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数据公开 > 工作报告 > 法院年度工作报告
2020年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14日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7日在东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 赵国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的主要工作

  过去的一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和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忠实履行法定职责,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法院新收案件54746件,结案55397件,同比分别增长4.7%、2.5%。其中,市中院收案4925件,结案4986件,同比分别下降12.1%、13.8%。

  一、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决贯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要求,围绕“六稳”“六保”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司法促发展、稳预期、保民生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积极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出台服务保障疫情防控22项措施,发挥司法裁判导向作用,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依法惩治涉疫情防控违法犯罪,对侵害防疫人员人身安全、以出售防疫物资为名实施诈骗犯罪的10名被告人判处刑罚。利津县法院快速审结全市首起涉疫情刑事案件,对殴打防疫志愿者的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有力震慑了扰乱防疫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妥善化解涉疫情矛盾纠纷,倡导同舟共济、互谅互让、共渡难关,55.3%的民商事案件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某餐饮企业因疫情期间暂停营业,部分员工要求辞职,形成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东营区法院依法化解,及时定分止争,在疫情特殊时期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互联网司法,将诉讼活动从线下转到线上,建成互联网法庭106个,受理网上立案4.6万件,进行电子送达9.5万次,在线开庭4500余次,确保疫情期间“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积极参与疫情联防联控,派出387名干警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参与“四进”攻坚,在防疫一线彰显了政治担当。

  (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一审商事案件1.15万件,引导诚信守法,促进公平交易。实地走访60余家企业,充分了解司法需求,制定了保护企业家权益、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的14条实施意见,落实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措施,2起案件被评为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依法保护企业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审结股权转让、变更登记、股东出资等涉公司诉讼案件135件,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支持法治政府建设和放管服改革,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434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31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9.2%,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案件化解效果、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升。与市司法局在市县(区)两级全部成立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讼外化解行政争议纠纷22件。

  (三)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依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审结金融借款案件2080件,民间借贷4240件,结案标的额376.9亿元。支持银行压降不良资产,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违法犯罪,对骗取贷款的5家单位或个人追究刑事责任,维护金融安全。积极服务精准脱贫攻坚,妥善审理各类涉农案件,审结林业、渔业、农村土地承包、农产品买卖等案件803件,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司法”“绿色审判”,打造环境资源生态司法保护“东营模式”,审结涉及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案件381件。市中院与黄河河口管理局、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垦利区法院成立生态湿地保护巡回法庭,共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机制。最高法院在东营召开黄河流域九省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现场推进会。

  (四)依法保障新旧动能转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涉及石油勘探开发、精密仪器制造、化工工艺设计等技术合同、商标权、著作权案件343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力度,保护和支持自主创新。推进破产案件和僵尸企业清理攻坚,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审结破产案件90件,化解不良资产600余亿元,盘活存量资产100多亿元,释放土地资源1万余亩,安置职工5000余人。实行破产企业分类处置,对30家“两低三高”企业依法清算退市;对涉及“四新”产业的企业,加大重整和投资人招募力度,20余家知名企业参与重整投资、产业整合,36家企业实现优化升级。我市破产审判暨府院联动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市中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个人破产制度实证研究合作单位。

