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山东临沂河东:浸润千年泉华 这里“枫”景美如画
王银自,夏利元,宋赫男
汤泉汩汩,流淌着千年琅琊的悠悠文明;法徽熠熠,映照出新时代的靓丽“枫”景。
近年来,坐落于汤泉之畔的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人民法院汤头人民法庭,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打造“庭、站、点”三位一体便民服务新平台、“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点﹢便民诉讼联络员”等新模式,融合发力、多元共治,倾情倾力打造“汤泉枫景”司法品牌,绘就了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枫”景。2022年,汤头法庭“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四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经典案例,2024年,汤头法庭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枫桥式人民法庭”。
□ 王银自 夏利元 宋赫男 文/图
靠前站,防患未然促和谐
“我们的矛盾能这么快化解,多亏了许庭长和刘大姐。”汤头街道的张某和王某一再表示感谢。
原来,张某诬陷王某砸了他的车,并在村里好几个微信群里谩骂王某,王某气不过,便找到汤头法庭聘请的便民诉讼联络员刘大姐咨询起诉事宜。刘大姐敏锐地意识到,王、张两家毗邻,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任由张某诋毁谩骂下去,矛盾会不断激化。于是她把情况反馈给了汤头法庭庭长许云鹏。
许云鹏第一时间赶到张某、王某所在的村居,向村干部了解事情原因,又联系当地派出所了解事件调查情况,再分别联系张某、王某到村委会交谈。进一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许云鹏向张某释明关于名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肯定其通过报警解决纠纷的方式,又对其散播不实信息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张某逐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当即向王某表示了歉意。王某也表示不再起诉张某,反目成仇的邻居握手言和。
“抓前端,治未病”,努力将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汤头法庭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主动向前延伸司法职能,选聘32名熟悉村居事务的便民诉讼联络员,打造“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点﹢便民诉讼联络员”的纠纷调处新模式。便民诉讼联络员在人民法庭法官的指导下,及时发现、反馈矛盾纠纷,触发人民法庭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今年以来,有78件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汤头法庭还定期对便民诉讼联络员进行法律业务和调解技能的培训,制发常见纠纷业务指导案例,组织便民诉讼联络员到法庭观摩学习,实现对调解的常态化业务指导,切实提高调解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今年以来,先后组织8次集中培训,12次跟班学习。
引进来,多元共治聚合力
“他们3家因为一块地吵了二十年,还惊动了‘四长’出面,结果不到一天就解决了,这才是实实在在为民办事啊!”提到这起长达二十年的纠纷,太平街道八间屋村村民刘某不禁竖起大拇指。
许某、张某、王某是同村村民,多年来,3家因土地承包纠纷闹得不可开交。恰逢赶集日,也是汤头法庭的“法治服务日”,许某来到汤头法庭在太平街道设立的法官驿站,咨询处理纠纷事宜。驿站值班法官了解情况后,便立即启动“四长”联动机制,汤头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镇街副镇长“四长”协同,用时半天,促成三方达成调解协议,长达二十年的恩怨纠纷化解了,法官驿站也因此赢得了村民的“好口碑”。
针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人数众多、具有示范效应、影响较大、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五类案件,汤头法庭联合派出所、司法所、街道综治中心建立“四长”联动调解制度,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治理能力,探索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汤头法庭结合辖区实际,把司法、行政、行业等解纷资源“引进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等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共同推动形成各类调解力量优势互补、有效衔接、协同联动、融合发力的多元共治调解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走出去,实质解纷化心结
中国有句俗语:“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妯娌睦于庭而百事可兴。”从村委会到田间的路上,村民都投来异样的目光,看着身旁周某甲、周某乙二人越来越落寞的神情,汤头法庭法官咸彦江不禁加快了脚步。
此行的目的是实地勘验争议土地的位置并丈量面积。周某甲、周某乙是亲兄弟,二人因老宅和土地归属产生了较大分歧,甚至大打出手。完成丈量土地的工作后,法官觉得两兄弟虽然是因土地纠纷起诉,但二人在老宅归属、父母赡养、如何分家等多个问题上存在争议,为避免后续纠纷的发生,必须解开兄弟二人的“心结”。
秉持着“多走一步、多说一句、多想一点”的理念,法官提出把所有问题通盘考虑,寻求最佳的一次性解决方案。最终,双方同意调解撤诉。看着兄弟二人冰释前嫌,法官如释重负。
汤头法庭秉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理念,在注重预防矛盾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实质性化解矛盾,不仅关注矛盾双方争议的具体焦点,还综合考虑双方当事人的社会关系、风俗习惯、乡规民约、伦理道德等因素,创新解纷工作方法,走到田间地头、房屋炕头,沾土气、接地气,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力求从根源上减少矛盾、化解矛盾。
守阵地,司法服务送上门
“现在开庭。”伴随着法槌的敲击声,9月12日9时,汤头街道龙车辇社区巡回法庭开庭。
庭审结束后,汤头法庭庭长许云鹏结合本次案例和信用卡纠纷特点,向大家普及信用卡知识、消费陷阱、维权知识,并对现场群众的提问耐心解答。开展巡回审判,让“法官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汤头法庭充分发挥巡回审判优势,将法庭搬进社区、乡村、工厂,搬到老百姓家门口,既充分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真正实现了审判普法两不误。
汤头法庭还依托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法官驿站,依托社区、村居设立法官联系点,打造“庭、站、点”三位一体便民服务枢纽,法官定期到法官驿站和法官联系点值班,现场办公、指导调解,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将司法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人民法庭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也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创新举措、优化布局、完善机制,推动人民法庭建设、基层治理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枫桥经验’新思路,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河东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靖军表示。
图①:汤头法庭在龙车辇社区巡回开庭审理一起信用卡纠纷案。
图②:汤头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镇街副镇长“四长”协同,促成三方土地承包纠纷达成调解。
图③:河东区法院举办便民诉讼联络员聘任仪式暨基层法治带头人培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