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莘县人民法院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要新闻
莘县法院举办征文获奖表彰仪式暨信息宣传调研调度培训会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9月20日

    9月16日,莘县法院举办英模学习宣传主题征文表彰仪式暨信息宣传调研培训会。党组书记、院长杨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冯永波主持会议,领导班子、获奖干警及各部门信息宣传员参加会议。

    为学习先进典型、弘扬英模精神,引导干警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扎实推进“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莘县法院积极组织参与聊城市中院举办的英模学习宣传主题征文活动,踊跃向中院投稿,根据中院评比结果,莘县法院姜诗媛“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荣获一等奖,李娜“弘扬英模精神 赓续红色基因”和张俊良“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法治重任”荣获二等奖。会上,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马敬启宣读了《表扬通报》,杨斌院长为三名干警颁发奖杯。  

    表彰结束后,杨斌院长进行了讲话。他指出,信息宣传调研工作是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利于树立司法权威,提升法院影响力,增进社会的理解与认可。杨斌院长从增强重视程度、提升写作水平、完善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对信息宣传调研工作进行了强调,并对信息宣传员提出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提高信息宣传调研工作质量,为推动我院整体工作上水平做出积极贡献的希望与嘱托。

    会议最后,由审管办(研究室)对全院信息宣传员进行了相关信息宣传培训。

获奖征文:姜诗媛——《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榜样如光,照亮前行的方向;榜样如水,滋润干涸的心灵;榜样如风,坚定信念的力量。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名优秀法院干警就是一根标杆。周春梅、魏晶晶、胡国运、李庆军……近年来,人民法院队伍先进典型代表不断涌现。这些英模法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公平正义,忠诚履职、担当实干,为全国法院广大干警树立了光辉的学习典范。在百年世纪变革与疫情交织的今天,作为一名法院青年干警,更要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赓续法院英模的精神血脉。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宣传政法英模、弘扬英模精神,是社会的共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呼唤。有位法官,她以无私铁面,坚守司法者绝不徇私,用身躯铸就了百姓心头的正义标杆。大山里走出的她,品学兼优,一步一个脚印,成为百姓赞颂的人民法官。2021年的1月21日,她因不徇私情,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多次拒绝向某为其案件打招呼的非法要求而不幸惨遭向某杀害,她用生命捍卫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防线,兑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对党和人民的铮铮誓言……这位法官说“把自己一生交给党”、她又说“说实话、干实事、脊梁不弯”。周春梅法官用对党忠诚、严守纪律燃烧了她的红色青春。

    在我们身边有位法官,他以赤子之心、从20多岁便开始在法庭扎根 ,26年来不言苦累,担当作为。他承办的几千件案件中,发改案件不超10件,无1件再审和检察机关抗诉案件。基层法庭辖区大、案件多,办公办案条件差。法庭冬天只有一个煤球炉,冻的手脚冰凉;夏天只有一个吊扇,热的一天浑身湿透好几遍。那时他担任书记员的工作,有时庭审两三个小时笔录全靠手写,记录完几十页,累的手脖子酸。那时村里还没有普及电话,也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下乡送传票,他就蹬着自己的自行车,夏天烈日暴晒,冬天寒风刺骨。这样的基层司法工作,他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这位法官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他又说“我的心已经融入到群众中间。莘县法院的马敬启法官用扎根基层、无怨无悔诠释了他的红色青春。

    仅有热爱,何谈热爱!正如卢梭所说:“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不可动摇的拱心石。”我们法院人不忘初心,执法前行,致力于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如今二十大即将召开,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案正在写就。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

    也正是这样的英模精神支撑,在法院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我也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也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法院青年干警,要勇于跳出舒适区,勇于付出青春,让法院梦想在青春年华闪闪发光。

    青春无悔,有一种信念叫做扎根

    习总书记描述在梁家河插队时的日子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我的身边也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把激情和热爱投入在田间地头,鞠一捧泥土都有他们走过的味道,他们让青春风采在基层法庭尽情绽放,这便是一种扎根,只有根基扎的实,再大的狂风暴雨都无法动摇他们的初心。在派出法庭的一年,我学着和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打交道,有于情于理调解半天仍然坚持自己想法的,有拿着民法典和我探讨法条的等等,很多时候还要追到他们家里跟他们拉一拉,案子标的都不大,但是越接触,越能回味到自己坚持到法院工作的初心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我们要在扎根的过程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致广大而尽精微,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明白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

