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小案”关民生,桩桩“小事”连民心。每一件小案背后都可能关涉一个人的命运、一家人的幸福,对当事人来说是百分之百的大事。为切实将“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落实在审判实践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认同感,武城法院微信公众号专门开设“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专栏,通过发布一批事关民生、群众关切、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讲述小案件背后的法治故事,带动提高干警的思想认识,引导广大干警用心用情审理好每个“小案”、办理好每件“小事”,更好解民忧、护民利、暖民心。
在2024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武城法院办理了一起涉16名原告的农民工讨薪案件,案件在承办团队的细致工作和努力推进下,16名农民工顺利拿到了自己的工资款和应得利息,让他们的辛苦付出有了回报,拿到钱回家有了期盼。
案情简介
案件审理之初,原告仅有1人,为劳务班组组长,诉求包括其在内的案涉16名农民工的工资均由其主张。因案涉农民工工资,事关民生,审理法官经过细致的询问审查,为保障全部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主动释明引导其他15名农民工通过合法程序作为本案原告参加诉讼。
考虑到原告人数众多且多在外地务工,现场应诉不仅耽误工钱还要花费路费,于是法官采用互联网在线审理,提高审理效率,在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同时,也节省了他们的诉讼成本。听不懂法言法语,就再用大白话解释一遍;证据组织不完善,就引导当事人全面提交。
案件审结后,承办团队及时与财务部门取得联系,确认被告已将案款转入法院账户,期间劳务班组长沟通将全部案款均转入其个人账户,并出具了其他15名原告的授权委托书。
为确保其他15名原告均能将工资款真正拿到手,避免再产生其他纠纷,承办团队与其他15名原告逐一电话核实了案款领取授权委托书的真实性与其真实意思表示,并详细核对了该16名原告每人应得的款项具体数额。在听到电话那头一遍遍的传来当事人说的“对,对,对,是我委托领取,是这些钱”的声音后,承办团队才真正的放心。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本案虽涉及标的额较小,但再小的案件关系的都是老百姓天大的事,体现的是群众的急难愁盼。将这样一件小案从始至终细致的办好,体现的是司法为民的情感,武城法院将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让司法为民的武城品牌成色更足、底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