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一品牌】嘉祥法院第七党支部:和合司法•耕旅同兴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1日 | ||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将党建工作与服务大局、审判执行、改革创新和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嘉祥法院紧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目标、新要求,深入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打造形成 “法路先锋”品牌领航,10个特色品牌并进的“1+N”党建矩阵,奋力推动新时代法院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法院发挥审执职能作用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嘉祥法院推出党建品牌系列展示,今天展示的是:第七党支部党建品牌“和合司法•耕旅同兴”。 品牌名称 和合司法•耕旅同兴 品牌背景 嘉祥法院第七党支部为纸坊法庭党支部,现有党员3名。近年来,纸坊法庭坚持党建引领,从思想政治、源头治理、多元解纷、司法服务等方面不断强化法庭建设,全力打造“和合司法•耕旅同兴”品牌,努力为乡村振兴、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相关工作经验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等引用刊载,荣获“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枫桥式人民法庭”等多项荣誉称号。 品牌内涵 和合司法•耕旅同兴:“和”,取自《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寓意和睦、和气、和谐,放下纷争、化解矛盾、和谐相处;“合”,寓意以法庭为纽带,加强与各类基层综治力量、调解人员展开合作、汇聚力量,抓前端、治未病,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促进辖区现代农业、制造业、新兴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和、家和、万事和,人兴、家兴、万事兴”的美好愿景。 特色工作措施 一、党建引领,打造融合发展新品牌 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把党建作为促推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互促发展。一是“强思想”提升向心力。坚持以学促思、以思促进、以行践知,将政治理论学习融入日常,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以及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三力”,涵养“为民司法”情怀。二是“强组织”提升凝聚力。以“四强”党支部建设为抓手,明晰标准、细化责任,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法庭党支部与辖区4个乡镇党支部签署联建协议,开展研讨交流、“凝聚合力、共促发展”主题党日等活动,促进实现同频共振、共同提高。三是“强队伍”提升服务力。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村居、企业,了解群众需求、解答群众咨询,发挥党员干警先锋模范作用。 二、德法融合,创新纠纷化解新路径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发出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司法办案,实现“以文说法、以文筑源、以文化诉”。一是打造“德法融合”阵地。将曾子“孝恕忠信”优秀传统思想融入法庭文化建设,选取曾子经典故事、《孝经》名句布展文化墙,设置“孝为先”“亲和苑”调解室,定期同司法所指导调解组织开展“七彩连心”矛盾调解服务,用优秀传统文化感染群众、引导群众以和为贵。二是开展“德法融合”宣传。精选典型案例、梳理常用法条、收集常见疑问,利用逢五逢十大集节点,开展“法律赶大集▪文化进万家”宣传;借助乡镇“移风易俗”讲堂,定期对村干部进行自治、德治、法治培训;指导63个村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将尊亲、守信、睦邻优秀习俗融入其中,提高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三是巧用“德法融合”解纷。在诉讼调解和委派委托调解中,推行“话亲情、讲经典、释法理、解心结”四步调解法,巧妙地将“啮指痛心”“曾子烹彘”等轶事典故融入矛盾纠纷化解,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增进情感、习俗及法治认同,让当事人逐步放下成见、解开心结、事了人和。2024年以来,调解撤诉259件,促进当场履行、自动履行136件,调撤率54.53%,一审服判息诉率92.36%。 三、和合司法,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和”理念,凝聚“合”力量,搭建多元解纷平台,助推基层综合治理换挡升级。一是拓展多元解纷“朋友圈”。依托“三级联动•嘉事嘉调”专项行动,整合“巧媳妇”“老兵调解”等4个特色调解团队以及120个行政村的村干部、网格员等基层调解力量,让最贴近村民的调解组织晓之以理,让最熟悉村情的人动之以情,充分激发矛盾纠纷化解合力。选任乡贤进驻法庭,建立“速裁+速调”解纷模式,实行“一案一指导”,促进纠纷前端化解。2024年以来,诉前成功化解纠纷198件。二是织密多元共治“一张网”。紧紧依靠乡镇党委,构建“平安周例会+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平台,对于涉群体或需要综合施策的纠纷,提交镇街“平安周例会”,邀请司法所、派出所进行“三长会商”,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共判、纠纷共治。2024年以来,参加“平安周例会”38次,“三长会商”研判调处纠纷42件。三是当好多元融合“贴心人”。开展“庭审进乡村、村民进法庭”活动,常态化邀请网格员、村干部、人民调解员参加专题培训、交流研讨、庭审观摩、巡回调解,培育 “法治带头人”,提高源头解纷实战能力。推进“巡回审判+普法宣传”,开展巡回审判12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0余条,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四、优化服务,激活耕旅同兴新动力 立足审判职能,下沉司法资源,与地方支柱产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护航乡村振兴。一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深化“助企暖商•嘉快发展”行动,定期深入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询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司法需求,多元化解涉企纠纷,助企纾困,暖企发展,推动产业振兴。二是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畅通涉农纠纷绿色诉讼通道,在金太阳杏、春雪桃、富硒葡萄等果蔬种植基地设立“助农法官服务站”,通过巡回审判、现场调解等方式,妥善化解农村土地承包、农产品买卖等涉农纠纷57件,为老百姓提供触手可及的司法服务。三是护航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曾庙、武氏祠等国家文保单位以及隋庄、青山等传统村落和“东方左岸•假日小镇”等新兴旅游打卡地,定期开展普法宣传,为游客提供法律咨询,以“身边的司法服务”提升游客安全感和满意度。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