    青春有为,有一种力量叫做榜样

    榜样是什么,榜样是灯照亮前进的路,驱走黑暗的彷徨。榜样是指南针,指明前进的方向,让我们不再迷茫。榜样不仅仅是书本上,新闻报道里的英模先烈,更可以是我们身边普通但伟大的平凡人。入职以来的每一个阶段,在我对新业务懵懵懂懂的时候,身边都有一个好师傅让我明白“青春就要奋斗”的意义。有一个人英姿飒爽、积极履职,她就像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让我知道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学问、淬炼自己的能力,要勇挑重担,担当有为,她就是我的师傅,孙晓辉。有一个人严谨认真、业精于勤,不论冬夏,早来晚归,让我知道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她就是我的师傅,王海芹。有一个人守正创新、质效齐抓,她创新的集中排期开庭,让刚上班时候的我领着十几个刑事被告浩浩荡荡的踏入了第九审判庭。这三位是我的前辈、我的老师、我的战友,莘县法院还有很多这样可敬可亲的铁娘子军,她们在日常工作中为我们作出表率,让我们新入院年轻人明白法官不仅要知识扎实,更要严谨和创新,她们让我感受到铁肩柔情可担道义,青春奋斗可铸法魂。我们青年人应始终保持踔厉奋发的精神面貌,在牢记初心中勇担使命,在不懈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

    青春闪耀,有一种姿态叫做不断学习

    紫荆繁花开,福建舰入海,十四亿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燃至顶点,电磁弹射弹走了许多国际谣言,香江入海见证了中国国力的繁荣昌盛。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年干警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才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身处一线,我们要先学“有字之书”,这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熟练运用科技法庭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我们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同时用累积的学识练就一双“慧眼”,用来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也要用实践检验学习成果,练“无字之书”,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深化认识,提升境界。于我当前来说,协助办理好每一次案件、开展好每一次调解、撰写好每一篇文书就是累计经验、提升本领的过程。学会对标英模找出不足,学会对标失误找到出路,筑牢自身的“基础骨架”。

    向先进英模学习,学习他们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政治品格,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讲忠诚作为第一标准,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习他们司法为民、护航发展的公仆情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学习他们恪守法治、维护正义的职业操守,始终坚守法治精神,以对司法事业极端负责的态度,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学习他们担当奉献、廉洁公正的崇高品质,始终保持本色不变,自觉抵制外界干扰诱惑,树立共产党员、人民法官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晨风暮雨,岁月匆匆,一年来,我看到执行战线的同仁们为打赢执行攻坚战,顶月而来,伴星而去,冒着危险勇猛前行;我看到审判战线的同仁们为打赢质效攻坚战,田间地头,点灯熬油,用智慧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我看到后勤战线的同仁们为打赢后勤保卫战,用汗水变成力量全力保障法院战线有效运转……这是法院干警工作的缩影。作为一名青年法院干警的我,为同事们也感到骄傲和自傲,同时也激励自己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时代向前,青年向上,闪耀法徽,未来有我!

获奖征文:李娜——《弘扬英模精神,赓续红色基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近代中国的革命史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兼程、百年砥砺前行的艰苦奋斗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一大批革命先驱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不可阻挡之势,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中国大地,绽放出一片烂漫的红色。自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奋力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回望百年奋斗征程,每一个时期都有视死如归的革命英烈,有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有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他们信念坚定、忠诚担当、持续奋斗、无私奉献的意志品质和高尚情操一脉相承,铸就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里最醒目的标识。

    鲁迅先生有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弘扬英模精神贯穿始终,作为新时代的政法干警,要尊崇英模、致敬英模、弘扬英模、学习英模、争当英模,从英模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以英模精神作为自己的指路明灯,将英模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脉之中、灵魂深处,不忘来时路、走稳脚下路、开辟未来路,坚定不移地将优良传统带进新征程,将优秀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伟大出自平凡,点滴造就伟大。当今已不再是需要浴血奋战的战火年代,新时代的英模就出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每个荣誉称号的背后,都是无数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日日夜夜。“活着就要工作,死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最美奋斗者谭彦,改革开放40周年政法系统新闻影响力人物、全国模范法官、人民满意的好法官、“金法槌奖”获得者宋鱼水,对行凶者的请托说情坚定回绝、用生命捍卫“三个规定”,树立起一座新时代人民法官精神丰碑的周春梅等,他们是政法队伍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和代表,他们也是无数加班加点伏案撰写文书、没日没夜蹲守执行攻坚、苦口婆心努力调解纠纷、两袖清风坚守廉洁自律的法院人的缩影。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是鲜活的价值观,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弘扬英模精神,就要学习他们深厚的为民情怀、忠诚履职的实干精神、公正裁判的法治信仰、无私忘我的拼搏奉献,用坚定理想信念让公平正义成为法治鲜明底色,也激励我们每一名政法干警学习英模、争做英模。

