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
智能检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故事

读金庸的岁月

【点亮法光】

  • 作者:于明暄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7日

  

  12岁那年暑假,姐姐拿回来一本《射雕英雄传》,是残本,前不见首,后不见尾,字迹还不太清晰,无疑是个盗版书。我被这本残破不全的盗版书搞得神魂颠倒、如痴如醉,不能释卷,终于有一天被老爸没收了,我害怕得要命,懊恼不已。

  彼时我尚是懵懂少年,只是被书中刀光剑影、儿女情长的情节吸引,并不知道这个叫金庸的人以及他的作品会深刻地影响我后来的人生。如今看来,我性格的养成、对文学的兴趣、对幽微复杂的人性的觉醒,甚至我的人生观和爱情观,都在那时埋下了种子。

  点灯熬油偷着看小说,是我们那一代人共同的回忆。那时,女生爱三毛和琼瑶,男生读古龙和金庸。我都读,但偏爱三毛和金庸。经常幻想着有一天我也能洒脱地背起背包,去撒哈拉看哭泣的骆驼。后来读得多了,也慢慢懂事,就越加拜服于金庸的大气磅礴和博学广知,从偏爱发展成为独宠。

  那时大人们将这些书统称为“大书”,因怕影响学业,是不让我们看的。我因为偷偷看大书不知道挨了多少训,却不知悔改。那个年代有很多租书铺,每每去租书铺找到被翻阅得皱皱巴巴的金庸,那份开心和满足是不可言喻的。之后想尽办法避开老师和父母的火眼金睛,去和我的武侠人物碰面又是十分紧张刺激的体验。年少时阅读金庸那些迫不得已中断时的魂不守舍、读罢释卷后的怅然若失,就算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异常真切。现在我也经常读书,但是再也没有哪本书能让我有这样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感觉。高晓松说得对,如果没有金庸,我们的少年时代该是多么仓皇。

  彼时,金庸作品中引用的诗词也给了我初始的文学启蒙。李莫愁身中情花之毒,临死前在熊熊烈火中仰天长啸:“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看得我一阵头皮发麻,仿佛一下就理解了情深至死的李莫愁。杨过与小龙女在华山之巅与郭襄告别时,郭襄看着他们二人手挽手下山,想到她的大哥哥从此与心上人隐遁江湖,再也忍耐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在这里金庸写下“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情此夜难为情”。这首词我到如今还能随口吟出,可见当时留下的记忆多么深刻。那个年代没有发达的互联网,随便一搜就知道这些诗词的出处。我是在很多年后读古典诗词才又看到这些熟悉的诗句,满心都是久别重逢的喜悦。在我混沌初开的时候,这些古典诗词成为我最初的启蒙,唤醒了我在文学上的审美,让我在以后的人生中越来越领略到文学的魅力。

  金庸在他的武侠世界中塑造了很多血肉丰满的人物,他们仿佛就活生生地活在我身边,是我的朋友、师长。最开始我喜欢忠义憨厚的靖哥哥,见到杨过后,又觉得靖哥哥太傻了。后来见到萧峰,又觉得杨过的背影太孤绝。张无忌出现的时候,我开始嫌弃跳崖的萧峰太悲壮。就这样心安理得地脚踏四只船,直到最后遇见令狐冲,满足了我对男子的所有想象。令狐冲这小子飞扬跳脱、放纵不羁、好玩有趣又重情重义,我对他倾心多年,至今不渝。女性里,程灵素、小昭、阿朱、蓉儿都是我的心头好,最喜欢的却是郭襄。这孩子同时继承了妈妈的古灵精怪和爸爸的豪侠仁义,只叹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我曾怨恨金庸,为什么让郭襄喜欢上杨过,害郭襄那么伤心。后来才明白,《神雕侠侣》本就是一个关于残缺的故事,杨过断臂,小龙女失贞,郭襄爱而不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圆满的,然而真实的人生正是如此,残缺才是我们生命的常态。伟大如金庸,想必也不能事事如意。然而金庸终究有一件事圆满了,那就是哪怕他离开了,他塑造的这些人物还会继续鲜活地存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自由、侠义的精神,也将随这些人物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女儿小学毕业那年,我向她推荐了《射雕英雄传》,我希望她也能从作品中学到明辨是非,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成为像岳不群那样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和像左冷禅那样阴险卑鄙的无耻小人。

  金庸对我的影响远不只是这些,他的作品常读常新,一直伴随我的成长。小时候看的是热闹,书中人物哭我也哭,书中人物笑我也笑。长大后才慢慢品出了书中蕴含的深刻思想。金庸早期作品弘扬的是英雄主义、民族主义,塑造的典型人物是郭靖这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侠,所谓的国就是大宋的江山。后来他对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进行了反思,《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是契丹后裔,从一出生就背负着家仇国恨。他的民族身份是他的原罪,他被所谓的武林正道逼迫着离开中原,唯一理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我看过的最早的关于种族歧视的书。后来读《杀死一只知更鸟》和《雪落香杉树》,看到无辜黑人和无辜日裔被指控,只因为他们是黑人和日裔,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萧峰。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问事实和真相,随意给别人贴上标签、扣上帽子,再不分青红皂白加以谴责,甚至鞭挞。《鹿鼎记》是金庸最后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体现出金庸对英雄主义的质疑和反思。人性的光芒和阴暗、美好与丑陋在韦小宝这个人物身上不断交织。很多人根本接受不了这样惫懒的一个小人物成为主角,但当有一天我们能够正视自己,就会知道韦小宝这个人物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侠义精神是郭靖、萧峰那般不惧生死、一腔孤勇,是段誉那样不恃强凌弱、不见利忘义,也是韦小宝般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江湖犹在,大侠已远。初相见时,我尚混沌,并没有问候一声“敢问兄台高姓大名”。如今分别,承您万般恩情,定要说一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以此纪念金庸先生。

  来源:天平文化月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