调而又低调的君子有终,终就是有一个好的结局,必定会有一个吉祥如意的好结局。所以是否有德是决定人的吉凶福祸的核心的因素。比如一个人想透过一个特殊手段抢劫银行,然后用假护照逃到国外,想算一下是否能够得手那肯定是不灵验的。《周易》的核心是德,所以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周易》是给正人君子做谋划的,不会给小人做谋划的,这是古人的一种信仰。所以德是一个根基,这是人的发现的时代主题在《周易》中的一种体现。第二种体现就是《周易》告诉大家一个时的道理。时,天地人物相连一体构成一个世界。天地人物相连一体构成的这个世界就是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在整个世界中天地人物在互动,你置身其中。人与人之间彼此互动,人与物之间彼此互动,就会形成一个格局,一个态势。这个格局这个态势相对于你而言就会有一个有利或不利的价值意义,这就叫做时。时,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同时又是一个空间概念,时空当中的你、我、他、物在其中,互动的格局态势由此形成,这就叫做时。中国人特别强调时,时相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不可选择的先在性。你在时面前首先是被动地接受,尽管是被动接受,但是你的主体性主导性并不能没了,理性地直面时,积极地回应时,这才是唯一的正确选择。我们经常会有“生当其时,生不逢时”这样一些感叹。这些感叹是可以有的,但是怎么对待这样的时才是应当作出选择的。《周易》向大家示明,天地人物都处在特定的时之下,因此人要理性地直面时,积极地回应时。六十四卦讲了六十四大类的时,每卦都有六个不同的画就是爻,爻就相当于大势之下的人所处的位。爻,自下而上分别叫初、二、三、四、五、上。即最下面叫初爻,其次叫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阳爻叫九,阴爻叫六,阳爻就是划一道杠,阴爻就是一道杠中间断开。《周易》的第一卦是乾卦,是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密切相关的,讲了一个时。乾,元亨利贞。遇到了乾卦它讲这样一个结果元亨,元者本也时也,元即本,开始。亨者,通也。乾卦预示着从一开始就亨通顺利。利贞,古人认为贞是正而固,固而守其正,利于人们固守其正。在殷商时期,甲骨卜辞里面经常出现贞。譬如说贞帝弗若,占问后上帝没有答应。所以有人认为《周易》里面的贞也是占问的意思。占问遇到了乾卦是有利的,叫利贞。剩下的乾卦的六爻就象征了六类小的时位。初九潜龙勿用,代表阳爻。阳爻叫九,阴爻叫六。初爻在最下面,潜龙勿用,潜龙就用来表示一种时,龙处于潜伏状态,象征时机未到,在这样一个时之下预示不要轻举妄动。应当静待时机,韬光养晦。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当时机未到时,不要刻意求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静待时机,厚积薄发。第二爻开始上升了。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龙出现在田野之上,象征时机已经到了。利见大人,利于觐见在位之人,在西周时期有官位的人都叫大人,不在位的人都叫小人。而孔子虽然不在官位但具有崇高的道德,也叫大人,叫君子。一个人纵然在官位但是俗不可耐,毫无德性可言就是小人。这是道德人格意义上的大人小人。第三爻的爻词叫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第三爻象征的时也是时机更加成熟了。君子在位之人终日乾乾,指君子整个白天都积极有为。夕惕若厉,夕指傍晚,晚上。惕就是敬畏。利是凶危,夕惕若厉,若厉,就是《诗经》里面的两句话,《中庸》里也引了两句,叫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下好像是面临着深渊,好像踩在薄薄的冰层上,好像是面临着一个深水池,一不留神就有危险一样。所以我们看终日谦谦塑造了后期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叫刚健奋发的大有为的精神。夕惕若厉,是一种理性、深沉的忧患意识。最终的结局是无咎,咎即灾,无咎就是无灾,吉祥如意。第四爻或跃在渊,无咎。渊就是深水池。或有两种解释,一个是迷惑疑惑的意思,一个是代词指的那个龙。有一条龙在深水中向上腾跃,最终是无灾的。疑惑就是这条龙一时疑惑,不满足于现状,它想跳跃。这样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不满足于现状要来一个跳槽看是否合适,最终的结局是无灾的。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腾空而起到天上去了,象征一种最好的人生之时。我们可以说是吉星高照,飞黄腾达。当然要有所作为,利见大人。最后一爻叫亢龙有悔,上爻,任何事业的开展任何人生的设计都应该有一个度,达到这样一个度之后就要适度的转型。比如说有人在海边养殖一种鲍鱼,然后大家跟风了,他就来一个适当的转型,养别的东西,做不一样的事情。亢龙,亢者,极也,物极必反,就会有后悔之事发生。最后是见群龙无首,吉。这是周易里面的一个特殊用语,在这里体现了一种刚柔并济之道。

  在孔子之前我们的先民已经有了一些夏商周三代传统之下的新思想,其中孔子之前最重要的两种学说:一个是人生三不朽说,一个是人生三事说,非常的重要。唐代是一个诗歌发达的时代,唐诗宋词。唐代有一个叫陈子昂的诗人,他有一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的诗都是吟诵的,不像我们今天用普通话朗诵,而是吟诵,是唱的。通过吟唱与生命直接连为一体,所以中国的学问是一种生命的学问,不是知识。知识化的学问不是中国的学问而是西方的。生命化的学问才是中国的学问,学问要和生命一体合流,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就是生命学问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交了好多的朋友,有的朋友一句话不说但事非常忠厚地给你办成了,有的同志嘴皮子上话说得很好,但就是不办真事。前一种是生命和学问一体,后面是生命和学问是两张皮。我们来吟诵这首诗,可以(唱出)前不见古人。我说这么一句,后面大家接下去,直接将喜怒哀乐之情感通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向前看不到古人,向后未来之人我也看不到,天地是如此的悠久无疆,我的生命却如此短暂。唐代大诗人杜甫有首诗中写道:“酒账行处寻常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作为一个诗人,却穷困潦倒,他到一个地方,就要喝酒。喝酒需要现钱,他没有别人却会赊给他,为什么?因为他只要作首诗,在酒楼里有歌女把它吟诵出来马上就可以变成钱了,所以不担心没有钱。所以杜甫经常要赊账喝着个小酒,能活到七十岁就很不错了。