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学习园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探析(三)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10月20日

  三、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论,既要“积极面对矛盾”,又要“注意把握好矛盾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的重要内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一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客观根据,而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就是要辩证处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理解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相当于不理解辩证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基础上,提出既要积极面对矛盾,又要注意把握好矛盾关系,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的新高度。

  (一)积极面对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本质规定,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黑格尔说:“某物之所以有生命,只是因为它自身包含矛盾,并且诚然是把矛盾在自身中把握和保持住的力量。”恩格斯这样说明过矛盾的普遍性:“生命首先就在于:生物在每一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所以,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同样,我们看到了,在思维的范围以内我们也不能避免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从广义上讲,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从狭义上讲,是指矛盾的共性、绝对性,即指同类事物共有的普遍性质、共同本质或共同属性。矛盾的普遍性从现实性来讲表现为问题,因为问题是矛盾的现实表现形式。坚持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就是要承认事物存在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积极面对矛盾,增强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我们直面矛盾、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武器,又是有效破解当代中国改革发展难题的表率,可以说直面矛盾的问题意识贯穿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全面从严治党是为了全面抵御我们党面临的“四种危险”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致力于破解“四个全面”中的矛盾、问题和难题而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破解改革过程中体制机制问题而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解决“为什么要依法治国”“要走什么样的法治之路”而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的各项改革措施都是我们党和国家面对矛盾、迎难而上、为了解决问题而提出的。如果在改革建设的实践中,无视矛盾、掩饰矛盾、回避问题,在矛盾面前畏首畏尾,坐等小矛盾转化为大问题,大问题转化为大困难,就会积重难返,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针对问题,不断分析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提出的,是问题中的思想。

  (二)注意把握好矛盾关系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以及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保持其自身的特点。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由于事物在变化发展中能够始终保持自身,无论向对方的转化或过渡中,还是在与他物的普遍联系中,都能够始终保持自身而不丧失自身于对方或他物之中,所以每个事物都有自己一以贯之的同一性、特殊性。黑格尔认为它既是实体又是主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其自身的矛盾推动的,然而这些事物在运动中既能够互相联系,又能够保持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仅成为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规定,还决定着解决矛盾的方式。因为具有不同本质规定的矛盾,只有用不同本质规定的方式、方法来解决。例如,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来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才能解决;共产党党内的矛盾只能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来解决。坚持矛盾的特殊性,就是要求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矛盾关系,抓住矛盾的特殊性,找准解决矛盾的关键,并以此推动整个矛盾的解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方面积极面对矛盾,另一方面注意把握矛盾关系,善于找准问题、抓住矛盾关键,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工作中,都要既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所谓“两点论”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现实矛盾,又要看到潜在矛盾;既要看到总体宏观矛盾,又要看到个体微观矛盾。所谓“重点论”就是要掌握重点带动一般的方法,在面对感性杂多的矛盾的时候,一定要区分主次,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问题的本质,集中力量突破问题的重点难点,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三)坚持积极面对矛盾与注意把握好矛盾关系相统一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在马克思看来,事物是由多个矛盾组成的集合体,而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依据各个矛盾以及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的不同,可以将矛盾分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在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而次要矛盾与矛盾的次要方面虽然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可以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带来影响,并如同质量互变规律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要求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论,既要积极面对矛盾,又要注意把握好矛盾关系;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起到的主导性与引领性作用,又要兼顾次要矛盾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辅助作用;既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又要坚持“重点论”,分清主次,以重点带动全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既要积极面对矛盾,又要注意把握好矛盾关系,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矛盾方法论的新境界。在矛盾的普遍性上,主张积极面对矛盾,因为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与事物发展的动力,面对矛盾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解决矛盾就是解决了事物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矛盾的特殊性上,主张在积极面对矛盾时注意把握好矛盾关系,分清主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牢固把握、灵活运用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切实提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作者:张本刚,辽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高级工程师

  牟岱,哲学博士,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岩,哲学博士,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