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人民法院2021年度工作报告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2月15日 | ||
——2022年1月28日在罗庄区第二十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罗庄区人民法院院长王文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五年来,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认真履行职责使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罗庄奋力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五年来,新收案件76159件,结案75171件,法官人均办案362件,平均办案天数41.7天,办案质效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进一步增强。2021年度被市中院表彰为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先进集体,被国家四部委授予“节约型机关”荣誉称号。五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 山东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集体”“平安临沂建设先进单位”等73项市级以上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 一、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罗庄建设 (一)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分子。五年来,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555件4195人。2021年受理刑事案件888件,审结875件957人。审结“两抢一盗”等侵财类案件274件332人,审结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犯罪案件31件57人。严惩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依法妥善审理了杜天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该案入选首届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被央视现场报道。 (二)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涉黑涉恶案件6件63人,审结被告人胡某金等12人组织卖淫、强奸、非法拘禁案,被告人颜某等13人聚众斗殴、强迫交易、敲诈勒索案。特别是集中力量办理社会高度关注的兰某某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一案。强力推进“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判处罚金累计655.6万元,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四个一”推进“黑财清底”的做法被省高院转发并在全省推广。积极排查涉黑恶线索,做好涉黑涉恶案件“三书一函”工作,向相关监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20份、移交线索10条。 (三)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五年来,审结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36件44人。审结临沂市燃料总公司虢某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区农业局闫某受贿、滥用职权,罗欣药业职工王某职务侵占等职务犯罪案件;依法审结魏某等充当恶势力“保护伞”职务犯罪案件,敲响全市“打伞破网”第一槌,审结临沂市公安交警支队刘某东徇私枉法、受贿犯罪案件,坚决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主动融入疫情防控大局。积极参加常态化疫情防控,层层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制定防控工作方案,研究出台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及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区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作出批示并给予肯定。大力组织干警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依法妥善处理各类涉疫矛盾纠纷,积极拓展线上诉讼服务,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司法工作不停歇。 (二)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引导市场主体重契约、守信用,审结各类合同纠纷20275件,妥善审理涉及招商引资、生产经营、项目投资等案件,积极清障解难。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保障新旧动能转换,稳妥审结泰昌铝业破产重整案,成功盘活资产4000余万元,安置530名下岗职工。积极参与困难企业改革改制,一揽子解决企业改制引发的职工维权、信访、诉讼等衍生问题。审结金融借款、保险、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审商事案件13385件。依托诉调对接中心,设立商会调解工作室,建立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大力推进善意文明执行,采用“活封”“活扣”等措施,减少司法办案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设立执行和解中心,通过执行调解和解方式结案413件。 (三)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2017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律师参与调解,妥善化解金晶建陶公司189名职工工资纠纷,被《人民日报》宣传报道。2021年,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向区委专题汇报诉源治理和化解劳动争议案件问题,区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经区委政法委牵头,积极与区财政局、区司法局沟通,构建诉前调解+公证机制,市中院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在全市法院学习推广。结合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要求,在法庭设立“诉调工作站”,探索建立“五老乡贤”特邀调解员队伍,主动对接乡村社区和基层调解组织。 (四)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水平。2020年6月份,在全省率先成立环境资源法庭,推行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机制,依法审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坚持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与生态环境修复并重的原则,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185件,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1年被省高院确定为全市唯一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改革试点法院。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一)妥善化解民商事纠纷。五年来,共审结民商事案件38756件。2021年受理民商事案件9177件,结案8833件。五年来,化解房屋拆迁、建设工程等案件810件,审结人身损害、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等案件3979件。审理的鞠某某胎儿利益保护案,入选《2020年山东法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典型案例》,被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报道。不断巩固家事审判方式改革成果,成立家事速裁团队,探索建立家事调查员、调解员、心理疏导员队伍,促进家庭和睦、社会文明进步。2021年审理婚姻家庭、赡养、继承等家事案件1224件,其中调解结案499件。 (二)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五年来,共审结行政案件495件。坚持依法裁判和协调化解并重,积极对接行政机关,强化府院联席机制,从实质化解行政纠纷、规范执法程序、强化证据意识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出庭应诉率提升至100%。严格履行司法审查职责,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准予执行非诉行政执行案件890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撤回起诉96件。 (三)全力兑现胜诉权益。五年来,新收执行案件25266件,执结案件21448件,执行到位金额55.06亿元,拘传1916人次,查询车辆、房产、土地等信息16322条,限制高消费19782人,2076人迫于威慑主动履行8000余万元,网络司法拍卖处置涉案财产1804件,成交额达9.16亿元。2018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强化执行威慑,创新采取“凌晨出击”“深夜守候”“节假日执行”、司法拘留、悬赏公告、信用惩戒、网络查控等执行措施,全力破解执行难。2021年,新收执行案件5453件,结案5489件。集中力量开展“百日攻坚雷霆行动”,共执结1212件,查找失信被执行1022人,拘传160人,拘留36人,涉案标的金额15亿元,执行到位金额8.9亿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 (四)积极拓宽司法服务。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依法为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发放司法救助金156.5万元。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依法为4821名当事人指定援助律师。引入律师参与化解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信访案件的发生。通过微信、支付宝收取诉讼费2351笔,共381.8万元,避免了当事人在法院、银行来回奔波。依法主动为胜诉当事人退还诉讼费 3197万元,减轻了当事人诉讼成本。 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 (一)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完成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内设机构由16个缩减至8个。首批33个法官入额后,完成2批次13名员额法官遴选,科学构建46个新型审执团队,实现85%以上的人员力量集中办案一线。建立院庭长办案常态化机制,院庭长带头办理案件41569件,占全院结案数的55.3%。 (二)扎实推进司法综合配套改革。