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26日

  东营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强化司法服务,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东营中院2例典型案件被评为山东省2020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性案例,同时1件典型案例获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净化社会环境十大典型案例二等奖。今年,由于在发挥商事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工作突出,2021年7月21日召开的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东营市法院就民商事审判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东营法院在推进标准管理,开展星级评价,着力打造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受到省法院的肯定。为打造健康法治环境,探索建立的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机制做法被《法治日报》、《大众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广泛报道。

  一、发挥刑罚的打击功能,持续推进平安东营建设

  一是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妥善审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有力打击黑恶势力及保护伞嚣张气焰。全市法院稳妥审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类案件,在审理中注重对集资参与人、被害人及时进行沟通、疏导,努力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活动,同时对帮信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等电诈关联犯罪一体打击,彰显震慑效果。

  二是进一步树立平等保护理念。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理大量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非法经营、合同诈骗、强迫交易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依法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维护市场和交易安全。

  三是进一步树立谦抑、审慎、善意的司法理念。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东营中院审结的1起合同诈骗宣告无罪案,切实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护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获得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

  四是持续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审理信用卡诈骗、票据诈骗、洗钱类犯罪案件,挽回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依法维护了金融主体的合法权益;审理虚假诉讼、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对通过转移资产恶意逃债的行为依法严惩,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五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通过依法公正审理各类案件确立规则、树立导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加强对个案、类案的分析研判,针对司法搬迁强制执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涉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纠纷、预防职务犯罪等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派出法官到校园、企业等举办法制讲座4次;开展反电诈、防范非法集资宣传4次,发放宣传材料700余册,受教育群众900余人。

  二、坚持统筹谋划,扎实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

  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服务场所、最优质的司法服务,东营法院不断推进诉讼服务理念、机制、方法改革创新,打造现代化诉讼服务模式。东营法院在推进标准管理,开展星级评价,着力打造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受到省法院张甲天院长的批示推广。

  一是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突出标准化,提高软硬件服务水平。严格按照“一站式”标准规范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分设导诉区、自助服务区、综合服务区、人民调解室四大区域,由专人提供帮助和指导,方便当事人快捷办理事务。召开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现场观摩会议,对中院和 6 个县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进行打分,确定星级等次。启用微信、支付宝、银联自助等缴费模式,当事人凭缴费二维码和案件编号可快速完成缴费、票据打印、票据补打等业务。根据不同当事人的意愿、接受能力和办理事项特点,提供线上与线下、自助与帮助立案等不同服务方式,满足多元化诉讼需求,避免出现“数字鸿沟”。突出集约化,推动诉讼服务提质增效。将诉调对接、司法鉴定、12368 服务热线等 9 项诉讼功能统一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实现线上“一网通办”与线下“一站通办”功能叠合的立体化诉讼服务模式,让当事人“少跑腿”。提高诉前解纷能力使约54.7%的纠纷诉前实质化解。突出人性化,增强诉讼服务亲和力。不断完善人性化设施建设,配备软式沙发、充电宝、wifi、饮水机、打印机等便民设施和药箱、绷带等医疗应急物品,营造舒适、温馨、周到的诉讼服务氛围。推进 12368热线实质化运作,严格落实接线规范和来电诉求协调办理机制,明确办理期限,确保群众电话打得通、法官找得到、情况问得清、回复收得到。今年以来东营中院通过12368热线接听、化解信访投诉 100件以上,满意度保持在99.9%以上。

