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数据公开 > 工作报告 > 法院年度工作报告
2022年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年02月07日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28日在东营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赵国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的主要工作

  2022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和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紧紧围绕“六个争一流、走在前”目标任务和“四个高”“两个高于”工作要求,忠实履行法律职责,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全市法院共收案4.2万件,同比下降10.5%;结案4.1万件,同比下降10.6%。其中,市法院收案3823件,结案3687件。

  一、积极参与平安东营、法治东营建设,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一)坚决惩治刑事犯罪。全市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297件,判处刑罚3135人,同比分别下降10.4%和3.8%。其中危险驾驶犯罪1163件,同比下降19%。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毒品犯罪等案件65件,同比下降29.3%,反映我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公开审理宣判何景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汪航恶势力犯罪等涉黑恶案件7件,判处刑罚77人,加强财产刑执行,坚决铲除黑恶分子的再犯基础。依法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犯罪等案件24件,判处刑罚56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200万元,垦利区法院对单某等8人诈骗案依法从重从快作出判决。审结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0件,其中原为厅级干部2人,原为县处级干部6人。审结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开设赌场犯罪案件92件,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3件,切实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

  (二)积极化解民间纠纷。审结一审民事案件9234件,注重矛盾化解,弘扬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深化家事审判改革,落实家事调查、人身安全保护令等制度,增强当事人的家庭责任感,促进家庭和睦,审结婚姻家庭纠纷2197件,其中调解撤诉的占46.6%。推进劳动争议裁审衔接,制定依法规范劳动用工问题工作意见,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582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认真落实“保交楼”工作要求,促进“烂尾”状态小区恢复建设,依法交付房屋2010套。深化司法拥军工作,加强军人军属权益保护,利津县法院新设涉军维权法庭1处,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予以报道。

  (三)大力支持依法行政。审结一审行政案件314件,其中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履行法定职责等13件,驳回行政相对人诉讼请求等109件,既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又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加大协调和解力度,诉前委派和解中心化解29件、和解成功12件,相对人撤回诉讼180件,促进了行政管理关系和谐。受邀开展安全生产等行政执法讲座9场,邀请行政执法人员观摩庭审1100余人(次),发出司法建议10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案件化解效果、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升。

  (四)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依法打击强奸、猥亵等侵害未成年人的各类违法犯罪,该严惩的坚决严惩,该适用重刑的坚决适用重刑,并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8名监护人依法撤销监护权。开发区法院对故意伤害儿童的李某终身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系全省首例终身从业禁止案。积极预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建立4处未成年人审判社会工作站,帮助一批失足少年回归家庭、重返校园。推出“朝阳花开”“津心呵护”等少审品牌,在全省率先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一体化工作站,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指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护措施,对3名儿童进行司法救助,向9名“问题家长”发出了家庭教育令。

  (五)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坚持以案释法、以案普法,深化法官“六进”活动,拍摄“小案大道理”46期,2部法治宣传作品在全国法院第八届“金法槌奖”评选活动中获奖。推出“手绘民法典”系列作品,制作预防醉驾公益广告在市电视台播放,编演防养老诈骗快板书由网格员向市民推送,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5件宣传作品达到10万+。全面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让孩子们走进法庭、从小敬畏法律,选派干警担任62所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等法治讲座140次,受教育1.2万人(次)。

  二、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依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司法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优势,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

  (一)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审结一审商事案件11475件,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公平交易。依法维护金融安全,开展“银行行长进法院”活动,了解金融机构司法需求,审结涉金融刑事案件34件、商事案件1566件,引导157案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对借款合同展期,缓解企业压力,支持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依法保护民营经济,开展“商会会长进法院”“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编印《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与防控指引》12000册送法到企业,举办“院长讲堂”为700家规上工业企业讲授防范法律风险知识,深入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调研并出台八项服务措施。对我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最高人民法院、省营转办以简报形式转发推广。

  (二)着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商标权、技术合同、不正当竞争等案件137件,注重知识产权侵权预防工作,与有关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构建立体保护格局。青岛海事法院东营法庭入驻我市以来,办结海上货物运输、集装箱租赁等各类案件379件,诉前调解249件,为海洋强市战略实施注入了新动能。审结破产案件129件,对“两低三高”项目依法清算退市,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积极重整救治,盘活存量资产153亿元,释放土地资源6700亩,安置职工5100人。方圆、鲁方等20家公司破产重整案,涉及境内境外众多债权人,企业负债数额巨大,案件处理极其复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牢牢把握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坚持府院联动,坚持公开透明,竞争方式选任管理人、审计评估机构,“评审+竞价”方式公开招募到一家国有上市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重整期间实现了企业不停产、职工不下岗、债权人无上访。