人生如此短暂,不过百年,所以陈子昴发出这样的感叹。在殷商时期就有五福之说的第一福一曰寿,怎样突破肉体生命的短暂,实现人生的不朽,这是我们的先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所以在孔子之前,春秋时期我们的先民就提出了人生的三不朽之说,怎样实现一个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肉体生命的短暂是难以突破的,像道教徒一直试图去突破,所以在东汉时期有内丹之术和外丹之术,外丹就是冶炼一些矿物质,炼出所谓的金丹宝药。据说服食之后就可以脱胎换骨肉体成仙了。内丹之术就是以人的脏腑器官为药物,以整个的人体为鼎炉,为冶炼的炉子。中医《黄帝内经》里面讲人体有三个要素: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福归无极,脱胎换骨,肉体成仙,长生九世。这是内丹之术。后世邪教等出现扰乱了原有的内丹之说。外丹之术当然影响了用西方视野所谓的中国化学的源头。但是大家知道,在外丹炼成之后,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人服食丹药之后都中毒了,尤其是唐代,唐朝统治者认为他是老子的后裔,所以推崇道教、服食丹药,多位皇帝就是因为服食丹药早早地过世了,包括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据说就是因为服食丹药中毒五十多岁就没了。所以道教追求的长生九世往往难以实现,因此人们还是追求精神的不朽,肉体的不朽难以超越就要实现精神之不朽。太上有立德,大者,太也。最高的不朽就是确立辉煌的德性,这个人有崇高的道德就不朽了,我们可以看太上有立德,就体现了我们先民的处世理念:做人是第一位的,德是第一位的,这叫德性优先的价值理念。德体现了对于天地鬼神的敬畏善待,因为先民认为德是从皇天那里来,是皇天赋予的。讲德也是对亲人及别人的敬畏善待,对自己的敬畏善待。这是最高的不朽。其次有立功,第二位的不朽就是创建了辉煌的功业。如果说德是解决人们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的话,那么业、功业,就是形而下的现实生活的品质。人的生命首先是鲜活的肉体感情之生命,要善待这样一个肉体感性生命,要解决形而下的现实生活品质。以后的儒家特别强调孝道。大家有的人读过孝经,里面第一章叫开宗明义章,第一句:“身体发肤不可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这是孝的开端。生命是谁给的,是父母给的,善待自己的生命就是善待父母。所以要善待肉身感性之生命。其次有立言,如果以上两条做不到其中的一条,那做到第三条也可以不朽,或者留下某些书,或者留下某些言论。譬如说我们今天经常说的家和万事兴,比如这句话第一个提出者是张二(音同),张二曰:家和万事兴。张二就可以不朽了。他提出这个言论揭示了宇宙人生的一个道理,那这个人可以不朽了。这是我们春秋时期三不朽之说,突破肉体生命的有限实现人生之无限。首先立德,其次立功,最后是立言。形而上,形而下兼顾而以形而上为根基。若仅仅关注形而下,人和禽兽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人生三事说,人生在世要做的事情各种各样,但是约而言之有三大类的事情我们要理清,要去做。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正德,正是形容词,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德正,端正德性,是人生在世第一位要做的。百善孝为先,人生德为先。大家读过聊斋,聊斋里面讲过一个崂山道士的故事。说有个小伙子看到邻居张大妈家里有小笨鸡,很想吃一顿小鸡炖蘑菇,但是明抢不好,“法院公安的同志”发现要把他揪出来,所以他听说崂山道士有透壁穿墙之术,如果会了透壁穿墙很容易就把小笨鸡得来了,小鸡炖蘑菇就实现了。就到崂山道士这里学艺,崂山道士告诉他首先要去除恶念,心术要正,然后技艺才能学会,而且它才能灵验,于是他暂时收敛了恶念,学会了透壁穿墙之术,然后回到家中也没有敲门,用透壁穿墙术就来了自己夫人身边,夫人大吃一惊,他就又演示了一番。第二天,他想起那小笨鸡来了,于是就念了个小咒语要去透壁穿墙,然后一念来透壁撞一个小包,再念撞一个大包,再念又撞一个更大的包,不灵验了。

  所以,古代有技艺之人在传授徒弟的时候首先要考验一下这个徒弟心术是否正,是否有德性,有德才传,无德他是不传的。技艺的根基是德。以后出现了老子,老子发现一切文明成果都是负面的。所以他讲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要绝乘弃帜,绝人弃艺,抛弃一切文明的成果,但是我们发现任何一种文明的成果都是双刃器。譬如电脑是双刃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德性为根基这些成果就会发生正面的作用,德性根基不好这些文明的成果就会发生负面的作用,乃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譬如核武器,制造出来之后可以提升自己的国力。对于敌国有震慑效应,但是一旦让非理性的人拥有了这种武器,不仅会给自己的国民,而且会给全人类带来灾难。这是正德的重要性,也是解决形而上的现实的精神家园的问题。利用便利民生日用是解决形而下的现实生活品质。厚生,厚也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人生丰厚起来,这个丰厚是以上两条的合体,即精神世界的丰厚和现实生活品质的丰厚。这就是三事。所以中国哲学,中国文化,首先解决德的问题,精神境界的问题,然后是形而下的现实生活品质的问题,最后才能顺利推展自己的人生。当代中国哲学史家、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这样讲过,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它是一种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学问。学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之后,你不会去制造枪炮武器,不会制造桌椅板凳。学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之后,你不太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发明家,所以叫“无用”。但是学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之后会教会你怎么去做人,提升你的境界,这叫无用之大用。学会做人是一个根基,有了这个根基其他的一切才会有所保障。根基没了,其他的一切再好也无用,再好却会给人类带来许多负面的东西。