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莒南县人民法院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谁无暴风骤雨时 守的云开见月明--读《苏东坡传》有感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05日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本书按照童年与青年、壮年、老年、流放岁月的时间阶段,将一位伟大的诗人、多才多艺的书画家、百姓挚友与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苏东坡的“真”,是面对起起落落的人生豁达、乐天的精神,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通透、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有“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的豁达。在看见百姓受苦受难时,苏东坡始终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冒着被贬的危险,为百姓发声;苏东坡经历数次“发配边疆”的命运,但不管去到哪个地方,他都能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保持心中的热爱,在黄州写下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惠州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儋州写下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东坡在交友上一直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诚待人。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俱来,由生活中之际遇而显示其形态。”人生的每个阶段总会经历各种困惑、挫折或磨难,《苏东坡传》中通过描写苏东坡不同人生阶段的际遇,并穿插苏东坡的词,使我们在读书时,能从先人身上感知境遇不济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感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历程。

“人生如逆旅,幸好有东坡。”这句诙谐的话语恰恰是对苏东坡的人生境遇和他笔下的词所传达的人生态度的生动注解。正如这本书最后所写“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作者:梅嘉 本文系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分享交流会发言稿)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莒南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莒南县滨海路8号 电话:7212192 邮编:27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