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周刊》和谐司法 倾情为民—记“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任城区法院法官楚孔岭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9月25日 | ||
本文发表在山东省高院主办的《山东法制报》每周五出版一期的《审判周刊》9月20日2版头条 作者:李 静 楚孔岭,男,汉族,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法律硕士。1994年,他考选至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现任阜桥诉讼服务站负责人,每年结案数量均处全市法院前列。他多次被上级法院、区委评为“办案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四次被济宁中院记个人三等功;2017年荣获省法院二等功,并获得“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8月,任城法院成立了“楚孔岭法官工作室”,这是该院首个以法官个人命名的工作室,突出法官的核心地位和对团队的指导、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打造群众普遍认同的司法为民服务品牌。 恪尽职守 细心办案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这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歌曲,在楚孔岭身上得到了很好地印证,他始终把天平装在心里,把公正送给每一位当事人。2017年5月,南京一家汽车企业诉城区一家修理厂配件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被告方倚仗自己是本地企业,以种种借口拒不提交证据,并托人找楚孔岭说情。楚孔岭没有为利益所动,坚持公正审理案件,最终为外地企业追回全部欠款180余万元。外地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没想到济宁法院的法官能够如此公正办案,济宁能有这样好的法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到这里投资,我们放心!” “当法官要勤奋工作”,这是楚孔岭一直信奉的基本原则。多年来,他一直忙碌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一线。 近年来,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既要保证案件在审限内结案,又要确保案件质量,法官普遍感觉任务重,压力大。面对压力和重任,楚孔岭迎难而上,自觉变压力为动力,视困难为机遇,勇于承办疑难复杂案件,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办案之中。他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每审理一起案件,总是反复核实证据,尤其注重庭审质量,从不轻易放过庭审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疑点,经他手处理的案件,论证有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赢得了律师和当事人的尊重,使赢者赢得堂堂正正,输者输得心服口服。 面对每年600多件的办案量,楚孔岭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珍惜时间。 时间是挤出来的,他把别人休息、娱乐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把别人干闲事的时间用在干正事上,把别人浪费掉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为了保证案件的公平公正,楚孔岭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认真查阅案卷资料,撰写法律文书,常常是白天开庭,晚上在家写审理报告、判决书,凭着一名法官对法律的尊崇和热爱,埋头苦干,无怨无悔。 2014 年两院合并以来,他共审结各类案件 3500余件,无一超审限,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引发申诉上访,每年结案数量和质量均处全市法院前列。 倾情为民 乐于奉献 “化干戈为玉帛,让当事人握手言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这是楚孔岭的座右铭。民事法官,每天都和老百姓打交道。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平民法官”,楚孔岭更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因此,他接待当事人始终做到热心接待、耐心倾听,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宗旨,认真细致地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2017年11月,楚孔岭受理一起继承纠纷,当事人是老兄妹四人,为了父母留下的几套房子,六十多岁的兄妹四人对簿公堂。为彻底化解矛盾,楚孔岭逐个谈心,一遍不行两遍、三遍、四遍,庭上谈完庭下谈,办公室谈完到家里谈,不厌其烦地谈姐妹亲情,谈父母恩情,谈子女感情,以情感人,终于使四位老人重归于好,打破了冰冻数年的僵局,得到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出现,各种纠纷案件也大量增加。面对这一新形势,长期战斗在审判一线的楚孔岭深深感到,只有加强诉讼调解工作,耐心做好诉讼双方的思想工作,才能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2016年 9月,李某因房屋拆迁与开发商发生纠纷,并多次到党委政府上访,矛盾一触即发。案件起诉到法院后,楚孔岭把双方当事人叫到庭里,摆事实,讲道理,释法律,耐心疏导调解,仅用半天时间就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及时化解了社会矛盾,消除了不安定因素。近3 年来,楚孔岭共审结案件近 1900件,其中调解结案752件,树立起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诚心沟通 真情感人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楚孔岭就是这样,每办一件案子,都要尽最大努力在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与沟通的桥梁。2016年5月,楚孔岭审理了一起借款纠纷案,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后,请求法院对查封被告的账户予以解封。双方当事人和解当天是周六,被告又预订了机票,面对这种情况,楚孔岭放弃休息时间,及时赶到办公室制作法律文书,并在下午下班前赶到银行办理了被告账户的解封手续。 2014年1月,因工作需要,有些同志需要调整,未结案件需要移交,楚孔岭二话不说,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移交案件工作。近年来,他积极参与案件情况调研等多项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在勇于拼搏奉献的同时,楚孔岭更擅长思考,每年都会撰写一篇有深度的调研文章,他也由此赢得了“学者型”法官的美誉。 清正廉洁 一身正气 楚孔岭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各项廉政纪律,始终坚持干干净净做人,认认真真办案,恪守着人民法官清正廉洁的本色。“一个健康而良好的心态是公平审判的心灵之源” 是他的人生信条。2016年4月,他审理了一起房产纠纷案,被告代理人千方百计找到他的家中,提出只要被告不完全败诉愿意出2万元。楚孔岭当即告诉他:“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法律不能作交易,权力不能作交易,如果那样做了,我还怎样在审判席上主持公道,更不能为这毁了法官的声誉。”面对各种诱惑,楚孔岭软硬不吃,坚决守住法官的尊严。 楚孔岭也是人,也有亲友,有关系,有熟人,但不管亲友的面子有多大,一些关系如何微妙,他从不把这些因素掺杂于案件审判之中,总是严格依法判案,决不徇私枉法。平时,他一再对亲友交代,有关案子的事谁找也别插手,就连家庭电话和手机号码他也从不轻易告诉别人。面对各种不良社会风气,他始终以不变应万变,用他的话说:“任你妙计千条,我只把握一点——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这就是人民法官楚孔岭,进入法院工作20多年来,他忠于法律,热爱法官职业,坚守法官的良知和职业操守;他淡泊名利,兢兢业业,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优良业绩;他用无声大爱诠释了人民法官这一崇高称号,以实际行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