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我和我的祖国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1月04日   作者:李鹏辉,东营区人民法院立案庭书记员

  懵懂爱国

  小时候“祖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从小学课本上知道祖国幅员辽阔,海南岛鲜花盛开,大兴安岭瑞雪冰封,虽未亲眼所见,但在对祖国之大的想象中,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出生于东营区史口镇的一个小村庄的我,从小听着爷爷辈讲着三里庄战斗革命故事长大。

  鲁北非常有名的三里庄战斗就发生在我们村。1943年5月下旬,山东清河军区在反敌“蚕食”的斗争中首先发起了攻打三里庄据点的战斗。三里庄据点内驻守的是日伪军独立旅第2团,伪团长成建基是当地的“地头蛇”,狡猾异常,工事修得非常坚固,自嘘“铜墙铁壁”。军区司令员杨国夫决定把突破口选在三里庄东侧,并交由直属团2营担任主攻,要求他们加强爆破力量,采用尖刀战术,实施连续爆破的方式突入敌据点。

  28日黄昏,四路大军包围了三里庄,于当晚9时发起攻击。二营五连在连长王子玉的率领下,首先砍断了敌人的铁丝网,打开通路,开始爆破。然而,爆破组遭到了敌人疯狂狙击,副连长徐纪温和两名同志相继牺牲。此时已是29日凌晨三点钟,离天亮不到两个小时,按照指挥部要求,如果天亮之前攻不下三里庄,必须撤出战斗。关键时刻,爆破队长侯登山抱起仅剩的两包炸药,勇敢地冲了上去。一开始,他直接在围墙上挖,可是围墙土质很硬,根本挖不动,而此时离天亮仅剩2个小时。没有办法也别无选择,最后他用身体顶在了城墙上。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围墙被炸开了一个三米多的豁口……

  成建基吹嘘的“铜墙铁壁”,终于被英勇的八路军战士攻破了。战士们沿着侯登山用身躯开辟的道路,奋勇冲进据点,解放了三里庄。

  亲身经历过三里庄战斗的爷爷辈老人们,每每讲起仍心有余悸:当年的战斗非常惨烈、非常悲壮,苇子沟血流成河,牺牲了许多八路军战士,大部分都是无名英雄。中国第一位舍身炸敌堡抗战英雄侯登山,出现在民政部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里,但至今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八路军战士埋在三里庄这片土地上,已经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这一片土地是革命先烈牺牲的地方,它的每一寸都侵染过烈士的鲜血。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革命牺牲的无名先烈们。

  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姥爷曾叮嘱我说“要继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保家卫国的重任以后交给你们了,一定要坚持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优良传统”。从那一刻开始,我才明白,祖国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舍身炸敌堡抗战英雄侯登山为祖国壮烈牺牲,他们的英雄壮举将永远被世人铭记。从那一刻我暗自决心,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

  听着革命故事,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成长,乐于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小伙伴,经常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抬水、劈柴、打扫卫生,我幼小的心灵萌发了一个想法:要做一名向雷锋叔叔一样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乐于助人的解放军。

  从军报国

  1999年12月,我光荣参军。

  记得参军走的那一天,看到武装部门口高高拉起的“让青春在绿色军营中闪光”横幅标语,我倍感激动,热泪盈眶。儿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终于可以和雷锋叔叔一样穿上绿色军装,为保卫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了。

  带着青春的梦想,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我来到了广西钦州郊区一个小山村的军营。新兵营的生活犹如一个调味瓶,瓶内包含着酸、甜、苦、辣、咸,每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直线加方块”的旋律。每每当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三里庄战斗中牺牲的那些无名革命先烈,和他们相比,这些艰难困苦根本不算什么。

  为了成为训练尖子、训练标兵,加练加训,摸爬滚打成了我的生活习惯。当行军脚步不再歪斜而是坚实有力,口号歌声由稚嫩变得雄壮嘹亮,最初的思乡之情悄然淡去,我爱上了军营生活,也深刻明白了有国才有家,自己也完成了从学生到军人的华丽蜕变。

