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迎接百年华诞 共叙家国情怀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9月26日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个既让人充满向往,又令人感想颇多的生日。 会让我们对“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信念有更深刻的体会,也让家国情怀在灵魂深处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延续。

    “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当国将不国、家不为家之时,个体的力量就显得无比单薄,个人的幸福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党的坚强领导、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才能带来人民的幸福,才能带来每一个人的幸福。正所谓“ 疾风知劲草”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清楚地体会到,我们国家的伟大力量。中国在抗疫中的表现,无论是反应的速度、行动的力度、成果的效度,都是无与伦比的,必将给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种对生命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是“民为贵”的最好实践。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家庭是我们的港湾,我们精神生命的支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熟背于心的诗句,自年少时就点燃着我们内心对家的爱,在每一次离家与回家中,感受着家的温暖,体悟着家的意义,刺激着爱家恋家的神经。 无论是“ 修身、 齐家、 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的爱意延伸,家庭始终是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天下和谐的现实根基。修身齐家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若每个人都能在家孝亲敬长,培育良好家风,在外恪尽职守,那么社会稳定繁荣的中国梦就能实现。

    “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们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党的核心,在引领国家不懈前行中形成的伟大人格,“ 我将无我”,家国情怀就像是一股不竭的精神涌流,将个体的生命与国家和民族的生命融汇在一起。修身,是家国情怀的实践起点。责任和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立志报国,是新时代家国情怀最生动的体现。从硝烟四起的革命岁月到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牢牢地与人民并肩站立,将崇高的家国情怀书写在历史的壮阔画卷之上。无数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一道,将立志报国作为自己毕生信念。在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事业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正是家国情怀在新时代最生动的诠释。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报国的志向,以人民利益为本、以当事人疾苦为重,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用心用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立志做国家最硬的脊梁。

来源:山东法制报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省济阳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阳县新元大街 电话0531-81171234 邮编:2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