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人民法院金田人民法庭依托贵港市“红格善治工程”,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网格为抓手,构建起“法庭+网格”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缘、地缘、亲缘”优势,让辖区大量民间借贷纠纷“止于未发、化于未诉”。2023年以来,共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489件,结案率95.29%,调撤率达41.51%,所结案件无一信访。
一、融入“网格”,织密前端预防“一张网”
向前延伸司法服务,凝聚网格合力加强民间借贷纠纷的排查化解,推动做实民间借贷纠纷前端预防。一是找准“切入点”,在进“网”中深耕无讼文化。锚定“无讼村屯”建设目标,在民间借贷纠纷多发网格设立法官工作站,就地指导网格预防化解纠纷。江口镇百益屯法官工作站指导当地将理性借贷、诚实守信等理念融入村规民约,设立村民议事说事调事室,建设民法典主题公园,久久为功厚植无讼土壤。2023年以来该屯民间借贷纠纷无一成讼。二是拉紧“联动线”,在联“网”中强化纠纷预警。落实“两长”(法庭庭长、司法所所长)列席辖区乡镇党政人大班子联席会议制度,深度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大格局。2023年以来向辖区乡镇党委政府发送《民间借贷案件专项分析报告》4次。组建网格政务微信工作群,形成“法庭干警+政法委员+网格员”常态化联系机制,实时掌握网格矛盾纠纷动态。三是扩大“覆盖面”,在铺“网”中做深普法宣传。选取涉高息贷款、套取金融机构转贷等典型案例编辑成册,与借条模版一并放置在网格中。目前已发布4期,惠及群众4000余人次。开展“订单式”普法,2023年以来进网格开展民间借贷专项普法12次,发放宣传材料8700余份。
二、依托“网格”,拧成多元解纷“一股绳”
聘请善于沟通、了解民情的网格员担任法庭特邀调解员和当地司法联络员,充分发挥网格员扎根一线、“人地两熟”的优势,推动做实民间借贷纠纷联动调解。一是凝聚综合治理“向心力”。每月召开一次“法庭+综治中心+网格员”工作座谈会,相互通报民间借贷纠纷动态信息及诉调对接情况,共同研判纠纷隐患,凝聚纠纷化解合力。2023年以来,共召开座谈会17次,研处民间借贷纠纷53起。二是提升入网进格“牵引力”。对于金额较小、案情相对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由法官通过网格政务微信工作群线上指导网格员及时开展线上调解;对于金额较大、涉及人数较多、容易成讼的纠纷,指派法庭干警联合网格员进入网进格实地调解。2023年以来,运用“线上+线下”分层分类平台成功调解民间借贷纠纷57起,当事人即时履行18起、分期偿付39起。三是增强解纷调处“续航力”。积极履行法庭指导调解职能,以民间借贷纠纷等农村常见纠纷为重点内容,选派干警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入驻网格举办网格员专题培训班,邀请网格员前来法庭旁听庭审、参与调解,提升网格员纠纷调处能力。2023年以来累计举办7次专题班,邀请旁听庭审18次,培训网格员250余人次。
三、深挖“网格”,下好提质增效“一盘棋”
挖掘网格潜力,解决农村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理面临的送达难、被告到庭率低、执行难等痛点堵点问题,提高审判执行质效,做实民间借贷纠纷实质化解。一是精准送达提时效。通过网格员快速获取案件当事人的住所、联系方式及相关信息线索,实现高效精准点对点送达。2023年以来,通过网格员获取当事人有效送达线索320余次,成功送达法律文书210余份。二是巡回审判促成效。对被告缺席审理且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发挥“巡回审判+”的外溢效应,通知网格员督促被告到庭参加诉讼,并由网格员组织群众观摩庭审,查清个案事实的同时实现“化解一案、教育一片、安定一格”的良好效果。2023年以来,共开展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巡回审判11次。三是服务执行出实效。联合乡镇党委政府探索建立“法庭+网格”联合执行工作机制,引导网格员成为查人找物、现场执行、见证执行、促进执行和解的重要助手。2024年5月试点以来,网格员共参与执结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2起,执行到位金额9万余元。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官网
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
版权所有: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0546-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12368 邮编:25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