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遇到商铺租赁纠纷 应当如何妥善处置?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6日 | ||
商铺租赁合同是指出租方与承租方针对商铺租赁所订立的书面契约,围绕商铺使用权构建起民事租赁关系。实践中,商铺租赁合同在维护租赁双方的利益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那么,当遭遇商铺租赁纠纷时,应当如何处置呢? 基本案情 某市场管理公司受商铺业主委托,负责管理B商铺。2022年元旦,市场管理公司、小王、商铺业主三方签订《商铺租赁合同》一份,合同约定:小王承租B商铺铺位,年租金为12万元,租赁期为1年;租赁到期后,若小王继续使用商铺,应提前30日与市场管理公司、商铺业主协商另行签订租赁合同。 合同到期后,小王未与市场管理公司续签租赁合同,也未缴纳租金,市场管理公司于2023年1月委托律师向小王发送律师函,解除租赁合同,并要求小王限期5天搬离租赁商铺并结清费用,但小王至今未搬离租赁商铺。 现市场管理公司将小王诉至法院,1、请求确认双方之间签订的《商铺租赁合同》于2022年12月31日解除;2、请求判令小王立即将商铺腾空并交还市场管理公司;3、请求判令小王向市场管理公司支付合同解除之日前的租金6万元,并自合同解除之次日起支付违约金。 法院判决 经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各方签订的《商铺租赁合同》系各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各方均应按约履行。 原租赁合同到期后,小王一直未搬离所租赁商铺,亦未支付租金,市场管理公司于2023年1月在小王所租赁商铺门前张贴律师函,声明将解除租赁合同,并要求小王在五日内搬离租赁商铺。 合同解除后,小王应当腾空所租赁房屋并按照原合同标准承担支付租赁费的民事责任。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小王未缴纳租金费用,所欠租金为6万元。 小王在合同解除后仍未搬离,已构成违约,因在租赁合同中对小王违约已有所约定,市场管理公司有权按照合同项下日租金、市场管理服务费的2倍向小王收取违约金。 故市场管理公司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法官说法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房屋租赁纠纷时,究竟如何妥善处理呢? 从法律层面来看,首先应当明确租赁双方在合同中所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合同中是否明确规定了租金的支付方式和时间、房屋的维修责任归属、租赁期限的起止时间等等。若一方违反了这些明确的约定,另一方则有权依据合同条款寻求法律的保护和救济。 从沟通协商的角度出发,租赁双方应保持冷静和理性,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者借助电话、邮件等方式,清晰地表达各自的诉求和关切。比如,承租方认为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影响居住,出租方则需认真倾听并实地查看,共同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纠纷解决的途径选择上,除了自行协商,还可以寻求第三方的调解。比如向当地的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或者专业的调解机构求助,让中立的第三方介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给出公平合理的调解建议。 若调解无法达成一致,租赁双方还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这就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证据,如租赁合同、支付凭证、沟通记录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