中国现实的问题很复杂很令人头痛,做人的问题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今天我们很多人缺乏一种终极的信仰,无信仰而无畏,为了一点小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我们的日用吃喝到处都是陷阱,到处都是危险,我们所吃的蔬菜,水果,水产品,哪一个敢说它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就是做人出了问题。做人出了问题,经济纵然腾飞了,社会风气、人品败坏也不是令人兴奋的事情。经济腾飞为后盾,做人为根基,这才是中华文明的未来希望之所在。如果我们教育子孙后代见了坏蛋不要见义勇为,只顾明哲保身,人人为己那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了,所以古人所讲的这一切对我们还是有所启发的。冯友兰先生认为我们中国哲学、中国文化这种“无大用之有用”比“有用之有用”要重要得多,更值得人们珍惜。冯先生认为人生在世可以有四个境界,四个不同层次的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即最低的境界,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无意识,毫无知觉、本能的一种境界。再高一个层次是功利境界,只要想到的都是功利;再高一个层次是道德境界;最高的层次是天地境界,超越了道德境界就是天地境界。天地人物相连一体。伟大领袖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是立足于整个天地宇宙的最高境界。孔子当年生活在鲁国,深受鲁文化的影响,同时孔子也遍访齐国,对齐的文化也有很深的了解。在西周开国的时候,周武王大封诸侯,把自己的弟弟周公封到了鲁国。武王身体不好,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成王承袭王位,周公作为叔叔要辅佐成王,就没有到鲁国就封,而是派他的儿子伯禽来到鲁国,作为鲁国的首任国君治理鲁国。又把姜太公封到了齐国,这是齐国的开国国君。来到鲁国齐国的这两个国君却对周的礼乐文化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伯禽来到鲁国之后严格遵循礼乐文化来治理鲁国,所以过了三年之后才到朝廷述职,就像现在我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每年年底都要到中央去述职一样。当时各诸侯王都要到朝廷述职。姜太公三个月之后就到朝廷述职去了,伯禽三年之后才来述职。周公询问他的儿子为什么这么晚才来述职,伯禽回答当时鲁国的状况如何如何,他要按礼乐来教化民众,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差不多了。姜太公来到齐国,现在的山东三分之二的地区都属于当时的齐国,齐国处于沿海经济比较开放的一个国度,人们的经济头脑相当得敏锐,各个行业都十分兴隆。所以姜太公来到齐国之后采取了尊重当地民风习俗的方式,然后才因地制宜地用礼乐文化来渗透人们的思想。将礼乐文化的价值追求跟民众的形而下的现实生活品质的追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死死板板地保守主义强制性地推行礼乐文化,形成了齐国的这种独特的文化,以后也影响了管子,管子一部书里面有两句话,“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

  《史记》里面有个《货殖列传》,讲商品,商品经济。开篇司马迁就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天攘攘,皆为利往。”意思是大家做事都是出于利益的目的,利是最现实的东西。姜太公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想要把老百姓先精神后物质,肯定没有希望,所以首先要解决形而下的现实生活品质。形而下的现实生活品质提升了,形而上的精神品质提升才有保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人生的困境之下能够固守自己的操守,自己的尊严,是相当困难的,很少有人能做到。譬如在困难时期,一个知识分子,饿得眼睛都发绿了,这时就算看到在一堆煤球上的干白菜叶儿,他绝对会在没有人发现的情况下捡起带着煤渣的白菜叶儿直接吞到肚子里去。所以在生命都难以维持的情况下,谈人性尊严其实是没任何意义的。这便是姜太公、管仲的理解,所以他们提出比较能够让齐国国民接受的理念: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粮仓里装满了粮食,衣食丰足的情况下,人们自然能够知晓各种礼数,知晓什么是荣辱。饿的肚子都扁扁的要防止盗窃的发生是相当困难的。所以齐国的文化讲究先解决形而下的现实生活品质然后再解决形而上的精神家园的问题。这种意识上的前进实际上也影响了孔子、孟子,影响了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的《郦食其列传》中讲到,陈胜吴广起义成功后,西楚霸王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郦食其就跟刘邦讲怎么打天下,讲了这样的话:“王者以民人为天,民人以食为天。”对后世影响很大。王者以民人为天是说作为王要以老百姓为天,民则是要以食为天。唐代有个学者叫司马贞,给史记做注解(索引),在注解里面他直接引用管子所云:“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之天之天者,斯可矣。”什么叫能知之天之天者,指真正懂得天之为天,什么为天的人就很厉害了。天,在这里是天的引申义,是一种保障某一目标的根源性的东西,对某一目标有根源性的决定意义的东西,叫做天。对于某一对象具有根源性的决定意义的,老百姓以食为天,没了粮食,老百姓的生命就难以维系,但是作为一个王要以老百姓为天,没有了老百姓的拥戴,这个王很快就要完蛋了。所以齐文化,包括姜太公、包括管仲,他们治国的方略,是很明晓什么叫天,采取藏富于民,先来富民,然后才能富国。为富国而富民,但是如果无节制地掠夺民来实现富之国,那这个国之富是难以保障的。这是齐鲁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孔子开始,儒家作为一个学派出现了。儒家这样一个学派具有独特的人生价值追求,首先具有强烈的家国天下情怀,到了明代后期江浙一带有一个知识分子组成的集团叫东林党,东林党中有个叫黄遵素的人物,他是为大家所熟知的黄宗羲的父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口号便是东林党人提出的,这就是儒家强烈的家国天下情怀,这是读书人的天下意识。但是到了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还是不是传统的角色?强烈的家国天下情怀发生转变了,具有强烈的整体的天人关切。我们经常听说中国的学问强调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强调天人相分,天人相分明确地讲就是西方人认为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创造了人类。