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门户网站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人民权利报》:阳光审判永远在路上——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掠影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1月28日

  本文刊发于《人民权利报》2015年1月20日3版

  编写:杨超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倾力打造司法公开三大平台,让阳光照亮审判全过程,人民群众拍手叫好。据统计,去年以来,兖州区法院共有1297篇裁判文书登载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未发现任何因技术瑕疵被退回的文书;通过网上直播、录播庭审的案件共有1358件,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三名。

  开庭审理面对面

  2014 年5月9日9时整,随着兖州区法院第五审判庭清脆的法槌声,庭审迅速传遍互联网。

  “亲们,兖州法院真牛!在济宁率先网上直播开庭,在家里就能看的这么清晰!小伙伴们,围观一下……”

  远在50里路开外、腿脚不便的兖州小孟镇“@来自西伯利亚”,“兖州法院V”的粉丝发来微博。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和平常开庭没什么区别,但一想到千万双眼镜都盯着,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还是有压力的。”10时30分,结束庭审的刑庭庭长郭玉宁坦言。

  “我在家里电脑上都看了,别胡思乱想啦,听从判决吧!”

  现场旁听结束后,被告人父亲的手机里传来卧病在床的妻子的声音。

  “我是宅男,头一次网上看庭审直播,高清的,有意思!法官问话、被告人陈述、法庭辩论……看得见,赞一个!”一名网友在该院的政务网站上留言。

  “网上直播庭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身临其境、感知庭审,有效地祛除心理“雾霾”。对法官来讲,减少暗箱操作的空间,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这将成为工作常态,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开庭的,要做到每庭必录、每庭必播。”兖州区法院副院长潘子飞介绍说。

  据悉,为了提高庭审的信息化水平,兖州法院多次派员外出考察学习,引入国内先进的数字化庭审系统,升级多媒体电子显示系统,把所有18个法庭全部打造成数字化科技法庭。

  办案流程连上线

  “老伴,快看来短信。法院查封了一辆帕萨特轿车,咱家的欠款有着落了。”一天,包工头老李欣喜地招呼正在工地干活的妻子。

  “用不用再去法院问问,咋处理汽车,还咱的账。”妻子有些不放心。

  “放心吧!咱那案子,从立案、开庭,到啥时候执行、执行的情况,都发短信给咱说了。这车咋处理,哪天估价,也会来短信的。老李一边翻阅着旧存的短信,一边安慰妻子。

  “从案件开始立案,我们会通过法务信息平台,将案件流程、执行信息动态同步发给当事人。同时,随案附送案件查询码,当事人可随时在网上自助查询案件进展状况。”兖州区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孙平介绍。

  案件结果一点通

  “只要用鼠标轻轻点击,不仅可以查到我的判决书,输入关键词,还能轻松查阅全国类似的裁判文书。通过与网上类似案件进行比较,我心里更有数了!真是太好了!”登录兖州法院网,当事人小张直接链接“中国裁判文书网”。

  “为了裁判文书上网‘晒’得更有底气,避免失误。我们聘请技术专家,院领导带头学,亲自操作,仅去年即组织干警网前培训12次,督促干警娴熟掌握相关技术,把好文书“质量关”。兖州区法院审判管理部门负责人刘建东说。

  刘建东说,每一篇文书,除了要经过承办法官仔细校对和庭长细致审查,还要交分管院长把关、签发。上网前,一律通过文书纠错软件系统认真校对、纠错,确保裁判文书格式规范、内容准确、引用法律条文无误。

  兖州区法院院长张瑞山介绍,“三大平台”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法官们最初也有嫌麻烦和抵触心理。但随着平台建设的不断推进,老百姓通过上网、刷微博、浏览短信即可了解案子怎么起诉、怎么处理、结果是否公正,再也不用隔三差五地跑法院、找法官问了。随着“三大平台” 建设的常态化,法官们不像原来需要不厌其烦地解释了,再也不会引来不公、不廉的无端猜疑了,司法公信力也跟着提高了。”

关闭

版权所有: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州中路95号 电话:0537—3413803 邮编:272100

网站投诉电话:0537—3336322 投诉邮箱:yzfyjj33363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