  (三)着力加强生态司法保护。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新成立1处黄河生态保护巡回法庭、2处环境资源审判庭,在自然保护区、黄河滩区重点功能区启动2处“司法修复基地”。加强与行政执法工作的衔接配合,建立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直通车”机制,参与“四长”治河,强制执行各类行政执法案件98件。加大对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破坏生物多样性等违法犯罪惩治力度,审结污染环境、非法狩猎等犯罪案件28件,生态破坏侵权、资源开发利用等民事案件268件,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入选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河口区法院在渔港码头开展巡回审判,组织渔民旁听庭审,公开开庭审理、当庭宣判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案件,庭审变成了一堂生态保护和法治教育课。

  (四)着力促进区域融合发展。依法保障油地融合,全市法院先后29次到油田机关、企业调研,制定联系服务工作方案。严厉打击涉油违法犯罪,审结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盗窃油田物资犯罪等案件41件,判处刑罚132人。东营区法院对涉原油库迁建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对形成诉讼的3起案件高效办结,为迁建工作争取了时间。依法支持农高区发展,制定六项保障措施,对涉农高区的案件实施集中管辖,对相关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辅导,帮助协调解决遗留问题。依法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制定专门意见,助力化解房地产项目、重点企业债务风险等问题,促进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管理增效。

  (五)着力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依法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审结土地承包租赁、征地补偿等纠纷194件。妥善审理一起土地租赁群体性纠纷案,经过努力促成当事人和解,周边观望的三个行政村4700亩盐滩全部参照处理,既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又维护了社会稳定。妥善审理涉及婚约彩礼、残疾人扶助、老年人赡养等纠纷221件,助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开展“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完善联系村居网络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认真落实帮扶责任,加强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美化村容村貌,开展普法宣传,东营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会进行了现场观摩。

  三、牢记司法为民宗旨,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开展争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争当“马锡五式好法官”活动为载体,以“三源治理”为抓手,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深化诉源治理。积极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大格局,着力完善多元解纷机制,诉前委派调解纠纷2.4万件,调解成功1.2万件,全市一审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8.3%。强化类型化解纷,诉前调解金融纠纷、物业纠纷、交通事故及保险纠纷5628件,调解成功率44.7%,以“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方式成功调处某开发商逾期交房引发的230起纠纷。商会商事纠纷调解中心成立以来调处纠纷1382件,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纠纷233件,调解成功率51.5%。全市法院收案数量已经连续两年下降,市法院收案数量实现“三连降”。新华社报道了我市诉源治理做法,最高人民法院予以总结推广。

  (二)开展执源治理。出台“立案、审判、执行一体化”推进执源治理的意见,实行全院联动,当事人自动履行率提高2.4个百分点,由审判进入执行程序案件下降5%,执行信访投诉下降20.7%。加大对消极执行、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惩处力度,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386条,采取限制消费、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1.2万人(次),移送涉嫌拒执犯罪13人。开展“春雷行动”“夏季会战”“冬季破冰”活动,组织集中执行148次,现场直播17次,网上围观1013万人(次)。在加大执行力度同时,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充分考量疫情对履行能力的影响,引导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分期履行、延期履行等3442件,对配合执行、积极履行的81名被执行人及时修复信用。我市两起执行案例分别入选全省法院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诚信兴商”典型案例。

  (三)加强访源治理。强化群众观念教育,引导干警换位思考,保持对来信来访人员的热心、耐心,善于运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释法说理,对因司法作风态度引发的投诉进行通报批评,切实解决好对待群众的感情态度问题。坚持每个工作日由院领导带班接访,市法院院领导接访179人(次),县区法院院长接访246人(次),促进信访问题及时化解、就地解决。认真开展重复信访、信访积案专项化解工作,上级交办的68件和自查的65件积案得到化解,涉诉赴省进京访同比下降22.1%,信访量保持全省最少,信访数占结案数比例全省最低。