上帝宣布退休了,才把这个世界交给人类了,于是人类是主体,大自然是客体,为了探究大自然的奥秘,统治这个自然界,西方人的科学技术发展起来了,所以他的闻知之学相当的发达。由于单向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在带来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的危机、生态的危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成了一个问题。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最后一句中说资产阶级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就是无产阶级。人类在今天发展起空前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使自己未来的存在发展成了严重的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等。这就是西方的主客二元对立,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把大自然踩在自己的脚下,对上敬畏上帝,但是对下暴虐地对待大自然。这跟我们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形成了明显的对照。儒家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一个强烈的宇宙关怀,人文关切。自先秦时代起,儒家就确立了一种学问,儒家的学问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天人之学,儒家的学问含纳天人,通贯古今,放眼未来。“酒里乾坤大,壶里日月长。”喝个小酒醉醺醺都能在小酒壶里看到日月,西方人喝了酒以后绝不会有这种感受。从喝酒上也能看出中西这种观念的差异来。通贯古今,放眼未来。陈子昂那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观念之所以发生也是受中国这种天人之学的影响。司马迁跟他的好朋友任安说过当年撰写《史记》的一个基本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际”是边界、边际,后面讲孔子的思想,哪些是人力所及的,哪些是由外在的天所决定的,天人之间的边界是什么。天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们中国人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在这个历史中担当的意识,这是儒家的学问:含纳天人,通贯古今,放眼未来。这样一种天人之学成了儒家整体哲学文化价值系统的根基。它由孔子所确立,由后期的儒学家慢慢发展起来,尤其是有《周易》这部书所引发的叫“易学”的学问来把它完善起来。在先秦时期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有名的弟子有七十二贤,到了战国中期有孟子出现,战国晚期有荀子出现。孟子,宋国人,也就是今天的邹城人。荀子,战国晚期在楚国的兰陵做官,最后也老死于兰陵,今天我们到兰陵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大的荀子墓。但荀子跟孔子孟子在后世的遭遇是不一样的,孔子有孔庙,孟子有孟庙,但荀子没有。因为荀子在宋代以后就被从儒家的道统里面踹出去了,认为他不是真正的儒家学者,但实际上荀子对儒家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荀子有这样一句话,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跟草木禽兽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人是最高贵的。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所化成,由阴阳之气造化出来的,所以水火有气,但是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但是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但是没有道义。人却是既有气,又有生命,又有知觉,同时也懂得道义,知晓做人的学问,所以人在万物当中是最高贵的。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最杰出的人物,加上后来孟子、荀子的力量,儒家学派才正式形成、确立,到了汉代之后儒家由百家之一跃居为百家之首。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给汉武帝一个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儒家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二千余年之久。从汉代到唐代叫汉唐经学,儒家所推崇的四书五经成为官方的、读书人必读的经典,叫汉唐经学时期。儒家透过经典的解释来引领统治者、引领万民,上而治国平天下,下而利于万民的修身养性,这是汉唐经学时期。在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时候道教佛教发展也比较突出,到了北宋以后,儒家的经典系统开始发生转换,由五经的系统慢慢转向了四书的系统。《四书》里《论语》和《孟子》本来是单独成书的,《五经》里还有一部经典叫《礼记》,《礼记》是专门阐述一些具体的礼节、礼仪的。礼有三本书:《周礼》、《周官》、《仪礼》,《仪礼》主要讲述的是士以上的人待人接物的各种规范礼数。《礼记》则是来讲述各种规范的。《礼记》包括《中庸》、《大学》。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发起一个古文运动。因为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有些华丽的辞藻,靡靡文辞,却只是强调文学词藻的堆积,对于这种“道”却忽略了。汉献帝建安年间,出现了建安文学,其中包括曹氏父子,曹丕曹植提出这样一个理念:唯文亦可以不朽。此与三不朽相印证。所以鲁迅先生讲到这一段时,说中国开始进入到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了,以前文学只是一种传道的工具,是承载着儒家所讲的道的工具,缺乏独立的东西。但是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提出要恢复古文,提出“文应载道”的理念,还要传述仁义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在这样的情势下,韩愈表彰了《礼记》中的《大学》,他的弟子李翱表彰了《礼记》中的《中庸》,北宋之后,程颢、程颐兄弟又表彰了《论语》和《孟子》。