  新兵营结束后我被选派到衡阳广州军区卫训队当了一名学兵。初入卫训队,和新兵营完全不一样。卫训队以学习为主,训练为辅。学习时间6个月,医学基础解剖生理、护理、中医药、常见疾病、卫生学、传染流行病、核化细菌三防、战地救护等课程要全部学完。我们全队来自军区各部队,也代表着各自的部队。我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训练都非常认真,还记得《卫生员教材》让我划得乱七八糟,知识点太多,恨不得一股脑将教材全部装脑子里。每天晚上九点熄灯号后,自己在被子里面打手电筒看书学习。有时睡着了,夜里上哨起床时,手电筒还在亮着。战友们时常开玩说,每个月的津贴有一半都买给电池了。

  6个月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我和战友在这儿度过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习、训练、生活。我们掌握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医疗知识,为回部队担任卫生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10月,我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卫训队的毕业证书。因成绩优异被部队分配到新建连队三亚连。我所在的通信部队一般都是以连为单位单独驻守,到连队后我立即按照卫生员职责开展工作。营级卫生所有军医,卫生员只要按照军医的指示,做些打针、拿药、换药等工作。可到了连队,看病、治病的重任全落到了我一个人身上,我心里很有为难情绪。

  记得刚来连队的时候,连队炊事班副班长,眼睛发炎、发红,很是影响工作。他找我要治眼病的药,可那时我们连队配备的药品很少,没有眼药水。但战友病了,卫生员当然要治。我想起在卫训队时教员讲过物理疗法,无奈,我只能给他上热敷,每天早饭后给他做一次,连续做了一周时间,他发红的眼睛炎症终于消退了。他高兴得见人就说,他多年的眼病被我治好了。这件事给了我信心,也得到了连队战友的信任。

  如果不是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也许我会一直留在三亚连。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在我们连队不远的地方,美EP—3侦察机迫降的陵水机场我们连对其通信保障,我们经常巡线路过。美国的侦查机跑到我国领土,撞了我国的军机,导致我军飞行员王伟失踪,又未经允许停在我国的军用机场。事后对于我国坠毁的飞机和失踪的飞行员,美方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遗憾”,要求我国尽快释放美军机上的机组人员,并归还美侦察机,甚至提出不准我方人员登上美国飞机进行检查。美国的霸权行为让我深深的意识到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国家的老百姓才不会被欺负,让我更清楚认识到国家的尊严与我们每一个人紧密联系相连。从那时开始我决心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立志成才,报效国家。

  2002年9月我考入了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初入军校,青春年华,血气方刚,大家都怀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憧憬。我们都来是自全军各部队的优秀士兵,踏进军校学习不仅仅代表个人,还代表着各自军区、各自部队,每个战友同学都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这让刚步入军校的我就有了一股莫名的紧迫感、压力感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我们学院是为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培养装甲装备技术保障人才的高等专业技术院校。我的专业是武器光学修理,单一、枯燥的机械制图、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光学基础这些学科内容,让初入学院的我很不适应,内心有些排斥。尽管每节课都很认真听,笔记认真做,考前认真复习,但每次考试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有一天毛教员找我谈话,说起学习,他说,学习不只是要学,还要注重方法。他还给我讲连队的优良传统和爱军习武的故事,启发鼓励我树立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信心。在他的指导下,我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入院第二年,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学员队区队长。

  军校的时光,我们的青春在课堂、训练场、车间、装甲车车场闪光。军校的日子里,青春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青春是挥斥方遒,意气风发。战术训练场上,我们流着血的胳膊混着遍地的泥沙,尘土飞扬;武装越野时,汗水无数次流过脸颊。仍然互相鼓励,步履铿锵;教室里,我们遨游在书山卷海中,用思维撞击知识的火花;生活中,我们扬鞭策马,仗剑天涯,把迷彩的青春着上缤纷的色彩。

  有人说,军营像是一座纹丝不动的铁塔,而军人却像一阵掠塔而过的风,即使有过美丽的吟唱,也只能一闪而过,不朽的是塔的雄伟和塔的神韵。军校生活虽然早已过去了,但却是我人生路程上最丰富、最充实的一页篇章。

