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一心为公 多种本领
  • 作者:李祥敏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5日

  近日,偶然看了施一公接受凤凰卫视专访的视频,内心澎湃,久不能寐,只坐待天明。施一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习教授,2007年放弃的优厚待遇辞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职,面对着周遭的质疑,他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先后获得爱明诺夫奖、中国科学家《自然》科学导师奖、影响世界华人奖等奖项,2015年他领导的课题组在剪接体的三维结构、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重大研究成果取得国际性重大突破,使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推进了一大步……由施一公的个人经历启迪自己的人生,后又开始辗转联想法官这个职业体的建构。

  精巧晓谕法言法语,适当将其家常化。施一公用剪绳子、打结生动阐述了遗传物质DNA转化为前体信使RNA,再转化为信使RNA,最终生成支配人类语言、动作、感情等微表征的蛋白质。作为该领域世界顶尖科学家用此等简洁的话语讲解了中心法则中的一大机理,听的时候觉得有意思,好理解。法官在审理案件中,面对的是来自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当事人,尤其在我国并未实行律师强制代理,怎样将生硬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当事人听得懂的家常话,需要一种学问。这种学问需要深入生活的体悟,需要数年办案经验的层加,需要同群众交流向群众学习的累积。人际交往中有一条黄金法则,若要让对方接受你,就要学着用对方的语词来交流。裁判文书中遣词造句的规范当然提倡,但庭审中家常话的交流、甚至用当事人的词语交流也不容忽视。回避、管辖权、高度盖然性、举证责任、先于执行等专业词汇,需要法官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这既是对当事人诉权的尊重,也为其接受裁判结果做好铺垫。即,好的法官,还是要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的。

  磨砺塑造专业思维,达高屋建瓴之态。施一公提及他作科学研究的四个层层递进的境界。这不仅让我们联及王国维所说的做学问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法官也如应如此,刚一开始案件看到纷繁复杂的证据,毫无头绪,纠缠于细枝末节。这就需要法官持操一种思维模式,邹碧华法官“要件审判九步法”便是对专业法律思维方法模式的导训。练就这样一身本领,遇到再复杂的案件,先总体宏观把握,再具体赓续剖析,法律关系便可一目了然,顿生一种“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渐悟。这种专业的思维模式,更是一种“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方法。即,好的法官,应该立足于专业性的根基。

  秉持家国情怀,铸就法治中国。施一公讲“我的心中从来没有美国梦,只有一个盼望祖国强盛的中国梦”。他的父亲给他起“施一公”意为“一心为公”。如果把法官这个职业当成一种谋生或谋取利益的手段技能,一味的物化,只顾追逐物质利益、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必然会一点点消弭掉自己的家国情怀。要知道,法官是维持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裁判的案件不只关乎每个个体,更关乎法治理念、社会秩序、权利义务关系的建构。一个有家国情怀的法官,不会为外在的物质诱惑、嘈杂的舆论、个人情感倾向所迷惑,让自己作出的裁判符合证据认定的规则,符合自由心证,符合逻辑推理三段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即,好的法官,应将家国情怀刻在骨子里。

  历经寒来暑往,抱持恒久做事。施一公提到他一位学生从学造纸的到最后成了清华大学的教授,言及情商很重要,所谓情商就是执着。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法官不能奢望刚入职就能取得骄人的成绩,更不可幻想办几年案子就能经验丰富。法官对庭审的驾驭能力、整理争点的能力、裁判文书的说理能力等需要日累月积,才能见纯熟、见光明。当然,量变到质变是一个突破,在这个突破到来前,你可能看不到任何前进的迹象,就像船过水无痕,但表面的波澜不惊不能无视水流的暗动,这种水流的暗动必然是一种动力,推着你往前走,直到翻腾起巨浪,真正实现质变。这就需要久久为功、弛而不息。即,好的法官,应该走在寒来暑往,走在四季里。

  第五、融贯各类知识,向综合性人才迈进。施一公在美国闲暇时会听各类讲座,文学、艺术等等,他还提到他初中高中的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都是可疑融会贯通的。有人疑惑甚至错愕,为什么同样做事情,他比我得心应手。殊不知人家在课余会浏览各种书籍,涉猎多领域知识。就像有的法官三下五除二就可以顺利调解结案,有的法官能迅速发现当事人陈述中的疑点,有的法官能就票据纠纷、医疗纠纷案件中的问题提出相对专业的看法,有的法官能捕捉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心理学、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场域的交汇融通,闻一而知十,举一而反三。即,好的法官,能烹调出“满汉全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