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和合•征途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6日

 “12•4”特别策划

  嘉祥,县南三十里紫云山西,就是武梁祠

    竹帛难存,金石永固。丰富而系统的石刻背后,隐藏着武梁最想向后人诉说的情怀。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信、豫让杀身报知己的义、闵子骞驾车失棰的孝、秋湖之妻的节,这些武梁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价值理念,与强调“忠恕孝信”的曾子思想交相辉映。

  

    武梁祠向西三公里,车程八分钟,便抵达了坐落于嘉祥县南部山区的纸坊法庭。曾庙、武氏祠、青山寺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在纸坊法庭辖区内,在老百姓眼里,这是本地作为曾子故里、石雕之乡的底气。

  

    历史的尘埃掩不住思想的光辉,情,是根基,也是办法。“法合人情则兴,法逆人情则竭。情入于法,使法与伦理相结合,易于为人所接受。”

    请问,六个子女如何赡养老娘?纸坊法庭的老庭长王建华接过这样的案子:王老太八十有三,老伴去世多年,身体差,住院开销大。六个子女发怵,不愿担起赡养责任,商量无果——老人寒心,告上法庭。

    第二天王建华与法官助理王洋洋上门了解情况。初次调解,子女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陷入僵局。第二次调解,王建华主动向村干部寻求帮助,将子女们邀请到村委会,和村干部一起做工作。

    村委会里,六个子女各说各的理,各有各的顾虑,眼看调解又要陷入僵局,村干部找准时机,为每人递上了一瓶水,“这亲情,就像恁手里喝的水,天天喝,尝不出甜味儿,可是生活中要是没有了水,能渴毁你!都知道咱嘉祥是曾子故里,曾子他老娘年龄大了眼不好,曾子还专门跑山上采了嘉菊给老娘治眼睛,这孝道传承几千年了,这生养之恩恁不能光记心里,是不是得做到自己亲娘身上?”

    生活不是电影,凭一个故事很难扭转乾坤,好的故事更像一个引子,能让双方静心思考,但真正说服人心的,是故事背后,人们共同认可的道德逻辑与价值体系。

    从曾子孝母谈到村里的养老现状,从逝去多年的父亲聊到已经八十三岁的老母亲,再到自己的父母和孩子,王建华与村干部们聊着,逐步触动子女们的心弦。王老太的子女们从一开始的吵嚷争论,到陷入沉默,眼看火候差不多,王建华拍板:“难得聚齐,又有村干部见证,今天咱就把养老的事儿定下来,别再伤了兄弟姐妹的和气,还让子女看了笑话,你们老的时候难道也想看这一幕?” 在法庭和村干部共同见证下,子女们达成共识,轮流赡养老人。

    这是案件的结束,是亲情的延续。当传统文化在法庭扎根,法理情相互交融,柴米油盐之外,或许有众多隐于尘世的“武梁”,揉在话里,走在路上,最终点点滴滴汇聚成普世的价值理念。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走怎样的路?”穿过武家林湮没的小巷,目光停留在高低错落的石碑上,“天、地、人”我们怀里需要抱着什么,才能义无反顾,走向前方?

    2020年4月,因工作调动,王建华法官来到纸坊法庭,虽已在法院工作十多年,但法庭工作还是第一次。人民法庭,是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司法权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受人民监督。

  

    王建华工作间隙在辖区逐步深入,到村民家里,到企业车间,到农忙地头,土地有韧性,脚步也有劲儿。

    纸坊法庭下辖纸坊、满硐、仲山、金屯四个乡镇,“文”有儒家曾子、武氏石刻,“农”有稻稷麦菽、桃梨葡杏,“景”有山川河流、古迹村落,这些是纸坊镇的特色和发展优势,也是法庭工作可以大有作为的深厚底蕴。

    法治能为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做些什么?

    经过深思熟虑,2020年,“和合司法·耕旅同兴”人民法庭品牌创立。司法、农耕、文旅,将这三个名词组合在一起的,是纸坊法庭干警理性法律思维的实干主义,以及通过品牌凝聚人心、规划方向、完善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

  

    基于“耕旅同兴”的定位, 纸坊法庭在传统文化景点和新兴旅游热点等地设置了5处法官服务站,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力求将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同时,对接涉农领域司法需求,定期开展“村支书进法庭”活动,邀请基层干部走进法庭,旁听案件审理并参与座谈,“看得多、想得多”引导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经过四年的探索培育和精心打磨,“和合司法·耕旅同兴”司法品牌在推进法庭发展,促推辖区移风易俗、综合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有力的作用。2024年2月,纸坊法庭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授牌命名为“枫桥式人民法庭”。

    2024年6月,王建华庭长离开法庭调往执行岗位,纸坊法庭迎来了新任庭长西瑞。

    尽管已在院机关积累了丰富的行政及民事案件处理经验,但面对全新的法庭工作环境,西瑞仍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夜色深沉,喧嚣散尽,纸坊法庭二楼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西瑞仍在电脑前忙碌着,“这个地方要有人待,这些责任要有人担,这里的案件要有人结,这块品牌要继续发展!”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中,花果山老猴子一直在寻找能够继承自己神通与意志的天命人。游戏里的天命人更像一个精神符号,他们是逆境中的破局者,不服输、不退缩,强韧力气,担起责任。

    现实中的纸坊法庭,信念熔铸成铠甲,新一代“天命人”已踏上征途。四年酝酿,“和合司法·耕旅同兴”品牌发展已初见成效,发展方向愈发明确,每个纸坊法庭人的心里都憋着一口气: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必将迎来更大的收获。

    如果说“耕旅同兴”是切入点,“和合司法”则是理想和信念,是落脚点,是法院人能想到的最美路径。

  

    纸坊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今日的助农法官工作室有点“热闹”。自信精湛的种植技术,农户老李决定不再依赖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转而从山东某种子公司购进了甜瓜种子。销售人员口头保证种子是最新品种,成熟后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双方口头约定了价格及交付细节后,爽快达成交易。然而,等到甜瓜成熟,老李傻了眼,品种不符,市场反应冷淡,经济损失高达一万五千元。忙忙活活几个月,白干!愤慨之下,老李将种子公司告上了纸坊法庭,要求赔偿。

    为尽快解决困境,纸坊法庭立即行动,组织老李与种子公司到助农法官服务站进行调解,并邀请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协助。在法庭的释法析理和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的协助下,种子公司不再推卸责任,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种子公司赔偿老李经济损失,并当场履行赔付。老李撤了诉,双方矛盾在诉前得以化解。

    这次调解,不仅为农户挽回了经济损失,还进一步巩固了蔬菜种植农户对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的信任,也让二者再次感受到了助农法官服务站的高效。

    恍惚中,王建华、西瑞,还有很多人,走在同一条路上,身影逐渐重合,形成一个光点,凌空飘起,又回到——武梁的眼中,此时他正看着工匠錾刻入神——故事,留在时光里,故事,也印在心头上。

    今年,是个暖冬,秋意未尽,过了此日,又是一个轮回……

    武梁:此为何物?

    我:一 捧 新 柴

    武梁:置于何地?

        我:怀 中 之 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