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先读书

读《之江新语》有感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10月14日   作者:

  读书,可以使人明事理、增能力、促进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国破家亡的年代,少年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并倾其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而奋斗,实现了他的诺言,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就今天来说,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品书香、增知识,全面提高业务本领和素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造的新型劳动者,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牙牙学语到步入学校学习,再到最后完成学业,踏上工作岗位,回顾走过的路,我读了很多的书,学习掌握了很多的知识,但是就所读的书籍里说,其中不乏印象深刻的,也有读后索然无味的。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入职之前读过的一本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之江新语》,这本书让我在毕业之初、择业之时,扣好了第一粒扣子。2003年2月25日,浙江日报头版多了一个特色栏目─《之江新语》专栏,当期的专栏文章内容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 》,全文不足300字,署名“哲欣”。据了解,“哲欣”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所用的笔名,取“浙江创新”之意。《之江新语》专栏一直持续到2007年3月25日,累计232篇短评。这些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很多,并且意蕴深刻、观点鲜明、语言隽永。2007年5月,应读者要求,浙江日报社在再三征求习近平同志的意见后,以《之江新语》为书名,将这些短评文章集结出版。

  其中一篇写于2004年1月5日《心无百姓莫为“官” 》的文章,让我印象深刻。彼时是2014年1月,正值山东省委组织部第二批选调村官简章发布,一部分同学已经手握银行、国企的录用通知书;一部分同学忙于奔波在各大律所实习;备考公务员的同学们要么选择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憧憬着早日做一名法官、检察官。而我们十几个打算报名选调村官的人就成为那个冬天的“异类”。不是没有动摇过,因为怕吃不了基层的苦;不是没有犹豫过,因为也艳羡身着制服、风度翩翩的同学们。但是《之江新语》这本书,在那个忙于写论文的冬天,在一堆法学书籍的外面,用一篇文章深深触动了我,我被习近平同志的群众情怀所感动,从而坚定了毕业去基层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走出象牙塔的第一站,我选择为人民服务,去农村基层,做一个小小的大学生村官。初到乡镇,也曾被人质疑:法学研究生为何不去北上广,为何不直接去法检匡扶正义?但是,就像书中所写,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不是不能去北上广,大城市固然光鲜美丽,但是那里人才济济,去了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农村却亟需我们这样的青年大学生,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真心实意去基层做事,去促进“三农”发展,这却是雪中送炭。

  于是,踏出象牙塔的第一站,我选择了基层,并努力把书中的知识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拜农民为师,勤思、勤问、勤学,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个人能力,以实现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农村农民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在基层的两年中,我时刻以习近平同志所写的《心无百姓莫为“官” 》为工作标准,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开辟了“送法下乡”的新阵地,与“黑土麦田公益”一起,开展了丰富且充实的农村普法志愿行动,让青春在基层的土地上开花,用我们的微薄之力为依法治国添砖加瓦。

  如今,村官服务期满的我已踏上新的工作岗位,站在了人生新的起点上,从村官发展成为法官。从农村到法院,工作岗位变化带来的只是工作内容的转变,永远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怀揣百姓的心。人生没有哪段经历是白费的,两年的村官经历让我更加懂得了农村、农民;两年的“送法下乡”经历,让我在农村普法的公益实践中,以另外一种视角认识了法律,践行了法律。这些都让我在进入法院后,在面对当事人时,更加细心、耐心;在面对案件时,更能感同身受;在面对工作时,更懂得肩负的责任重大。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梦离不开法治梦,梦想的实现离不开知识的翅膀,而读书就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工作责任”。对于我们法官来说,阅读更是一种责任。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健全,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不断出台发布。我们作为年轻人,作为未来的准法官,要主动多读书、读好书,治国理政的书要读,法条法理要读,法学专著更要读。要抱着研究的态度去读书,通过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把书中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审判执行工作中来,转化成为我所用、为我所依的知识,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关闭

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

版权所有: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0546-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12368 邮编:257091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