于是儒家确立起了四书的系统,四书慢慢取代了五经。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献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建立帝权的,在此之前很多皇帝建立王朝以后就把功臣都杀掉了,汉高祖刘邦、明代的朱元璋也是杀掉了大量有功之臣。中国历史上没有杀功臣的皇帝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推行文治,他的方略是“稽古右文”,以右为上,以古为鉴,鉴古知今,尊崇文治。赵普经常给赵匡胤提出治国方略,天天都有新内容,赵匡胤非常欣赏他。有人觉得很奇怪,赵普不是读书人,没读过多少书,他怎么能有这样的智慧?后来有人发现他在读《论语》,而《论语》共分二十篇,上篇十篇,下篇十篇。赵普只读了上篇,所以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儒家经典系统的转换,到了赵宋以后,由四书取代了五经。从南宋后期开始,特别是元明清时代,四书五经两个系统才都成了官方重视的系统。在汉唐时期经典系统之下,五经六经被称为周孔(周公、孔子)之教,到了北宋四书系统之后,才有了所谓的孔孟之道。所以,前有周孔之教,后有孔孟之道。前有孔夫子(孔子),后有朱文公(南宋朱熹)。这是在儒家的发展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个人物。

  天下第一大姓是孔姓,孔子的孔,纵观世界各民族,没有哪一个姓氏能够跟孔子的孔相比的,孔姓作为第一大姓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论语》内容是孔子弟子对孔子当年讲学的记录以及孔子的弟子的言论、孔子弟子的弟子做的一些记录,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象征,《论语》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经典。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纪传体通史。纪,帝王的本纪。传,重要人物的传。体,司马迁专门设置的记录贵族、诸侯王等世家的生平。像孔子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虽然做过鲁国的大司寇(最高的司法长官),但就他一生的历程而言,孔子的地位是相当低微的,司马迁却把他列入世家里面。司马迁在孔子世家里面对孔子做了一番这样的感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自《诗经》两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行是大道,景行就是非常宽阔的大道,人们在其中行走。虽不能至,至,到。虽不能到,心向往之。以此把孔子比作高山,大家都敬仰之,走在他指引的大路上人就会迈向幸福的明天,纵然达不到也要向往之。他说读其书,想其人,适鲁,适就是到,来到鲁国,来到了孔庙(孔庙是孔子去世后,鲁哀公在孔子原来的居处修建的庙)。看到孔庙里面的车服礼器,那孔子的后学的后学都在孔庙里习礼,所以怀着崇敬的心情流连忘返,不想离开。司马迁以一种历史长河的视野看到,一代一代的君王,一代一代的圣贤,可谓多矣,但他们在活着的时候无限的荣宠,一旦去世,随着他们肉体生命的消失他们的荣宠也就消失了。孔子到了汉武帝所处的时代已经有了十代的子孙,学者都一致以他为标的崇仰之,上至天子诸侯,华夏中原大地,凡是谈论六艺的都以孔子为标准而折中之,孔子是至贤,最高境界的圣人。六艺在汉代指的是六经,即五经加上乐经。对于乐经就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乐经是单独的经典,另一种认为像诗经这样的诗,当时是配乐的,要奏乐来吟诵的。比如《诗经》十五《国风》的第一篇《关鸠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当时要奏乐吟诵,诗、乐、礼是配合在一起的,没有单独成书,即六艺。六艺在先秦时期有大六艺和小六艺之分,大六艺就是六经,小六艺就是孔子在授徒讲学的过程中首先讲的那六艺,就是我们所讲的礼、乐、射、御、书、数。后来到了新文化时期,打倒孔家店,批判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在汉唐是没有的,是北宋以后才出现的。在汉代,周公和孔子并提,周公制礼作乐,是礼乐文化的鼻祖。孔子又疏通了礼乐文化。汉代的经学提倡的就是礼乐的文化,礼乐教化,礼乐制度,所以孔子被跟周公并提,在汉代孔子又被称之为素王。《诗经》中有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意思是说君子们不要白白的吃饭。故称孔子为素王,指他是一个不在位的王。五经六经在汉唐时期被称为是“法天地摄正教”的王者之术,这些儒者透过对经典的解释来引领王治国平天下,这叫周孔之教。北宋之后,孔子孟子被称作圣人,圣贤。是达到了相应的圣贤境界写出来的书来引领人生,即孔孟之道。北宋有个著名的学者周敦颐,他有一篇著名的文学作品《爱莲说》,中写道“出污泥而不染”,说那个荷花,是受了佛教的影响。周敦颐写了本书《通书》,其中有两章谈到了孔子,揭示了孔子的重要地位,他说:《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孔子为后世王者而修也。乱臣贼子,诛死者于前,所以惧生者于后也。宜乎万世无穷,王祀夫子,报德报功之无尽焉!孔子整理了尚书、诗经、礼,根据鲁国的史记,做了一本书叫《春秋》,对以往的王、臣都以他的价值标准做了评判,所以后世的那些做王的、做臣的,读了孔子的《春秋》之后,就会看到孔子以治国平天下之大道来,对人有一个相应的评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有他的相应的评判。所以对那些乱臣贼子,孔子作出了严厉的评判,对好的做了褒奖。后世的为人臣、为人王的都要引以为戒,都要有一种害怕敬畏之心。所以后世的王读了《春秋》就会知道其是明大法,讲君臣之大义,治国平天下的标杆,所以后世的王要感恩于孔子,这是从王的角度。然后从人的角度,周敦颐说:“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其惟孔子乎?”孔子的道德高度,对于人的教化是无穷无尽的,孔子和天地并立为三,参者三也,与四时同其悠久。书中前一章讲述了孔子是王者之师,后一章讲了孔子是人之师。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孔子给国人带来了价值的引领,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人的生命的安顿。所以孔子既是王者之师又是人之师,这是孔子的重要地位。与周敦颐同时的还有邵雍,谥号 “康节”。古人的字往往是对名的进一步解释,解释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解释,另一种是从相反方向的解释。