按照“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积极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2021年,组建速裁审判团队,快速审结2414件,诉前调解成功1312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类案专审”,被省高院确定为“自动分案试点法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三项规程”,落实庭审实质化。规范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1242名被告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切实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 (三)深入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线上整合网上诉讼服务系统,建成全市首家“24小时自助法院”。线下建成院机关1个诉讼服务中心和5个法庭诉讼服务站,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网上立案审核29630件,办理跨域立案9件,实现了“区域设置科学化、流程信息公开化、立案手段科技化、服务措施便民化”,让人民群众“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2021年9月份,诉讼服务工作在全市法院观摩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四)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提高办案智慧化水平,建成24个数字化法庭,网络庭审直播设备系统普遍应用。在市看守所建设远程视频提讯系统,实现疫情防控升级后被告人可以不出监区远程庭审。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创新探索财产处置“云”模式,实现执行查询、冻结、扣划、查封一键式操作。推进“六专四室”规范化建设,逐步实现智慧警务。积极运用互联网开庭390次,实现足不出户解决纠纷。强力推进电子送达,累计创建送达任务47万次,平均送达时长5.3天,让当事人轻松实现不出门签收诉讼文书,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五、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院,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一)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紧紧围绕工作要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决心,蹄疾步稳开展队伍教育整顿,评查各类案件345件,核查线索397条,整治各类顽瘴痼疾417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环节目标任务,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了实际成效。 (二)认真做好区委巡察整改工作。认真接受区委巡察,对巡察反馈的问题逐项研究,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主动组织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加大建章立制力度,从体制机制上深挖问题症结,从源头上封堵制度漏洞,实现整改成效常态化、长效化。 (三)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组织干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5次。积极开展院长讲党课活动,开展党性教育,开辟“今日党史”“办实事”等专栏,扩大宣传氛围。开展法律“四进”“百日攻坚雷霆行动”、优化营商环境走访调研、党员志愿服务、司法救助等活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出台办实事措施37项。 (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做到履职严格、监督到位。按照上级法院部署要求,在全院开展以“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顿等活动,筑牢干警思想防线,推动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地落实。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从严从实执纪问责,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法院队伍呈现新风貌。 五年来,我们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员额制改革、基本解决执行难、智慧法院建设、民事审判等工作。主动接受区政协对区法院审判执行、诉讼服务改革等进行视察。主动走访全国及省市级人大代表16人次,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3人次到法院座谈。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见证执行。依法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38次。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选任106名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7914件。公布生效裁判文书49733份,公开审判流程信息28406条、执行信息22422条。2019年以来庭审直播10334场,338万人次在线观看。举办“媒体记者看教育整顿”活动,区主流媒体记者走进法院参观,进一步拓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宣传平台及时发出声音,通过微信、微博等发布信息1195条,法院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积极争取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法院的各项工作才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把为大局服务、为民生服务作为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院工作才能符合民情、体现民意、惠及民生、赢得民心;必须从严治院才能确保树立良好的司法形象。 过去五年区法院的发展进步,是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倾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法院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两个“一站式”建设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效果还不明显;智慧法院建设需要深入推进,保障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干警责任意识不强,作风不实不廉,队伍教育管理还不够严格。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及2022年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区法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区域发展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狠抓审执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一是以更高站位强化政治建设。始终以加强政治建设、筑牢政治忠诚为根本,切实提高全体干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努力把政治建设成果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不负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殷切期待。把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更好地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法院建设的强大力量。 二是以更强担当服务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三个走在前”,围绕全区重大决策部署,紧盯法院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推动当前审执质效、社会治理、涉诉舆情、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落实,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是以更实举措践行为民宗旨。贯彻实施好《民法典》,审理好涉民生案件。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健全失信惩戒、打击拒执罪等机制,兑现胜诉权益。持续加强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集约化诉讼服务,积极参与“无讼村庄(社区)”创建。优化人民法庭职能布局,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 四是以更大力度推进司法改革。进一步加大审判管理力度,优化团队建设,在精业务提能力上下工夫,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增强均衡结案意识。用好用足在线诉讼机制,注重借力科技促质效,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及小额诉讼和督促程序适用,加强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应用等,加快办案节奏,提高办案效率,确保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五是以更严要求锻造过硬队伍。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做好队伍教育整顿及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以制度落实促公正高效。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队伍建设全过程。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法院审判执行主业紧密结合起来,用审判质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各位代表,笃行方能致远,惟实才能励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区法院将聚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决落实区委决策部署,以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更加公正的司法审判、更加高效的司法管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全面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富强精美新罗庄”现代化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湖北路157号 电话:0539-8268087 邮编:27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