  (四)升级诉讼服务。对全市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观摩,结合群众评价开展星级评定,实施动态管理。围绕不同群体需要制定诉讼服务清单,加强导诉服务,组建上门服务预备队,开辟“老弱病残孕军”绿色通道,对到服务大厅的群众提供“肩并肩、代办式”诉讼服务。实质化运行12368诉讼服务热线,坚持“一号通办”,实行工单日转办、周通报、月调度制度,一年来全市法院共接听来电5.1万个,其中处理投诉建议410件,化解初访308件。加强司法救助,为困难群众减缓免交诉讼费,对45名特困申请人、刑事受害人实行司法救助,保障弱有所扶。

  (五)提升办案质效。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人员权力清单、合议庭工作细则,将各个办案节点纳入网上系统平台,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加强智慧法院建设,推进网上立案、互联网庭审、电子送达等诉讼模式,裁判文书电子送达率94.2%,疫情严峻期间互联网庭审占70%以上。加大业务指导力度,对市法院业务部门人员组合搭配、划片联系、归口指导,院领导带领业务骨干开展巡回指导12次,帮助基层提高办案水平,二审案件改判和发回重审率下降2.8个百分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同比下降31.5%。

  四、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着力锻造过硬法院队伍

  全面加强新时代法院党的建设,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激励干警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大力加强政治建设。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持续用力,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开展党支部“特色品牌”、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双报到”活动,营造“争一流、走在前”和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全市法院有62个集体和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广饶县法院被评为“全国优秀法院”。

  (二)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坚持分级分类开展培训,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多岗位、跨部门学习锻炼,着力提升法官做群众工作、释法说理等能力。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举办工作经验交流会、办案经验分享会12次,基层法官人均办案224件。我市法院有2名法官分别荣获“齐鲁最美法官”称号和提名奖,4名法官获评“全省审判业务专家”,1名法官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三)坚持不懈正风肃纪。积极配合巡察整改检查评估和政治督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组织廉政建设和业务管理专项整治,公开选聘特邀监督员20人,切实巩固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坚持常态化轮岗,今年全市法院交流轮岗143人,其中执行干警28人。以杨秀梅案等为反面典型,在全市两级法院深入开展“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廉洁司法教育,实施亲情助廉承诺,组织廉政家访,让干警真正从内心深处引以为戒,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环境。

  五、坚持党的领导和各方面监督,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市法院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的领导贯彻到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及时报告工作,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邀请代表视察法院、旁听庭审等40人(次)。市政府与市法院府院联席会议机制实现常态化运行,聚焦重点工作领域事项,出台府院联动专项文件8个。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通报工作情况。自觉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召开新闻发布会21场,举办“法院开放日”83次,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2776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总的看,一年来,全市法院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职能定位,各项工作呈现全面提升、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最高人民法院推广了我市法院诉源治理、破产审判、服务民营经济等经验做法。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两级法院和全体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前瞻性有待增强,服务举措需要继续深化、落细落实;二是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法官解决纠纷的能力水平还有不足,有的案件办理质量不高、效果不好,“案结事不了”的现象仍然存在,涉诉信访压力仍然较大;三是基层基础还存在薄弱环节,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社会治理的水平有待提高;四是干警违纪违法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杜绝,仍有干警心存侥幸、以权谋私,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有待继续巩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还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3年的主要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关键一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六个争一流、走在前”目标任务,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以更高站位筑牢政治忠诚。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实到人民法院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确保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法院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二是以更大作为保障高质量发展。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促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营、法治东营建设。认真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充分挖掘审判职能优势,打造法治引擎,筑牢生态保护司法屏障。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引导企业恪守契约精神,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三是以更实举措落实司法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开展“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和争当“马锡五式好法官”活动,不断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深化诉源、执源、访源治理,把更多的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让诉讼案件越来越少、司法服务越来越好。继续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建立重点项目台账,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真正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四是以更大决心维护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规范司法权力运行。继续加强审判管理和业务指导,推进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坚持实事求是、依法纠错,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大以案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让依法办事成为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

  五是以更严要求建设法院铁军。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进一步巩固深化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严格落实铁规禁令,一体推进“三不腐”,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努力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

  各位代表,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征程期待新作为。我们将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和代表审议意见,守正创新、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全市法院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张玉芳
关闭

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

版权所有: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0546-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12368 邮编:257091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