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一)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16日 | ||
在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时刻,党中央站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起点上,鲜明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规律的科学总结 如何治国理政、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对国家治理问题进行探索,取得重大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加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发展环境越复杂越要强调法治。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坚持依法治理,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党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开创了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向前迈出一大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这一重要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强调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动力,指引我们增强理论自信、保持战略定力,蹄疾步稳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 作者:李林 原文载《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4日第9版理论版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