比如韩愈的字退之,愈是超过的意思,退却是退回来之意。《论语》讲“过犹不及”,过头和达不到都不是想要的结果,只有中庸、中和才是最高境界,所以韩愈过了要退回来,这是从反面的解释。顾恺之,字长康,就是正面的进一步的解释。恺是和乐的意思,康也是乐的意思。邵雍名雍,他弟弟的名字是睦,雍雍睦睦的意思也是和和乐乐的意思。康,就是乐。节就是度。康节,就是乐要有一个度,邵雍恰恰做到了这样一个度,所以朝廷给他一个谥号“康节”。邵雍研究周易有一个先天八卦之术即所谓康节神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透过周易的思想,邵雍指出了他的一个人生理想,周易里面宇宙之间有三个最核心的要素叫三才(才,要素):天、地、人。老子却提出,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当中有四个最重要的要素:一个是道,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一个是人。周易讲宇宙中最重要的三要素是:天、地、人。天地是造化万物的父母,人则是天地造化出来的最优秀的分子。在天地所造化的万物当中,邵雍提出了著名的思想,邵雍说有一物之物,十物之物,百物之物,千物之物,万物之物,兆物之物,为兆物之物其非人乎?有一人之人,十人之人,百人之人,千人之人,万人之人,兆人之人,为兆人之人其非圣乎?因此邵雍说,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什么是十物之物,所谓十物之物就是这一个事物可以抵得上十个普通事物,百物之物就是有一个事物可以抵得上一百个普通的事物,兆物之物就是这样一个物抵得上一兆个那样的普通的事物。人就是兆物之物,所以人是物之至,是最高境界的事物,所以人又叫至物。以一个人可以抵得上一兆个普通的人,这叫人之至,是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也叫至人,人之至就是圣人。要了解人的全部的丰富的内涵要从圣人那去了解,在邵雍看来,圣人就是孔子。人生在世会作出一番事业,邵雍说有一世之事业,十世之事业,百世之事业,千世、万世之事业,一世之事业就是指一代之事业,这一代的事业过去了就过去了,有人开创了十代的事业,有人开创了百世的事业,有人则建立了千秋万世的事业。邵雍说一世之事业,非五霸而合,是指春秋时期的五霸建立了一世之事业。三王之事业,三王建立起了十世之事业,五帝则是建立起了百世的事业,三皇建立起了千世的事业,孔子则是建立起了万世之事业,所以邵雍说人们通常为孔子没有做过王可惜,人谓仲尼惜乎无土,有土也就意味着他拥有了统御天下的大位,做过王,孔子没有做过王,所以非常的可惜,但邵雍以为“吾独以为不然”。普通百姓匹夫以百亩为土,在井田制之下,一百亩的田划分为十份,由九个匹夫普通人分别耕种一百亩,然后大家共同来耕种中间的一百亩,共同的一百亩作为田租。所以匹夫以百亩为土。大夫则是以百里为土。诸侯以他的四境为土,天子则是以四海为土。邵雍说得很妙,很到位,“仲尼以万世为土”。孔子所经营的是千秋万世这个人类的沃土,为王者之师,为人类之师虽然是无形的,却是人类的万世之土。作为礼学真正的奠基人二程兄弟:程颢、程颐,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开创了一个新的真正的儒家学派??礼学,宋明礼学。宋明礼学出现之前儒家经常谈论的话题是天人,天人关系,宋明礼学出现之后人们谈论话题成为天理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天理的观念是二程兄弟具体确立起来的。在二程兄弟那里,孔子、孟子以及孔子的高足颜渊被称为是三个最杰出的圣贤。冯幼兰先生说过我们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是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一种学问。人生的境界是有不同层次的,把低层次的境界提升到较高层次的境界便是学问。魏晋时期,出现了所谓的魏晋风度,讲的是魏晋时期有些名士很是风流。譬如说刘伶,是当时的名士,放荡不羁,此人非常喜欢喝酒,甚至把酒揣在自己的怀里或者口袋里,走一步拿出来喝几口,走一步拿出来喝几口,并且专门雇了一个人扛个铁锹跟在后面,说如果喝酒醉死了让这个扛铁锹的人随时把他埋掉。还有一个人在家里什么也不穿,朋友到他家里看到说这太不像话了,他则说我以天为被子,以地为床铺,一切都盖在这里,你们为什么钻到我裤裆里来了?那里名士、士族的放荡不羁,被称为魏晋风度。魏晋风度和汉代经学的推展密切相关,汉代推行经学,让大家遵循仁义礼智信来立身行事,比如从汉武帝时期,推举官员有个察举制度,举孝廉贤德之人为官。但是许多人做不到就造假。譬如东汉时期就有人造假,假冒孝,当年的孔子主张要为人子三年才能免于父母之怀,至少要行孝三年。有人在自己父母的坟墓边守孝六年,就被举荐为官了,后来有人揭发他在庐墓期间又娶妻生子,而且还生三个,此谓假冒之徒。后来魏晋时期人们挣脱礼教的束缚,放荡不羁,便出现了魏晋风度。风度就是内在的境界在外在上的展现。礼学出现以后又出现一个新词“气象”,气象和风度差不多,内在的德性展现为外在的一种气象。孔子、孟子以及颜渊就被这样描述过:仲尼,元气也;颜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杀尽见也。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仲尼无迹,颜子微有迹,孟子其迹著。孔庙中有个牌坊叫“太和元气”。古人认为阴阳之气造化万物,阴阳之气尚未分化之前的气叫元气。元气造化一切,最为圆融。颜回,颜子是春生,春天的和气,盎然的生机生意。孟子则表现出一种杀气,他提倡孔子之道,儒家之道,猛烈地抨击墨家和道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墨迪,提倡兼爱,即视人之父若己之父,爱人之父若己之父,视人之家若己之家,爱人之家若己之家,爱人之国若己之国,讲要把别人的父亲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来爱,把别人的家当作自己的家来爱,把别人的国家要视作和自己的国家一样地爱。孟子则认为此观念悖逆了人之常情。道家还有一派代表人物杨朱,有一个理念叫“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从自己身上拔一根毛对天下人有利,我也不做。另有一句,“拨人一毛而利我,我也不去做。”孟子有一句国骂,中国人的国骂,他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杨子唯我是无君也,目中无君光想着自己,无君无父禽兽也。认为把别人的父亲看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等于没有自己的父亲,只想着自己,没有一种家国天下的关切也是不对的,和禽兽差不多。因此说孟子是并秋杀尽现,像秋的杀气一样。我们的好榜样雷锋在日记中曾写道: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类似于孟子秋杀尽现。