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学习园地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四)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23日

四、执政党建设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十分丰富的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有着正确纲领和策略的、以民主作为组织原则的纪律性极强的政党。列宁探索出一条生产力落后国家通过建立政党来推动社会变革的道路,形成了以必须注重理论武装、加强理论灌输,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且实行严格纪律,要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要领导国家政权、保持优良作风等为主要内容的政党建设理论。毛泽东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突出强调“思想上建党”,在明确党的政治思想群众路线、建设组织体系与干部队伍、健全党规党法党纪、加强党风与反对腐败等方面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重点关注执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执政党这一重大问题,围绕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江泽民针对历史方位的变化强调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课题,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等。

习近平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全面阐述了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建设路径、治党方略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是深刻阐述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与推进党的事业的关系,将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融为一体提出并部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鲜明指出:“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 [16] 这一重要论述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紧密相连,把党的建设由以往认知框架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外在支撑要素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内在构成性、决定性要素”[17]。

二是科学谋划执政党建设的总要求和总体布局。明确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总体布局是搞好党的建设首要的、根本的问题。习近平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总体布局、路径举措。1. 根本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要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党的建设和国家事业发展全过程;2. 指导方针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突出管党治党的必要性、主体性、长期性、严肃性;3. 主线是“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着重从执政地位的长期性、执政使命的艰巨性和党的本质性要求出发明确了执政党建设的主线以及具体工作的着力点,尤其是“长期执政能力”更凸显执政能力建设的长远性考量;4. 总体布局为“5+2”,创新性将政治建设、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突出政治建设根本性地位、明确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调思想建设基础性地位、要求持续“补钙壮魂”坚定“四个自信”,明确新时代组织路线、突出组织体系和执政骨干队伍建设,要求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调纪律建设的治本作用、明确要“纪严于法、挺纪在前”,强调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求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强调“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要求“三不一体推进”,等等。5. 把党的先进性本质、人民立场、革命品格、担当精神、创新要求熔铸一体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

三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系统阐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举措抓手。1. 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指向是“加强党的领导”,明确建设好党、治理好党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领导地位坚如磐石。2.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是“全面”,明确管党治党要覆盖党的所有组织、所有党员、党的建设所有方面,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3. 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严”,明确必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在把“严的主基调坚持到底”的同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4. 全面从严治党的要害在“治”,要求充分明确、严格落实、坚决追究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领导干部应把作为第一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政绩。习近平还强调管党治党必须坚持思想建设的柔性浸润与制度建设的刚性约束结合,既要立足党的长远历史使命又要着力解决现实问题,必须在管全党、治全党的同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关键性、风向标作用,必须夯实责任体系实现权责匹配、追责严厉,对党员干部必须既严格管理又厚爱培养,要构建党领导下的全方位权力监督体系,从而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崔道周

作者: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教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