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门户网站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今日兖州》:阳光审判在路上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12月06日

  本文刊发于《今日兖州》2014年12月4日头版

  通讯员 杨超

  兖州,源自大禹治水划天下的古九州之一。《晋书·地理志》:“兖,端也,信也”。

  兖州法院也是秉承端信,坚持公开透明,向公众敞开心扉,让阳光照亮审判全过程,倾力打造司法公开三大平台的。

  据统计,今年1-11月份,该院共有887篇裁判文书登载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未发现任何因技术瑕疵被退回的文书。可通过网上直播、录播庭审的案件共有1112件,位居全省基层法院的前三名。

  宅在家里感知庭审

  5月9日上午9:00,“砰”--,兖州法院第五审判庭清脆的法槌声,迅速传遍互联网,瞬间震动了千万个网民的耳膜。

  “亲们,兖州法院真牛!在济宁率先网上直播开庭,在家里就能看的这么清晰,对我自考法律本科太有帮助啦!小伙伴们,围观一下……”

  远在50里路开外、腿脚不便的兖州小孟镇“@来自西伯利亚”,“兖州法院V”的第12738名粉丝发来微博。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还是有些紧张。虽然和平常开庭没什么区别,自己也告诉自己,只要按照日常的程序主持好庭审就可以,但一想到千万双眼镜都盯着,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还是有压力的。”

  上午10:30,结束庭审的刑庭庭长郭玉宁坦言。

  “我在家里电脑上都看了,咱孩子的、律师的、法官的视频画面从头到尾都很清楚,谁发言时还有更拉近的视频。咱孩子犯法了,举的证据和笔录也有同步视频,法官语气很平和、也没吓唬他,该说的让他都说啦。别再啰啰(山东方言,意指废话、啰嗦)啦,听从判决吧!”

  现场旁听结束后,被告人父亲的手机里传来卧病在床的被告人母亲的声音。听得出,她说话的“法律味”浓了。

  “我是宅男,头一次网上看庭审直播,高清的,有意思!法官坐堂、被告人陈述、律师辩论、呈堂证供……看得见,香港警匪片的感觉,赞一个!”一名网友在该院的政务网站上留言。

  “网上直播庭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即身临其境、感知庭审,有效地祛除心理“雾霾”;对法官来讲,减少暗箱操作的空间,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这将成为工作常态,除非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等不能公开开庭的,要做到每庭必录、每庭必播。”该院副院长潘子飞介绍说。

  据悉,为了提高庭审的信息化水平,该院党组下大气力,多次派员外出调研学习,引入国内先进的数字化庭审系统和操作经验,升级多媒体电子显示系统,把院机关和法庭的所有18个法庭全部打造成科技法庭。

  案件进程尽在掌握

  “老伴,快看来短信。咱家的欠款有着落了,法院查封了一辆帕萨特轿车,准备先评估价值,车牌号、车身颜色、出厂日期都写了,是辆新车。”泥瓦匠老李欣喜地招呼一旁在工地干活的妻子。

  “用不用再去法院问问,咋处理汽车,还咱的账。”妻子有些不放心。

  “放心吧!咱那案子,从哪天立案、哪天开庭,到啥时候执行、执行的情况,不都发短信给咱说了嘛。这车咋处理,哪天估价,也会来短信的。再说,电视上都见了,欠款的那家伙也上“失信黑名单”啦,他压力也不小。”

  老李一边翻阅着旧存的短信,一边安慰妻子。

  “从案件开始立案,我们会告知当事人,实行司法公开。并立即将立案日期、双方当事人身份、开庭排期等信息录入审判管理系统,随后业务庭还要将合议庭组成、宣判时间、结案方式等节点信息动态化录入。通过法务信息平台,我们会将案件流程、执行信息动态同步发给当事人。同时,随案附送案件查询码,诉讼群众可随时在网上自助查询案件进展状况。”该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孙平说道。

  “开展公开平台建设以来,打到我这儿的电话,尤其是咨询案件情况的电话少了有六成,质疑法官办案不公的下降了大约40%。”负责该院在线服务热线的张霞如是说。

  轻点鼠标知晓判决

  “只要用鼠标轻轻点击,不仅可以查到我的判决书,输入关键词,还能轻松查阅全国类似的裁判文书。虽然不懂法,但是通过与网上类似案件进行比较,我心里更有数了!让我们的官司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真是太好了!”

  登录兖州法院网,当事人小张直接链接“中国裁判文书网”,由衷地感慨道。

  “为了裁判文书上网‘晒’得更有底气,追求“零”失误。我们聘请技术专家,院领导带头学,亲自操作,仅上半年即组织干警网前培训12次,督促干警娴熟掌握相关技术、把好文书“质量关”。每一篇文书,除了要经过承办法官仔细校对和庭长细致审查,还要交分管院长把关、签发。上网前,一律通过文书纠错软件系统认真校对、纠错,确保裁判文书格式规范、内容准确、引用法律条文无误。”该院审判管理部门负责人刘建东说起来,如数家珍。

  当然,三大平台建设在该院并非一帆风顺。该院院长张瑞山娓娓道来:“法官们最初也有嫌麻烦和抵触心理。但随着平台建设的不断推进,老百姓通过上网、刷微博、浏览短信即可了解案子怎么起诉、怎么处理、结果是否公正,再也不用隔三差五地跑法院、找法官问了。法官们也不像原来,需要不厌其烦地解释,甚至解释了,还容易引来不公、不廉的无端猜疑。双方都跟着省心、省事,都成了受益者,老百姓更理解法院、法官的辛苦付出了,司法公信力也跟着提高了。平台建设成了工作常态,得以有序推进。”

  兖州,这片古老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土地,伴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曙光,阳光审判大踏步,在路上……

关闭

版权所有: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州中路95号 电话:0537—3413803 邮编:272100

网站投诉电话:0537—3336322 投诉邮箱:yzfyjj33363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