    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本色。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和法治建设的信仰和追求,他们用毕生追求告诉我们,理想信念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更不是虚无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一批批法院人始终坚持党对人民法院的绝对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司法体制改革中乘风破浪,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宋鱼水法官能够做到“辨法析理,胜败皆服”,其精神动力就是在于她的政治素质强,她在平凡的审判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践行者“司法为民”的宗旨理念,以“甘化我身守正义”的铮铮铁骨,坚决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作为新时代的政法干警,我们都曾怀揣远大志向,要以一己之力扛起公平正义的大旗,在社会的大染缸中,我们更要坚守初心,树立起为党和人民掌好审判权的坚强信念,树立起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保障的宗旨观念,树立起对公平和正义的不懈追求。谭彦法官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压着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一段名言:生命就如一朵火焰,渐渐烧尽自己。但当一个孩子新生了,他就得到一个新的火苗。我们共产党员、政法干警的生命要为人民、为当事人而燃烧,我们要不忘来时路,做司法为民的孺子牛,做勇担使命的燃灯者,做坚守正义的保护线。

    手持公平利剑,勇担当善担当。俗语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铁肩担道义,为民解苦难”就是一代代法院人勇于担当的生动概括,田间地头有他们送达、调解的身影,漫漫长夜中有他们写文书、阅卷宗点燃的明灯,一代代政法干警以无私忘我的革命斗志,捍卫着法律的尊严和底线,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和谐与平安。我们新一代政法干警要用英雄模范的思想境界与优良作风匡正自己的行为,从本职工作做起,把内心的触动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严格遵守“三个规定”,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和不偏不倚的浩然正气,依法公正地审理好每一起案件,在金钱、关系、权势、人情面前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勇担重任,管群众身边事、解百姓心中结,把每一件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 、经得起社会评价、经得起法律衡量的铁案。

    追求卓越品质,苦练业务内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扎实的业务功底,那些理想信念只会作为空中楼阁,被搁置在空想的层面。先进人物无不是以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卓越要求自身工作的。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有不断学习的孜孜追求、有善于思考的灵活大脑、有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才能探索适合新时代新环境新要求的新思路,为更好化解矛盾纠纷奠定扎实基础。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信息飞速暴涨,对那些“学习无用”的论调,要在学习中改掉;那些固步自封的行为,要在学习中突破;那些违背实际的改革,要在学习中调整。如今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司法解释更加健全,我们青年政法干警要加班加点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也要借助新的信息载体,了解前言理论动向,掌握群众所思所盼,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与时代洪流奔腾向前的步调一致,掌握“辨法析理”的真功夫,力争“胜败皆服”的好效果。

    受住清贫寂寞,坚守廉洁底线。一些政法干警认为当今社会仍是人情社会,作为社会一员的政法干警难以脱离人情网而独善其身,以至于随波逐流;一些干警耐不住寂寞,受不住清贫,在金钱、名利面前“缴械投降”。反观政法英模们的感人事迹,他们对我们如何抵御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袭做出了榜样,严格遵守“三个规定”、拒绝同乡请托说情而被残忍杀害的周春梅法官,“即使是我死了,你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的”是周春梅法官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她用生命捍卫了“三个规定”,让“打官司要找人”的陈旧观念得到扭转,树立起了一座新时代人民法官的精神丰碑。正义永不低头,既是法院人的初心使命,更是挺直脊梁的恒久叩问。作为新时代的政法干警,要以“不唯上、不唯师,只唯法律与事实”与“说实话、干实事、脊梁不弯”为精神指引,守住初心使命,牢记神圣职责,以自己的言行维护社会安宁和法律尊严,不为钱物所动,不被人情左右,不向恐吓低头,坚守廉洁本色,绝不让肩上的天平“失衡”。

