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权威报道槐荫区法院审理的《民法典》施行后首起安宁权纠纷案件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10月18日 | ||
面对生活中的垃圾短信、推销电话,人们往往会置之不理,直接拉黑或者一删了之。虽然无可奈何,却也无法彻底杜绝。但家住浙江温州的王先生却没有保持沉默,为了能够退订这些信息,他决定打一场官司……10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法治在线”栏目,以《解码标杆小案·因营销短信引发的诉讼》为题,权威报道了槐荫区法院依法办理的《民法典》施行后首起安宁权纠纷案件,引起全社会热议,受到全国各地有关部门转发和关注。 安宁权诉求引发关注 5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栏目,也曾邀请槐荫区法院承办法官和专家学者对该案进行专题报道,从法律、公共执法、社会治理等角度,阐释该案的典型意义,受到广泛关注。 该案件中,家住浙江温州的王先生被某健康管理公司发送的营销短信连续骚扰,退订协商无果后,将其诉至槐荫区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并赔偿退订短信费0.2元、精神损失费1元及相关必要维权费用。经过释法明理,被告公司意识到自身在营销中出现的侵权行为,真诚赔礼道歉,表明今后一定加强管理停止侵权行为,愿意一次性向王先生赔偿1500元合理损失,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该案以调解方式妥善化解。 创新裁判成就标杆小案 该案是《民法典》实施后商家短信营销侵犯消费者安宁权的首起典型案件,槐荫区法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槐法案例”栏目发布后,受到央视新闻、光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青年网、法治网、大众日报等全国80余家媒体权威报道,阅读量近800万,对普遍存在的营销短信“轰炸”行为起到了当头棒喝的作用,切实保障了群众个人隐私和生活安宁。该案被作为全国首起安宁权纠纷典型案件,在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解码标杆小案》栏目报道,以小案件反映大道理,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了法治槐荫建设的显著成效,提高了槐荫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 司法裁判引领社会风尚 下一步,槐荫区法院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主题教育和审判执行工作,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在一些社会高度关注、有价值引领和裁判规则意义的案件中,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司法裁判更加符合立法精神和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观,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司法服务。 |
||
|
||
【关闭】 | ||
|
||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六路978号 电话:0531-85030111 邮编:250023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3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