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廉政文化
学习用典: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06日

  用典

  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18日)

  解读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出自北宋欧阳修等编撰的《新唐书》中的《褚遂良传》,为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向唐太宗的谏言。意思是:奢靡的开始就是国家危亡的征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国历史上有无数这样的箴言警句,是对历史进程的沉痛总结。每个成熟社会都有类似的调节机制,或奖励农耕,或教化乡里,或开放公共职位,在保障阶层流动、避免贫富差距拉大的同时,也植入了健康质朴的生活方式。

  一个国家和民族若沉溺于奢靡享受,自然会衰退了尚武、开拓、务实的精神,不劳而获、扭捏作态、耽于物欲等心态成为主流。一个理想国家绝不会放纵国民奢侈欲望无度的膨胀。

  中国历朝历代都很重视政风对民风的引导,开国君主尤其善于总结前代覆灭的教训,尽可能地克制享乐的欲望,拒绝繁华和虚荣,以实心行实政,以俭朴的行为垂范世人、教化民众。

  随着时间推移,一个朝代的经济逐步走向繁荣,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物质积累逐渐丰富,社会风气也会潜移默化,奢侈享乐的冲动潜滋暗长,成为朝野的通病。当然,这里面的原因不能简单用人性的快乐原则来解释,还包括财富集中、投资渠道、信用危机等经济学因素作用在。但风气一定会起到重要导向作用。

  宋代是最具现代气质的朝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甚至可以很霸气地用岁币来买断和平。然而宋代又是中国历史上最积贫积弱的朝代,原因之一就在于进取精神的丧失。明代中后期也是享乐主义盛行,人人沉溺于感官世界,熏香、斗茶、说书、听戏、欢宴,把健康的生活情趣推向极致,便成为一种文化的矫揉造作。

  《国语》说: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骄奢淫逸、好逸恶劳的风气之下,社会自然陷入醉生梦死的幻象,人人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丧失了进取精神。

  历朝历代的风气往往就是奢与俭的交替循环。新王朝万象更新、百废待兴,鼓励农耕生产,与民休息,朝气蓬勃;然后就是发展兴旺,催生出不肖子孙,醉心于奢靡享乐,世风渐坏,虽或有中兴之主有心匡正,然尾大不掉、积重难返,国家终于难逃覆亡的命运。古往今来,多少强盛一时的民族,沉溺于懒散闲适,最终走向了衰败。

关闭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二路1号 电话:0531-12368 邮编:250001

版权所有: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