仲尼天地也,孔子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天地包容一切,出自《周易》的天地乾坤两卦,乾坤就是天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是刚健的,地是承载一切、包容一切的。天赋地载,包容一切,孔子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颜子和风庆云也,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庆,吉庆的意思。庆云,祥云。孟子则是泰山岩岩之气象也。“泰山岩岩”出自《诗经》,意指泰山里堆起了大石高不可攀,给人一种不可接近的森严之气象,孟子就有这样一种气象。孔子无迹,没有露出任何的形迹,颜子稍稍显露出形迹,孟子的形迹显著出来。程颢、程颐又讲了人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之后,他的包容之量也有差异,有的人有斗勺之量,有的人有钟鼎之量,有的人有江河之量,有的人则是天地之量。圣人之量就是天地之量。宋代就有了一个说法: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老天没有生孔子的话,那人类就在漫漫长夜之中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这样讲过,如果没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中国人至少要在黑暗当中摸索好多年,伟大领袖出现了,中国人民终于有了救星。“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揭示了孔子对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价值引领。南宋之后朱熹分别对四书做了解释。他认为《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一个总集,《孟子》则是孟子跟他的弟子记录的孟子的言论,《中庸》是讲孔子的孙子子思单独的作品的,《大学》则是孔子晚年的高足曾子的作品。后世对这几位都有一特定的称谓,孔子被称为至圣,曾子被称为以圣人为宗的宗圣,子思被称为述圣,孟子则被称为亚圣。后来历代帝王都对孔子有一个封号,孔子去世后鲁哀公就将孔子的居处改建为一座庙,这是孔庙之始,并称孔子为尼夫;西汉平帝称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封孔子为文圣尼父;北周静帝封孔子为邹国;隋文帝封孔子为先师尼父;唐太宗封孔子为先圣,后又封为宣父;唐高宗封孔子为太师;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唐玄宗则封孔子为文宣王;北宋真宗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时封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世祖顺治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又称至圣先师。据说乾隆皇帝曾几次来到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祭祀孔子,但有一次,因为孔子墓碑上刻着至圣文宣王,乾隆皇帝就不下跪了。后来把王改掉,把先师露出来,他就又行起三跪九叩之礼了。他说孔子是他的老师,不是王。并且乾隆为了表示对孔子的无限尊崇,又不能打破满汉不能通婚的先例,就把自己的一个女儿过继给一个汉族的大臣然后嫁到了孔家,所以在孔庙里会有一个乾隆女儿的墓。孔子像中最有名的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给孔子画的《先师孔子行教像》,像中写有“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是对孔子的评价。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孔庙中有德谋天地门和道冠古今门东西两个门。侔是齐的意思,孔子的德性和天地的德性是齐等的。在西方世界基督教的传统之下,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德的,人永远达不到上帝的境界,但是在中国文化中人可以达到和天地一样的境界。孔子之道又是盖了古今所有的道都比不上的道,还删述了六经,垂释了大法给万世。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种贡献首先表现在孔子对三代礼乐文化的疏通整理,其次表现在孔子给予三代礼乐文化以生命内在的根基的揭示上。周公制礼做乐完善确立起了礼乐文化的大传统,礼乐成为中国人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凭证,以礼乐来感通天地人物治国平天下。礼乐文化首先表现的一个基本精神是神圣庄严的感恩意识、敬畏意识,感恩、敬畏天地鬼神,感恩、敬畏列祖列宗,在对天地鬼神、列祖列宗的敬畏、感恩当中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彰显了天地之伟大,鬼神之伟大,列祖列宗之伟大,然后人应该如何地处事立身也有了一个标准。其次,这种礼乐确立了人之为人、处事立身的方式。天地人物构成一个世界,一个有机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天地人物都有其不同的定位,天有天之位,地有地之位,人有人之位,物有物之位,每一个人又有不同的位,这个位是神圣庄严、不可随意僭越的,不可僭越性体现了他的神圣庄严性。例如王不可以被大臣所僭越,父亲不可以被儿子所僭越,丈夫不可以被妻子所僭越,此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世却有一种反面的评判,讲既得利益者要维系他的既得利益不让在下者去僭越。还有一种理解,体现了天地人物“畏”的神圣庄严。乾坤不可以颠倒,君臣父子不可以颠倒,这种不可颠倒体现了这种角色的定位。

