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正义之星》观后感
  • 作者:曲阜市人民法院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7日

  《正义之星》观后感

  多年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六集系列节目《正义之星》讲述的就是人民法院18位英模法官的故事。赵鑫、周春梅、王小莉、范红海、罗光黔、杨军、周淑琴、黄志丽、邹碧华、陈海仪、亓民川、陈辽敏、彭鑫亮、吕仙华、郭兴利、姜颖、肖海棠、沙丽……一个名字就是一颗星,群星璀璨,燃亮正义的天空。

  关心人、帮助人、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一直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法治中国走进现实,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法治,是否会成为人们的共识、是否会成为人们的信念和准则。而要实现这一切,法律人的身体力行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7月,上海率先在全国拉开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大幕,时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的邹碧华,成为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之一。他首创的案件权重系数理论,运用统计学理论,科学评估法官业绩。邹碧华司改团队不辞辛苦的付出,不仅为上海的司法体制改革开了个好头,也为今后的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持续深化、系统集成、综合配套阶段。然而,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邹碧华的健康严重透支。2014年12月10日,他在赴会途中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他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了47岁。

  多年来,人民法院队伍涌现出一大批模范法官。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公平正义,忠诚履职,担当实干,以崇高的法治信仰,深厚的为民情怀,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了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感人诗篇。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头顶三尺是法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法官的灵魂。一旦有了信仰的力量,法治的力量,就有了强大的内心,就能一往无前。

  作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他们时刻保持一颗向上的心态,为信仰怒放生命,挺起了法治的脊梁。

  自古以来,我国从不缺少正义之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正义的旗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正义,屈原走在生命的边绿,“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了正义,谭嗣同毅然走向刑场,用自己的鲜血浸润了正义的身躯。“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为了正义,司马迁惨遭官刑,给后世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正的篇章。而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法院人也将守护公平正义奉为我们毕生的信仰,作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我们将时刻为信仰奉献自己,守护人民的权利,捍卫司法的权威。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也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公平正义,忠诚履职,担当实干,以崇高的法治信仰,深厚的为民情怀,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了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感人诗篇。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陵城法庭 姜思远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舞雩坛路15号 电话0537-4497710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