  那一年,军校毕业分配到广州军区兵种训练基地修理营担任光学修理技师。在修理所期间我充分利用在装甲兵技术学院学的专业知识,结合部队实际情况研制出了红外夜视简易检测仪,解决了部队装甲装备红外夜视检测难题,为部队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2005年10月我调入济南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学兵大队担任区队长。演好“兵的角色”,当好干部的助手,这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士官区队长”的解读。“身在兵中,兵在心中”,我深知,爱兵才能知兵,一线带兵人只有放下架子,到兵中去,才能消除与“兵”的距离,才能听到学兵真实的声音和现实的需要,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把握学兵的思想脉搏,缩短做思想工作的“时间差”,从而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在实际工作中,我注重从学兵的语言、行为、眼神、表情、信件、睡眠、饮食、物品等方面察言观色、见微知著,透过表面现象扑捉学兵的心理波动,研究把握学兵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变化规律,主动帮助他们调整和消除不良情绪。

  我充分把握青年学兵追求进步、渴望成才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为学兵搭建岗位成才的“平台”,夯实学兵全面发展的根基。为了给学兵解答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疑难问题,我先后刻苦钻研《政治工作学》、《心理学》、《军队管理学》、《思想工作艺术》等书籍,结合工作实践整理了50万字的带兵心得体会和带兵日记,摸索出了“四位一体”的带兵方法并在基地推广。那一年底,我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士官标兵”。

  入伍十二年,在三里庄革命先烈们影响下,我无论在哪个单位哪个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时时处处身先士卒,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先后取得了光学修理专业中级、92轮式装甲车驾驶二级、59坦克驾驶二级、CWT—167电台二级专业证书。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忠心献国

  2012年5月转业考入东营区人民法院。在工作中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以最高效率、最快速度、最高质量作为完成工作的标准。我在立案庭从事财产保全工作,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经常说:“为人民服务没有下班、没有打烊。”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深知,我们的工作效率有可能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加班加点成了我的日常。我始终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凡事想在前、干在前,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工作之余,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016年东营区东城街道文昌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伊始,我便加入了团队,随后又陆续加入了“东营区法院天平法官志愿服务队、东营市义工协会、东营红柽柳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东营区东城街道志愿服务队等多个志愿服务队。一直以来,我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了志愿公益活动的骨干力量。我还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参加市人民医院导诊志愿服务活动,陪诊、咨询、送诊、沟通协调、协助抢救危重患者、为行动不便和住院病人提供轮椅和平车,给予就诊患者和家属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一位病人家属曾对我说:“感谢一路有你们,我以后也要参加志愿活动!”我很欣慰,自己的力量如此强大,志愿的力量如此强大!

  通过这些事情,我深切的体会到“帮助他人,提升自己”这句话的意思,能帮助他人,为他人做点事,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意义。

  2016年7月东营区政府在“三里庄战斗”发生地遗址建成了”三里庄红色教育基地。为了继承好、宣传好牺牲在三里庄战斗中的革命先烈遗志,在教育基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成立了红色基因传承志愿服务团队。团队成立之初,我们便不断坚持阵地宣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终于将展馆推向全市。

  红色基因传承志愿服务队也是三里庄红色教育基地宣传队,团队成立最初的想法是探索出一条红色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新路子,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活动平台。为了让一代又一代年轻的东营人,铭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教育广大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立德树志气,求知学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从一开始简单的卫生清理,物品整理,到后来引导孩子亲自参与进来,体验做小小讲解员。通过一系列的志愿服务,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大家深刻了解到革命先辈创立丰功伟绩的艰辛,坚定大家的革命信念,增强了爱国的主动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创新创业、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红色基因传承志愿服务团队不断弘扬红色志愿者精神,传播红色志愿者文化,拓展志愿服务活动内涵,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内涵深入人心,形成了特色的青少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团队成立以来,在团队骨干共同努力下,已发展了80个分队、服务站、服务岗,团队成员6100人,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0多次,服务时长2万多个小时。

  不忘初心,永葆青春志愿之花;继续前行,践行万里志愿之路。做为一名转业军人,一名司法战线上的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青年志愿者,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努力把三里庄革命先烈红色精神继承好、宣传好,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与志愿同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闭

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

版权所有: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0546-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12368 邮编:257091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