  从明朝以后,儒家的学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才开始传到韩国和日本。从此韩国、日本才知道了什么是君什么是臣,才有了伦序意识的自觉,在此之前可谓乱伦。当前有很多关于乱伦的电影和小说都是出自韩国、日本,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现代文明的堕落,孰不知明代之前他们是没有这样一种伦序意识的自觉的,受了儒家的影响之后才有。所以礼乐文化的第二层内涵除了感恩、敬畏天地鬼神,列祖列宗之外,就是确立人伦秩序,确立人们的处事立身的方式,使人们依照礼数来处事立身。《论语》中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高兴。通过吟诵,情绪就来了,做人的朝气就来了。立于礼,人在这个人世间,要立身行事,堂堂正正地立于天地之间要靠礼数,待人接物要有礼数。成于乐,透过乐来达到最高的境界,实现生命与生命间的感通,达成人们感通之后的和谐。所以礼乐文化继周公之后在孔子这里确立了一种人生的秩序,人生的处事立身的方式,彬彬有礼而且和乐,由此实现了天地人物鬼神之间的彼此的感通、和谐。即天地通泰,万物通泰,家国天下和谐通泰,这是孔子的第一个重要贡献。第二个重要的贡献就是给予礼乐文化以一种生命内在的价值根基。西周时期确立的一种观念是天命转移,认为皇天上帝是一个绝对的善的化身,欣赏护佑有德之人,有德是皇天上帝对人们的一个外在的要求。到孔子这里,德由外在的强制要求转向生命内在的需求。孔子有一次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个叫桓?的人看到孔子像一个叫阳虎的人,要杀掉孔子,孔子没有畏惧,而是说“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老天赋予了我德性,桓?是拿我没办法,不会对我怎样的,每个人都从老天那里被赋予了德性,每个人的生命内在都有德性,都有德的根基资源。德,即孔子提倡得仁。人生来就有德,就有仁爱。仁就为礼乐文化确立起了生命内在的根基,不再是皇天上帝的外在的要求了。孟子说我们每个人生命内在都有良知,良知就是人们生命内在的德性,这是德性的根基。礼乐文化就是这种内在德性的根基资源的外在展现。孔子对弟子子路说,仁是对人的一种善待,仁者爱人。《论语》中讲过孔子在鲁国当官的时候,朝散后回到家里发现厩焚,便问伤人乎,而不问马。马棚里的都是些什么人,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观点马棚里的人就是下人。下人是奴隶,孔子是奴隶主,属于奴隶主阶级,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观点。马棚里的人是仆人,但是孔子要问这个人受伤没有,这是孔子对于这个仆人生命内在价值的善待和看重。仁爱的仁就是发现了生命的内在价值。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内在价值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对。在礼乐文化之下,天有时,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人有十个等级,等级是森严的。上一等级的人看重下一等级的人往往是他的工具价值,而非他的生命内在价值。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发现了人的工具价值之外的内在价值。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家人是很容易做到的,难就难在善待他人,但是善待他人实际上就是善待自己,因为只有善待他人才能更容易发现人的生命的内在价值,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善待,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通,人与人之间都能做到相互善待、感恩。孔子不仅发现了而且有了具体的落实。有一次,孔子讲完课之后对他的弟子说“吾道一一贯之”,有些弟子不理解就问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何谓也?”曾子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又云:“忠是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所以忠,是最大限度地推己及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中有一个重要思想:以情?情,将心比心。是说每个人都要会换位思考,己欲利而利人,自己要达成某个目标要想到别人也有这样的要求、追求、愿望。最大限度的推己及人便是忠;恕就是自己所不想要的,自己所厌恶的,自己所不欣赏的,要想到别人也不喜欢也不想。这就是最大限度的善待他人的生命,然后善待自己的生命。生命彼此之间的相互善待,是仁爱的真谛。善待了他人实际上也就是善待了自己。在礼乐之下,礼数以仁爱的仁为根基,不同的礼数就体现了对于天地鬼神人彼此之间的一种敬畏善待。天地之为天地,万物之为万物,鬼神之为鬼神,人之为人的价值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彰显与实现,这是孔子给予我们中华民族的杰出贡献。所以如何待人接物背后其实是以一个仁为根基,彼此善待深蕴于其中,应当能够有彼此的敬畏善待,人才会成为人。孔子称这样的人为君子。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所以人有这样一种德性的根基和资源来修养自我就会达到一个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之下你就会被称为大人、君子,进而被称之为圣人,被称为是仁者。原来被称为君子、大人的人都是那些有显赫地位的人,但是孔子进一步指出德性境界对于人之为人而言具的绝对优先意义,所以提出了对圣贤君子人格的一种追求。

  夏商周三代一直是“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求学问学的机会,孔子则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他的许多弟子都是草民,有的乃至街痞式的人物,譬如说子路,本是打架斗殴之辈,跟了孔子之后成了彬彬有礼之人。有教无类就体现了孔子对每个人的生命内在价值的善待。孔子讲学的时候又有层次之分,先讲小六艺,后讲大六艺。大六艺就是五经六经的系统,小六艺就是我们说的礼、乐、射、御、书、数。孔子跟初来问学的弟子讲礼,因为人生在世要明礼,立于礼,见了什么人说什么话采取什么样的礼数要学会。儒者作为儒本来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子夏说“吾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告诉他要做一个君子儒,不要做一个小人儒,作为一个君子儒,不仅要懂得礼数,而且要懂得礼数背后的价值内涵。小人儒是儒的前身,就是指我们今天办红白喜事的人,因他们懂礼数所以能主持红白喜事。而礼、乐、射、御、书、数这小六艺皆可成为谋生手段,这些谋生的手段虽然未必体现他的高雅,但体现了对弟子们生命内在价值的善待。在此基础上再讲六经,进一步提升弟子们的内涵,使一些弟子为人之王,或者成为各诸侯王的谋士,来辅佐王治国平天下。这是孔子教授弟子的基本内容。


关闭

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

版权所有: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0546-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12368 邮编:257091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