  二、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营、法治东营

  认真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部署要求,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努力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收官战。认真贯彻依法严惩方针,坚持黑恶必除、除恶务尽,“打财断血”与“打伞破网”相结合,坚决铲除黑恶势力及其犯罪经济基础和保护伞,圆满完成了“案件清结”“黑财清底”目标任务。2018年开展专项斗争以来,共审结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15案195人、恶势力犯罪45案310人,对156名黑恶分子判处重刑,对334人适用财产刑,审结“保护伞”案件7案7人。河口区法院审理的张大伟案、白平案被省法院、省扫黑办评为典型案例。坚持标本兼治,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153条。全市法院组织开展集中宣判4次,召开新闻发布会7场,大张旗鼓宣传,对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强大震慑。经过三年专项斗争,依法惩治了一批群众深恶痛绝的“村霸”“料霸”“海霸”“油霸”,净化了社会环境,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543件,判处罪犯3324人,其中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轻罪占71.1%。依法严厉打击故意杀人、抢劫、贩毒等严重刑事犯罪,审结73案122人,同比分别下降28.4%和21.8%。审结“黄赌毒”“食药环”犯罪81案192人,同比分别下降15.6%和14.3%。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贷”等犯罪27案99人。审结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等“涉油”犯罪30案94人,依法维护油区治安和生产秩序持续稳定。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13案14人,市中院一审公开审理了蔡国华贪腐案,依法惩治职务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对拐骗、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的24名罪犯依法予以严惩,对未成年被告人则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帮助其回归家庭、重返校园。组织中小学生法治讲座、模拟庭审和普法宣传教育24场,“法治进校园”活动更加深入。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通过法律援助为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446人。全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真诚认罪悔罪、符合从宽条件的2177起案件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做到宽严有据、罚当其罪。

  (三)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依托全市四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建立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诉调对接服务站、法官联络点“四位一体”的解纷模式。全市法院诉前分流化解案件1.5万件,调解成功1.04万件,诉前调解成功率75.9%,全市法院诉讼案件连续多年大幅增长的态势得到缓解,由2019年度增长15.1%降至2020年度的4.7%。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司法公开,全市法院上网公布裁判文书5.5万份,直播庭审9575场,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系列活动,让群众走进法院、走进法庭,共享法治成果。市中院专门成立融媒体工作室,发布典型案例、法律知识3000余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35.5万人次,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让“小案件”释放“大道理”,成为社会共享的法治公开课。

  三、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着力完善便民利民措施,不断释放司法改革、智慧法院带来的制度红利、数字红利,全面提高审判质效,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

  (一)强化民生权益保障。审结一审民事案件1.5万件,注重做好化解矛盾工作,努力促进当事人握手言和。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实行家事调查、调解前置等制度,加大调解力度,增强当事人的家庭责任感,审结婚姻家庭、赡养抚养等案件2482件,同比下降12.9%,其中调解撤诉的占57.6%。统一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惠及1100余名农村当事人。与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开通裁审协同办公平台,合力化解劳动争议纠纷2021件。推进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网上一体化处理,与公安交警、司法行政、保险监管等机构加强配合,快速处理纠纷1985件。妥善审理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纠纷,通过类案审理、示范裁判,预防和化解了10多个商品房开发小区近6000户居民的群体性纠纷。

  (二)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执结案件2.0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94.3亿元。开展“六稳六保”集中执行活动,依法执结涉民生案件1068件,执行到位金额1.48亿元。组织集中执行92次,拘传拘留38人,向公安机关移送追究拒执罪嫌疑人14人。加强网上执行查控,实行网上委托评估鉴定和网络拍卖,网拍标的物1150件,成交金额14.1亿元。精准实施信用惩戒,3126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自动履行义务。推进信用修复机制建设,对自动履行义务的228名被执行人及时解除失信,对已履行义务或取得申请人谅解的6879名被执行人撤销限制消费措施。加强执行和解工作,5290起案件当事人签订和解协议,自动履行金额142.2亿元。市中院对某建设项目依法促成执行和解,三方当事人签订和解协议,化解债务3.08亿元,停滞的项目恢复了建设。

  (三)推进诉讼服务转型升级。对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启用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当事人申请立案、收递材料、交费退费和法官阅卷、庭审、撰写文书等均可以在线上办理,节省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了审判质效。开发区法院建立“智慧诉讼服务体系”,被省法院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坚持把信访作为“送上门”的群众工作,畅通线下线上申诉信访渠道,落实领导值班接访、带案下访、视频接访制度,做好初信初访化解工作,推进律师代理申诉,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合理诉求,促进案结事了人和。充分发挥司法救助职能,办结救助案件42件,为生活困难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金103.2万元。

