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马懿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31日 | ||
论司马懿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三国鼎立时期中国出现了诸多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谋略家,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曾让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而作为与诸葛亮势均力敌的对手司马懿,以其为主的著名的军事行动就是与诸葛亮对峙、平息孟达之乱以及平定辽东割据势力,三次用兵方式各不相同,却将司马懿杰出的谋划能力、军事部署能力发挥到极致。孙权曾对司马懿有过如此评价:“司马懿擅长用兵,没有人能阻挡”。司马懿知道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他懂得顺应局势达成目的,从居于幕后的谋士到战场中的领导者,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谋略家。究其根本,天时地利人和确实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杰出的管理能力、明确的管理思想同样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对司马懿的管理思想进行归纳,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对现代管理体系来说具备明显的现实意义。司马懿的管理思想见解独到,尽管他仅仅简单阐述了管理理念,且其思想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其理论依旧值得现代企业学习与借鉴,其思想用于今日仍能起到独一无二的指导作用,有利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司马懿的管理思想能在为企业提供参考的同时促使企业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彰显企业内涵,同时还能在企业组织结构管理、人员配置等多个方面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属于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特别是管理知识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由此管理学成为炙手可热的学科之一,诸多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机制源源不断地出现。绝大多数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都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本土的管理理论比较鲜见。西方国家提出的管理思想或管理理论使得管理内涵更加充足,同时管理的基本规律也得以充分展现,所以对管理思想或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管理效果的增强。其实学者们以及管理者们都忽视了一点,即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极其相似,甚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某些方面比西方思想更胜一筹。特别是儒家、道家、法家这些曾在古代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诸多古代思想家智慧的结晶,他们提出的很多理论都能在现代管理活动中起到相应作用,帮助企业建立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等等。运用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开展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也更加贴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 根据国内企业现阶段的实际经营状况可知,企业在发展前期急功近利,功利主义明显,几乎不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进入发展中期后,受前期功利性影响,企业核心价值观、生存目的、发展意义不明确。所以企业高管与员工之间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尤其是意识不同、知识差距等使得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在思想层面产生摩擦,再加上他们对待工作或生活的态度以及观念不同,薪酬、阶层等存在巨大差距,所以其做出的决定以及判断相差甚远,由此尽管现在有很多企业确实获得了巨大利益,但其未来发展却缺少具体的计划与目标。有些公司的高管在制定管理决策时引入西方的管理思想或管理方式,也有很多人尝试将西方思想用于管理工作。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他们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至于早已形成了性格倾向以及固定的思维模式,所以对中国企业来说,直接使用西方管理理论起不到任何作用,若是出现误用等情况也不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不仅浪费时间还会产生反作用,得不偿失。所以中国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国人长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思想上不会轻易产生改变,在管理工作中尤其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要对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借鉴与学习,同时也要以中国的文化、实际国情以及沿用至今的管理哲学为基础,使中西方思想得以融合,逐步形成适合中国以及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 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实践,尤其是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司马懿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顺应局势取得多次胜利,在管理方面独辟蹊径,成为当之无愧的谋略家、军事家,其管理思想见解精辟独到,其见解与理论仍可以为现代企业的生存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司马懿的先祖与高祖均是武将出身,战功赫赫,其祖父.司马量放弃武业,改从文事,到其父亲.司马防这一代,司马家族已成为崇尚儒学的书香门第.。司马懿受环境熏陶,自小便饱读诗书,十六.岁时已读完众多.儒家.著.作,例如《易经.》《春秋.》等。司马懿不仅掌握了儒学的思想,同时十分熟悉道家.之术。另外司马家族的军人血统也对其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熟悉兵.法,善于运用多种类型的兵法.战策,这为其后来成为杰出的谋略家与军事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中国历史上众多军事家、政治家以及谋略家都出自这一时期,司马懿生活的时代位于曹魏与大晋之间,他终结三国乱世,是大统一时代的统领者,称其为一代枭雄毫不为过。尽管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最有名的政治家,善于用兵,谋略过人,但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并不出众,导致蜀国后期人才匮乏,最终走向灭亡。相比之下,魏国后期人才无数,这无疑受到魏国后期领导人物司马懿的直接影响。根据司马懿的行事风格可知,相比于领导他更像是一名教练,注重人才的锻炼,他将大量精力用于培养人才,特别是对两个儿子的培养,有意将他们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在司马懿的领导下晋国创造了大统一的局面。他在政.治谋略方面比曹操更厉害,拉拢人心的技术不在刘备之下,而军事能力更是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司马懿的传奇一生大致可分出三个阶段,曹操掌权时作为.谋士在幕后献计献策;曹睿掌权时亲自出征,在战场中挂帅杀敌;而在曹芳掌权时则没有任何后路,只能拿命一搏。司马懿的一生时常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无时无刻不在与自己的敌人打交道,但他总是镇定自若,运筹帷幄,尽可能去看透每个对手的心理,了解他们的计谋,继而利用不同的策略瓦解敌人的布局,最终取得.成功。 司马懿思想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人”。“以人为本”是司马懿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尽管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最有名的政治家,善于用兵,谋略过人,但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并不出众,导致蜀国后期人才匮乏,最终走向灭亡。相比之下,魏国后期人才无数,这无疑受到领导人物司马懿的直接影响,他知道如何培养人才,也善于用人,他在此方面的建树为晋国统一奠定基础。 诸葛亮.伐魏的目的非常明显:拿下中原,灭掉曹.魏,复兴汉室。相比之下,司马懿的战.略则比较看重长远发展,且相对复杂:首先抵挡蜀军进攻,瓦解军队力量;二是集中力量,养精蓄锐,取代曹魏;三是扩大军队规模,增强军事力量,等待合适的时机统.一天下.。战略的多重性使得司马懿更加注重现状的维持,于是其采取了.平衡战.略:首先,减少诸葛亮占据的优势,防止其力量威胁到魏国或自.己;其次,不能削弱诸葛亮的攻击力,更不能一击将其打垮。若是彻底将.诸葛亮击败,司马懿就只能重蹈历史朝臣的覆辙,最终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被统治者所抛弃。因为以曹爽非常忌惮司.马懿,一直在找寻适当的机会削弱司马家族的势力,灭掉其整个家族。对此,司马懿一直在实战中锻炼人才,让他们自己在一次次与敌军交战中掌握技巧,司马懿的方式为其积蓄力量创造机会,最终一平天下。他与诸葛亮两军对垒时,每次都让将士参加小规模的战斗,让将士们在实战中得到提升,锻炼他们的能力,最终成功创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而且与诸葛亮相比,司马懿并不看重权利的领导,他更倾向于在自己把握全局、运筹帷幄的基础上,将权利下放,让下属自己掌握做事的分寸。王昶、郭淮等战功赫赫的大将无一不是司马懿一手培养起来的,他为此投入了不少精力,这为其后来打吴国、灭蜀国、平定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军事人才基础。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