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当前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及其在基层法院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29日   作者:李政

  内容提要 司法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地法院积极稳妥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基础性改革,统筹推进其他各项配套措施,促进了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的不断提升。今后要将司法改革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定改革信心,精准推进实施,积极探索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司法公正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

  关键词 司法体制改革 基层法院 机制保障

  一、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时代意义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对司法改革做出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于新一轮司法改革做了具体的部署,从四个方面推进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司法责任制度、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和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明确指出,司法改革已有效实施。这说明十八大以来的各项司法改革进展顺利,已经达到改革目标或者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样一个司法改革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将司法改革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框架之中,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确保司法改革的正确方向。这也意味着我国司法改革在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上的充分自信,既不走僵化教条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征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将成为解决司法公正问题的中国方案。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我们相信,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将深入推进,实现司法改革的目标已不再遥远。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权来源于人民,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要充分体现司法改革的人民性这一根本属性。这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等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党的十九大把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公平、正义等司法方面的需求,是司法改革的目标任务。所以在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入了解基层一线司法的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对司法的真正期待,才能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尊重司法规律、让司法责任制落地见效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最终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二、推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体制为目标,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以钉子精神抓好抓细改革措施并落实到位,推进司法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是要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推进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党的十九大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司法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面临新期待、新挑战,改革的担子更重、任务更艰巨。全国法院广大干警,特别是各级法院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高举改革大旗,勇于推进改革,敢于自我革命,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以从我做起、刀刃向内的担当, 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要把问题摸清、症结找准、工作做细,切实将改革推深做实,真正把改革成果体现在办案质效和司法公信力的不断提升上。

  二是要坚持以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为抓手,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司法改革不断深入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研究,准确把握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科学内涵和目标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落实责任制,大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司法为民机制,进一步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着力构建系统完善、科学规范、公正高效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要加强统筹谋划,坚持改革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协同配合,注重制度的紧密配套、前后衔接、互相呼应,着力在破难题、强弱项、补短板上下功夫,促进改革协调发展。

  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法院干警的意见建议,把矛盾和困难摸清摸透,把对策和方法考虑周密,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找准症结、开对药方。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坚持求真务实,务必把工作抓细抓实。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改革主体责任,亲力亲为、真抓实干、勇挑重担,切实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和表率示范效应。要加强改革督察,对抓改革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有效运用第三方评估,更加客观准确地把握改革进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结合基层法院工作实际,以更大的责任担当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守护人民利益的人民法院,需要以更大的责任担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百姓的热切期盼。充分发挥司法的公平正义功能,坚定不移地深化司法改革,不断提高审判质量、效率与效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着力提升法院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

  一是更加自觉地司法为民,服务群众。民生工作大如天,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中国基层法院案件的数量和类型最多,除了法律规定不属于基层法院管辖的案件外,所有的案件,不分简易、普通、难易, 基层法院都要审理,基层法院的任务相当繁重。”在这种形势任务下, 更要不断加强司法便民利民工作,改进司法作风,完善便民举措,努力减轻群众诉累,让司法更加贴近基层群众,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法律与社会现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往往在基层有更为直接、生动、鲜明的反映和体现。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 妥善审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案件,更加有力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强化宗旨理念,切实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认真践行“四心”工作法,真诚对待每一名群众,真情倾听每一项诉求,真心解决每一起纠纷,以群众熟悉的语言释法说理,以群众认可的方式解决纠纷, 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服判息诉。要完善立案、审理、执行、信访等各个环节的诉讼服务,扎实开展好涉民生案件审理和执行工作,在解决涉诉信访、执行难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要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创新实施“互联网 + 司法便民”行动计划,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开放性的服务方便当事人,提升司法公信力。

  二是更加自觉地凝聚共识,深化改革。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提高办案质效的重要途径,不断强化改革意识,确保公正高效规范司法。领导干部要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精心谋划新年度工作思路,根据去年执法办案情况合理确定每周、每月的具体工作任务,对积案、长期未结案件、信访案件实行台账式管理,强化节点控制,加强监督检查,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审判执行工作效率。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强化自律和互助意识,确保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缺,一个也不能掉队,努力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最大限度发挥司法效能。要不断发挥“分、调、裁”工作机制效能,对标外地先进法院有益做法,加强工作创新,不走老路,不等不靠,切实做好案件分流,努力减少成诉案件数量,“高快好省”地办理好各类案件。要进一步健全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发挥在类案建议、专业咨询、业务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帮助法官理清审理思路、把控案件质量、提高审判质效。要进一步加强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的探索,速裁团队要把握工作规律,加强问题研究,积极承办更多的简易和同类型案件,为审判庭集中精力办好繁案创造条件。要形成入额人员动态管理机制, 员额制不应该是入额人员的“保险箱”和“铁饭碗”,需要建立完善“有进有出”“能上能下”的员额进出机制。我国的法官遴选委员会应注重中立、权威、多元、专业、透明等五个关键词。如果在设定法官员额时“一刀切”,不设定合理的标准,而是采用“唯资历论”“唯职务论”,就会造成“削足适履”的效果。所以要进一步完善法官业绩考评制度和办法,全面、科学地评价法官办案数量、质量、效率和效果,将业绩评价作为法官任职、等级晋升和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实现评价机制与员额退出机制、激励机制的有效衔接。

  三是更加自觉地强化政治意识,提升思想境界。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核心是在重大问题上坚持党性原则,服从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立场,明确是非界线,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体到每一名同志,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真心实意地关心法院全局工作,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部门利益服从法院全局,将自己负责的工作置于全院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落实,以出色的业绩为全院整体工作上水平做出积极贡献。要继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先争优”等活动, 积极参与队伍教育整顿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向先进看齐,固强项、找差距、补短板,落实赶超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和服务水平。要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和法治进程结合起来,坚守司法岗位,保持工作激情,忠实履行职责,在人民司法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是更加自觉地改进作风,维护形象。要永葆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始终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作风,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要牢固树立“一切在于实干”的理念,大力发扬想干、会干、快干、干成的“四干精神”,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特别对重点工作事项,要雷厉风行、立说立行,争分夺秒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如期高标准完成。要强化执行抓落实,对上级法院决定的事项迅速安排、立即行动,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成。要注重抓过程、抓细节、抓跟踪问效,认真落实档案式管理、过程化考核、责任制落实,坚决避免无所事事、虎头蛇尾、敷衍塞责等现象的发生。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领全院干警扑下身子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心用力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要持续正风肃纪,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干警拒腐防变能力,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坚守底线,坦坦荡荡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在全院形成遵章守纪、令行禁止的良好风气。要认真做好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工作,及时发现、解决法院干警纪律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坚决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敢打能胜的法官队伍,树立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文明办案、公正高效的良好形象。

  五是更加自觉地提升素质,创新进取。坚持多角度、多维度、全方位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要坚持刻苦学习、终身学习,及时学习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不断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不仅要认真学好“有字之书”,还要善于学习“无字之书”。既要注重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法律适用能力,又要广泛积累审判经验,认真总结审判规律,不断提升证据审查判断能力、庭审驾驭能力、法律适用能力和裁判文书写作能力。面对法院工作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注重眼睛对外,善于学习借鉴外地先进法院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学习实践中开拓思维,创新思路,大胆探索,结合实际,制定务实管用、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模式,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工作发展进步。要顺应司法公开的要求,积极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审判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以审判执行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关闭

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

版权所有: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0546-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12368 邮编:257091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