    无论社会如何变,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不能丢,人民法官的职业操守不能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每一名英模都来自平凡的岗位,他们大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身上都闪烁着忠诚、奋斗、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值得我们深学细照笃行。我们要把英模精神学习好、传承好、弘扬好、落实好,以功成不必在我、强国复兴必有我的决心和意志,赓续红色血脉,常怀感恩心、敬畏心、平常心、忠诚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为司法体制改革奉献力量,为提高司法公信力作出努力,以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获奖征文:张俊良——《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法治重任》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体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壮阔历程,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激励共产党人砥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过去的二零二一年恰逢党的百年华诞,重温党史、重读初心,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洗礼下,我从革命历史中找寻到了丰富镜鉴、从精神文化中汲取了深厚营养。在位于古云镇的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和位于张寨镇的苏村烈士陵园,我踏上了追寻英雄足迹、感悟革命征程的旅途。

    在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有一张老照片和两辆破旧的自行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照片上的人物是青年时代的赵健民同志,当时,山东各地党组织失去与党中央的联系,为了重新同党中央取得联系,1935年冬天,赵健民同志骑着其中一辆自行车,骑行500余华里,从济南一路骑行到古云镇徐庄村找党。站在纪念馆的展示墙下,想象着赵健民同志两次骑车500余里到徐庄村与党组织代表黎玉同志会面的情景,那种火热的革命热情、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深深的感染着我。在那里,我真正读懂了什么叫信仰、什么叫力量、什么叫共产党员,读懂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深刻内涵。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弘扬革命精神,争当红色传人,这是历史的重托,也是时代的召唤。

    今年清明节期间,法院组织干警前往张寨镇苏村烈士陵园扫墓。在苏村烈士陵园,我深深的被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八十一年前,日本侵略者在郓城县潘溪渡战斗中遭受重创,为向我抗日军民反扑,日寇纠集两万余人,动用汽车、坦克400余辆,在1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对鲁西地区进行报复性扫荡。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三旅七团和旅直属特务营分别在莘县马集、苏村一带与敌展开激烈战斗,掩护了群众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但是旅直属特务营却被敌军包围,126名指战员壮烈牺牲。这就是被改编成电影《绝地防线》的苏村阻击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历史不会忘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共同写就的。“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生长于莘县这片红色沃土,红色基因早已融入我的血脉。当时代的潮流推动着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走上历史舞台,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戮力前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展望204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将由我辈赓续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法院人担当起法治重任的光荣使命。

    2014年9月,我进入大学校门,开始了法科学生的生涯,就在这一年的10月20日到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作为法律人,我们生逢其时。2018年大学毕业,我毅然选择了考进家乡法院,想着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服务于家乡的人民群众,为家乡法治进程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当然不可否认,大学四年充盈耳中的公平、正义等等高尚的词汇,让我心中萌发了“法官梦想”。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是迷茫的,不会做庭审记录、不会撰写裁判文书、更谈不上能够与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这时的我发现自己必须完成从向书本学习到向实践学习的转变。以领导为师、以身边的同事为师,每一个案件都是一场实战演练。渐渐地,我能够配合法官出色完成庭审活动、撰写的裁判文书能够让当事人服判息诉、也能够与当事人谈笑风生、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同时法庭内勤工作也助力我沟通、协调、写作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就这样,在一件又一件的民事诉讼纠纷中锤炼了法律人思维,在日常庭务活动的参与与执行中形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开启了法官养成计划的第一步。

    我们总是被身边的人感动着、激励着、温暖着,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向模范学习,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他们。我想,每一名法官或者助理都会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法官,幸运的是,“全国优秀法官”马敬启同志就在我们身边。4月29日,我院举行“学习榜样精神、汲取榜样力量暨我与先进面对面”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马敬启法官分享了他的工作经验,他说他是带着八颗心工作的,这八颗心是,政治坚定的忠诚心、担当作为的责任心、服务群众的为民心、誓争一流的进取心、艰苦奋斗的奉献心、遵纪守法的敬畏心、淡泊名利的平常心和淳朴善良的感恩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马敬启法官为代表的莘县法院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的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公正廉洁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践行自己的入职初心。

    回首党和人民走过的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靠你我接续奋斗!

    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司法事业的无怨无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公正司法,我想这就是人民法官的模样,而作为青年干警的我们,唯有传承优良传统,磨炼专业本领,不忘初心使命,方不负法院人这一光荣称号!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莘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xxxx市xxx区xxxx路xxx号 电话:xxxx-xxxxxxx 邮编: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