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人民权利报》4月17日第3版
通讯员:王法瑞 周宁宁
“今年,我们要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伴随着执行局局长铿锵有力的战前宣言,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吹响胜利的冲锋号。
近日,兖州区法院打破常规办案时间规律,开展突击执行活动,30余名干警、8辆警车,分兵3路,奔赴各执行点突袭“老赖”。经过4个小时的奋战,此次集中行动共抓获“老赖”9人,取得了丰硕战果。这种天天都是执行日的行为,让闻讯“老赖”纷纷到法院执行局主动履行义务。
活用强制措施
财产不报、传唤不到、上门不见,是部分被执行人抗拒执行的惯用伎俩,兖州法院坚持完善打击威慑,用足用好拘留、拘传、罚款等强制措施,严厉打击抗拒执行、阻碍执行、暴力抗法等现象。去年以来,共对676案897人采取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对情节严重的7名被执行人,以“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
近日,该院对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被执行人李某决定司法拘留15日。据悉,李某于2017年3月向原告张某借款5万元,约定月息3分,口头约定3个月偿还。到期后被告以各种理由拒不归还,原告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在2017年8月底前偿还张某借款54500元。由于李某未自觉还款,2017年12月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程序。“早知道真要拘留,我就把钱还了。”拘留所内,被执行人徐某懊悔不已,并向执行法官表示愿意马上还款。其妻子得知丈夫被拘留,即刻将剩余款项送至法院,案件顺利执结。
加强信用惩戒
“我今天是来还钱的,请你们赶紧把我的名字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我现在坐不了飞机、买不到高铁票,似乎很多事都办不成了,砸锅卖铁我也要把钱还掉……”近日,失信被执行人欧某急忙来到兖州法院,与该案执行法官一见面便这样说道。这是发生在兖州法院的一起典型的慑于信用惩戒压力,而主动履行义务的案例。
近年来,兖州法院持续强化信用惩戒手段,形成公开曝光、限制高消费、失信黑名单、悬赏执行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执行模式,最大限度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让“老赖”无福可享、无路可逃。限制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及贷款、限制其入伍及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等,禁止进行与土地相关的征收、竞买,禁止参与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等,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大数据时代,“信用”是社会的一张通行证。2016年底,在该区人大代表换届资格审查中,对代表候选人履行法律义务情况进行审查,11名候选人因拒不执行法律义务,无法列为候选人。经组织部门告知,8人主动履行义务,其中,一村委会为被执行人的案件,长达14年未执行,在换届中,村主任为争取当选代表,主动履行了义务,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
整合数据资源
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一直是案件执行过程中的顽症。兖州区法院始终坚持信息化与执行工作的高度融合,强化大数据整合应用,创新“互联网+执行”新模式,以科技引擎助推破难工作驶入“快车道”。
司法拍卖是实现债权人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破解执行难的一项重要内容,该院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于去年6月,正式启动网上司法拍卖工作,在淘宝网、京东网等司法拍卖专版开设网店。“互联网+司法拍卖”模式,进一步扩大了竞拍人范围,减少了拍卖活动的地域限制,在降低拍卖成本的同时又免去了佣金,大大提高了拍卖的参与率和成功率,平均溢价率接近30%,如果采用传统方式拍卖,很难拍出溢价。对汽车等易变现的动产,减小降价幅度,在维护申请人权益的同时也尽可能保护了被执行人的权益。截至目前,已拍卖成交44件,成交金额3153万元,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州中路95号 电话:0537—3413803 邮编:272100
网站投诉电话:0537—3336322 投诉邮箱:yzfyjj33363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