  二是注重诉源治理,分类施策促进矛盾纠纷化解。积极推进金融审判创新。开展“银行行长进法院”活动,与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出台《东营市金融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成立诉调对接委员会,设立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36家银行和保险金融机构全面接受诉前调解、诉讼调解与小额诉讼程序。今年以来,东营中院金融借款案件收案同比下降明显。全面推进物业纠纷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由市域治理运行管理中心牵头,成立由法官、街道办和物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组成的工作专班,指导物业公司明确服务主项及标准。发挥6100 余人的专职网格员队伍作用,及时掌握物业纠纷风险隐患,妥善化解纠纷。针对矛盾多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和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物业公司服务意识和法律水平。今年以来,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 5 次,物业纠纷收案同比下降一半以上。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诉讼与仲裁衔接机制。与人社局、总工会研发开通裁审协同办公平台,打通裁审沟通渠道,统一裁审标准,形成部门合力,加大调解协调力度,全市裁审一致率达 73.82%,有效减少了当事人上诉。积极推进行业调解机构全时空衔接。指导成立东营市商会商事调解中心,组建以民营企业家、新社会阶层人士为主的专业调解队伍,充分发挥商会对民营经济领域的影响优势。扩大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法院主动适用与当事人申请相结合,能用尽用,优化简案快审和集中审理模式,推行线上化、智能化、可视化、实时化“四化”审理模式,小额程序适用率 18%,为当事人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三是注重守正创新,完善律师参与诉讼机制建设。线上走,网上办,搭建优质诉讼服务平台。建立律师参与诉讼专门通道,提供“一码通”“一网通”服务,律师通过扫码或人脸识别系统可随时进入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场所和审判法庭,通过律师服务线上平台可即时办理立案、阅卷、缴费等事务,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请进来、走出去,打造常态化互动交流平台。先后与司法局、律师协会建立联席例会、意见办理反馈、业务交流等合作机制,今年以来已召开 6 次律师座谈会,累计邀请 30 家事务所 60 余名律师围绕机制性、普遍性问题研究讨论,共商改进措施。建机制、搭载体,打造实效化协作配合平台。指导市律师协会与银行金融协会、行业协会等机构主动对接,合力实现“诉讼+调解+裁决”一站式解决。创新律师代理申诉模式,利用律师角色优势,协助法院做好信访化解、和解息诉等工作。 

  三、推进商事审判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建设,提升商事纠纷化解能力

  一是全面提升商事审判各项工作质效。进一步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注重审判经验总结提炼,促进全市法院商事案件裁判尺度的统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通过创新实施“庭内法官会议+跨庭法官会议+民事行政执行专业法官会议”并行的工作模式,上承审委会,下接独任法官或合议庭。商事审判依托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对疑难复杂案件、裁判意见分歧案件、县区法院请示案件、拟发改案件形成递进式研讨化解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案件裁判质量。组织法官对基层法院发改案件逐案撰写分析,每半年形成商事案件发改分析报告,对基层法院发改案件数量、类型、原因等向全市法院通报。12月24日,东营中院召开服务保障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和金融生态建设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服务保障金融生态建设的十条措施》。

  二是进一步推行多元化审判模式。全市法院积极贯彻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按照“当简则简、当繁则繁”的原则,针对金融机构同类金融产品的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周期相似,金融机构对产生的纠纷往往批量起诉的情况,东营法院建立金融案件因人分案制度,针对金融机构同类型案件确定专门的主审法官,对同一金融机构同一时段起诉的案件类型相似的多起金融纠纷案件,尽理统一排期开庭,集中时间多案联审,做到一庭终结,提高审判效率健全涉金融案件要素式+互联网审判模式。进一步健全创新要素式审判,不断修改完善审判要素表,简化庭审步骤,优化开庭笔录,进一步推进“简案快办,简出效率”。对当事人路途遥远或不便到庭的案件,运用互联网开庭审理,有效缩短了办案周期,提高了办案效率。

  三是强化审判权力制约监督。完善新型院庭长监督方式,建立裁判文书备案制,加强对文书制作、上网等“出口”的管理。构建新型审判权运行机制,组建三个层级的专业法官会议,守好案件质量关。是建立全环节全流程服判息诉工作机制。出台《加强服判息诉工作促进案结事了的意见》,增强法官的质量意识、效果意识,一审服判息诉率保持高位运行。建立双向评价机制。建立常态化案件质量评查和监督指导体系,中院业务庭室和各县区法院双向测评,互相打分,提高监督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改发案件明显下降。

