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王炳申
王炳申,生前系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因长期劳累过度,2023年1月30日不幸因病去世,享年55岁。在法院工作35年间,作为基层一线的“小案法官”,所办案件大多是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小案。多年来,他坚守初心使命,恪守为民情怀,树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理念,把一件件小案办成民心案、和谐案、精品案,办出了大民生、好效果,实现了零投诉、零上访,被群众亲切称为“布鞋法官”,还曾因孤身一人勇擒两名抢劫杀人犯被省法院荣记一等功,赢得了领导同事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去世后,1000余位亲朋、律师及社会各界人士自发现场送别,网上悼念刷屏。《法制日报》《人民司法·天平》等媒体报道他的先进事迹,阅读观看量超过50万人。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先后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滨城区优秀共产党员等。省委政法委、省法院、滨州中院、滨城政法委分别作出向王炳申同志学习的决定。
一、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小案”法官彰显政治忠诚
努力提高政治站位。王炳申同志在其入党志愿书里写道:“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自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连续两届担任党支部书记,引导青年干警向党组织靠拢。担任庭长后,每次都主动将评先评优机会让给青年干警,激励干警成长。
挺身而出见义勇为。1990年,在张集法庭担任书记员的王炳申路遇三名歹徒持刀抢劫群众。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他毫不犹豫冲上前,冒着生命危险,赤手空拳擒住两名歹徒,在同行村民的配合下报警,后将逃窜歹徒抓获。经审讯,该犯罪团伙在公路边实施抢劫作案7起,打死1人,打伤7人。后王炳申同志被山东省高级法院授予一等功。
绝对服从组织安排。王炳申永远将党员法官身份牢记心头,听党指挥、服从大局。他先后在滨城法院13个部门任职,无论从审判一线到综合部门,还是从书记员到庭长,都把工作放在首位,不计个人得失。2019年王炳申从杜店法庭庭长改任民一庭庭长,680件旧存案件,加上新收的1200件案件,是民一庭任务最重的一年,他带着同事加班加点地干,年底实现良性循环,人均结案200余件且无一投诉。他视审判事业如生命,在生命的最后,躺在病床上放不下的仍是未办完的案件。
二、有力践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体现大民生
以“小案”促进基层和谐。王炳申同志将案件质量视为司法公正的生命,认为小案子里有大民生。他经常说:“咱办的不仅仅是案子,更是别人的人生。”他用“细致、严谨、公正、亲民”的方法带头办理了几千起小案。审判中,他运用特有的周到细致去处理每一起纠纷,充分体谅当事人处境,做好庭前调解疏导、庭中明辨是非、庭后释法析理工作,尽最大努力案结事了。
以“小案”保护群众利益。他常说:“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咱办案子不能有私心。”他常常利用午休及节假日休息时间,带领年轻干警主动进社区开展诉前调解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因为他平时爱穿布鞋,行走于田间地头,到访百姓千家,深入基层调查调解,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布鞋法官”。他尽最大努力查清案件事实,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实质解纷。
以“小案”推动行业治理。2021年前后,滨城法院受理批量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王炳申发现,涉案保险费率虽在银保监会批准同意的保险费率范围内,但仔细计算后,当事人一笔贷款的融资成本包括贷款利息、罚息复利、保险费,实际负担沉重。考虑到案件的辐射作用,他坚持调解,并召开全市保险公司现场会,在银保监会批准同意的保险费率没有作出调整的情况下,各大保险公司对保险费作 出让步。目前该院大部分保证保险合同纠纷均以调解方式结案,大大减轻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
三、认真落实“小案不小办”,“小案”办出好效果
在“小案”办理中实现“三个效果”。他始终将司法办案工作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2019年国庆前夕,他主动认领、带头办案,审理了涉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系列案,经三次庭前会议、两次庭审,为28名集体起诉劳动者追回经济补偿金100余万元,并且督促被告自动履行判决义务,避免了判决打“白条”,该系列案件圆满化解,营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在“小案”办理中提炼出全国精品。他注重深度钻研,深度挖掘新类型案件,出精品、做示范。庭里审理的孙某诉某通讯公司电话营销侵犯个人隐私权一案,他敏锐地感到这个案件非常具有代表性,对推进社会法治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指引作用。庭审前,他一再嘱咐承办人要控制好庭审,制作文书时,他与办案团队一起研究写作思路,力求将事理说清、情理说明、法理说透,该案入选全省法院民法典“五个一百”宣传活动优秀庭审和全省法院优秀案例分析,今年入选全国法院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
在“小案”办理中总结出工作方法。他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随时随地记录想到的办案思路、工作事项和心得体会,再手机拍照发给庭里干警,这种工作方法形成习惯,慢慢地被同事成为“口袋法官”。王炳申曾独自在监察室工作5年,期间他不断总结监察工作经验,他认为:“化解投诉,要迅速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这个过程会触及被投诉人的敏感神经,要理解要宽慰。”任职监察室期间,投诉举报全部办结,无一冤假错案。
四、始终坚守质朴廉洁,“小案”练就硬作风
坚持廉洁办案。正确处理与律师、亲朋、同事间关系,严格遵守“三个规定”,不为“面子”触碰法律底线和纪律红线,自觉净化个人朋友圈。几年前,其亲哥因车祸涉案找其帮忙,王炳申果断拒绝,并让他相信法律、相信法官。最终,双方庭外和解。坚持警示教育常态化,经常扯袖提醒身边干警:“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千万不要在廉洁问题上犯错误”,告知他们“办理任何案件都不能违背自己的初心,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坚持质朴生活。生活极其简朴,不讲排场、不求虚名,常年布鞋素衣,家里只有沙发、茶几、餐桌和三张木头床等最基本的生活起居用品,家具的唯一一张书桌是找人帮忙打的,书桌只有一米长、50公分宽,唯一的一辆汽车是多年前为了回老家探望老人方便买的二手车。
坚持严谨作风。送达文书一笔一划亲自填写,每份判决书一字字、一句句地校对,大到事实陈述、释法说理,小到标点符号、遣词用句,他都反复琢磨、一一修改。他所负责的庭室工作及各项办案指标一直走在全院前列,他所在的庭室被评为全省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优秀妇女维权岗和全省法院三零竞赛活动优秀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