  (四)提高办案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全面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在基层法院成立35个速裁团队,市中院组建7个快审团队,办结民商事速裁案件1.16万件,平均办案周期20天,其中15天内结案的占69%,一审民商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均居全省法院前列。广饶县法院李美芹法官工作室全年速裁结案700余件,办案效率高,服务态度好,得到群众广泛好评。完善刑事案件速裁机制,开展“刑拘直诉”改革,对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轻微刑事案件适用速裁程序,简化办案流程,十日内办结的1807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要求,完善审判制约监督机制,强化院庭长监督责任,定期开展案件评查、发改案件评析,下发类案裁判指引,统一裁判尺度。全市法院一审结案后当事人服判不上诉的占91.3%,居全省法院首位。

  四、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按照“五个过硬”要求,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各项措施,干警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司法作风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组织党员干警开展政治轮训、政德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贯彻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扛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实施党建“五个工程”,广泛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

  (二)加强司法能力建设。认真落实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措施,针对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司法行政人员、司法警察进行分类培训,举办培训班31期,线上线下培训干警960余人次。组织开展《民法典》学习研讨、优秀案例评选,促进干警更新司法理念,增强专业素养,提升履职能力。去年,全市法官人均办案237件,39名法官办案超过400件,院长、副院长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4553件。加强对基层工作指导,帮助提高司法水平,基层法院结案5.04万件,占全市法院结案总数的90%,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作用更加突出。

  (三)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接受市委巡察和省法院司法巡查,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审判执行工作全程监督,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深入开展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专项整治,全面自查自纠,认真加以整改。扎实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开展“转理念、转模式、转作风”系列活动,发挥身边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干警争先创优,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各位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市法院牢记审判权来自于人民,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负责地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了法院扫黑除恶工作情况报告。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日常联络工作,邀请代表、委员观摩庭审、见证执行、调研座谈263人次,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13件,全部办结答复。

  过去的一年,全市法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在一场场硬仗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的结果,是人大代表监督帮助、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司法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应对风险挑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效性有待提升。二是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的力度有待加大,与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对接工作不够到位,新收案件总量仍呈增长态势,案多人少矛盾不同程度存在,案结事了、服判息诉工作仍需加强。三是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还不到位,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需要增强,改革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地见效。四是工作作风有待持续改进,党风廉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2021年的主要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法院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决议,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全市“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九大改革攻坚”,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上持续发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研讨实践活动。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贯穿于班子队伍建设和执法办案全过程,为做好法院工作提供政治保证。认真谋划“十四五”期间全市法院改革发展举措,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审判机关”。

  二是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围绕营创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贡献司法力量、凝聚司法智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法治引擎。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海洋强市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重大项目建设等,研究制定司法服务措施。依法保障金融生态修复,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完善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体系,加强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让企业家更加安心创业、放心投资、专心经营。

  三是在参与市域社会治理上持续发力。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积极参与诉源治理,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加强诉调对接工作,推进纠纷多元化解,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让诉讼案件越来越少、诉讼服务越来越好。加大以案普法力度,丰富宣传内容、宣传形式,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四是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上持续发力。切实抓好《民法典》贯彻实施,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强化民生权益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继续打造环境资源审判品牌,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司法屏障。坚持全流程解决执行难,实施精准攻坚,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大力推进诉讼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不见面办”,努力让“打官司不找人、不求人”成为常态。

  五是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持续发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加强审判流程再造、诉讼制度创新,构建新型办案模式,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审判,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宣示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六是在建设过硬法院队伍上持续发力。按照建设政法铁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班子队伍建设。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对司法腐败保持“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坚持强基导向,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不断提升基层司法能力水平。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持续从严正风肃纪,确保法院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忠诚履职、实干担当,奋力推动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编辑:徐丽娟
关闭

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

版权所有: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0546-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12368 邮编:257091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