  四、加大案件执行力度,维护胜诉方合法权益

执行到位关系到胜诉方权益的兑现,东营法院不断提高执行快速反应、联动协调能力,提高执行质效。一是坚持集中执行常态化。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了涉民生、涉金融案件集中执行活动。9月24日,全市法院正式启动集中执行“百日攻坚”行动,举行执行誓师仪式,向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发起强大攻势,提升司法威慑力。截止目前,全年执行到位金额236.46亿元,有力的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推进信用惩戒和恢复机制建设。精准实施信用惩戒,发布失信惩戒公告,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从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出发,大力推进涉案件执行和解工作,灵活运用及时信用修复措施,推进信用修复机制建设,对自动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及时解除失信,既提高了执行案件自动履行率,又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三是高压严惩被执行人违法违规行为。中院与公安、检察机关联合发布关于严厉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的通告,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被执行人的执行力度。加大对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等失信信息的曝光力度,中院依法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被执行人形成震慑,督促其依法履行义务。

  五、创新执行云处置,着力提升执行质效

  一是推行“公证+执行”模式,助推金融高质量发展。东营法院开展了运用“司法公证”机制支持银行机构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通过公证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债权文书直接进入执行程序标的额69.05亿元。“公证+执行”的金融债权处置模式已使全市多家金融机构从中受益,有力的维护了金融债权安全,促进了金融产品投入,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彰显司法智慧。

  二是实行“网络询价+财产处置”机制,减轻当事人负担。为有效避免传统司法评估费用高、周期长、公允性不高和“人为干预价格”廉政风险等问题,东营法院实行了“网络询价+异地委托”财产执行云处置模式。一是用足当事人对涉案财产协商处置底价机制。既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又实现财产评估零费用。二是用好计税基准价、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确定涉案财产参考价手段。由法院直接以定向询价方式向有关机构出具询价函,以询价的机构出具的询价结果作为参考价,实现当事人零成本确定拍卖底价。三是用准网络询价,提高定价效率。对于房产土地和车辆等采取网络询价方式,充分利用淘宝、京东、工商银行房贷数据询价平台,几分钟即可得到标的物底价,有效提高了财产处置效率。四是用对定价方式,畅通定价流程。对于以上方式仍不能确定参考价的财产,及时启动线上选择评估机构,限期完成财产评估。上述举措既缩短了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时间,又实现了询价低费用、拍卖零佣金,为当事人节约了大量司法成本。

  三是优化“本地+异地”财产交付,实现维权零距离。东营法院通过网络互通手段解决财产交付难题,加强与外地法院执行协作,开展涉案资产控制、询价、拍卖、交付“零距离”。一是加强线上事项委托。通过统一执行指挥平台加强与异地法院的协作沟通,节约了大量司法资源。二是处置资产网络拍卖全覆盖。财产处置由线下全部转到线上,网络拍卖溢价率达到26.26%,成交率明显提升,避免了线下拍卖区域性限制。三是网络拍卖过程全监管。实现对网拍案件流程的全天候监管,发起执行拍卖督办561件次,有效杜绝了消极执行现象。四是建设“涉案物品仓”,缩短财产交付周期。建立与京东、淘宝等建立战略合作,把“涉案物品仓”扩展至全国,实现异地财产就近入仓,就地交付。

  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与应用,提升参与诉讼便利度

  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提升审执质效,提升人民群众的“用户体验”。通过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的应用,加强流程管理,所有节点全部网上办理,加大电子送达适用力度,推行网上鉴定,线上证据交换平台、网上评议等,网上阅卷率98.6%,程序性文书生成率、裁判文书网上会签率100%。坚持互联网司法,推进网上诉讼,全市建成59个标准互联网法庭,制定了规范互联网庭审的意见,使当事人实现了“打开电脑,即到法院”的诉讼体验。

 

 

编辑:陈辉
关闭

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

版权所有: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0546-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12368 邮编:257091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