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网站!

《大众日报》三强三优基层行|城阳法院创新做法,推动各类行政纠纷实质化解

2024年07月24日
作者: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
打印 分享到:

    7月17日-7月19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三强三优基层行”活动,联合中央和省内主要媒体走进青岛法院,进行集中体验式采访报道,全面展现全省法院组织开展“三强三优”专项活动的生动实践。

  在城阳法院,记者了解到,近3年来,城阳法院以全省法院行政审判工作要点为导向,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树立和践行能动司法理念,依托行政审判职能,高效实质化解纠纷,探索出一系列行政审判城阳经验,2022年-2024年的行政诉讼的上诉率逐年降低,分别为29%、28.83%、24%。

  打造“法官说执法”品牌,开创场景式法治课堂

  “下面宣布闭庭!”随着一声法槌敲响,一起工伤保险资格认定及行政复议行政案件,经城阳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合议庭合议后,当庭宣判。

  旁听席上,来自城阳区各街道和行政机关的法规科负责人及城阳区行政诉讼和解中心特聘和解员代表30余人,“零距离”“沉浸式”观摩了整场庭审过程。庭审结束后,青岛中院、城阳法院两级法院互动,府院联动,将庭审现场即时转换为法治课堂,开讲“法官说执法”第一课。审判长结合本案案情论述了企业合规经营于企业、职工、社会的重要意义,对涉企合规改革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深化府院联动建设法治社会以及如何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提出建设性意见。区人社局、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先后发言,特邀和解员也分享了观摩庭审及参加庭后点评的心得体会。青岛中院行政庭的同志围绕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前端预防、事中监管、事后处罚等不同阶段对行政领域的涉企合规改革该如何做,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法官说执法”场景式课堂是城阳法院实现同频共振、共建法治政府的创新之举,是深化府院联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能动司法、宣传普法的重要形式。法院挑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类案,常态化组织执法人员庭审观摩活动,庭审结束后,法官脱下法袍,基于庭审案件,讲解执法中存在的普遍性或倾向性问题,探讨执法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分享争议化解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助力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实现司法权与行政权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效能叠加。

  通过深入打造“法官说执法”品牌,城阳法院形成了行政审判城阳特色机制,正在更好助推法治城阳建设,推动各类行政纠纷实质化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智慧和法治力量。

  创建城阳区行政诉讼和解中心,运行和解工作矩阵

  公职律师、高校学者是两支优秀的法治力量,他们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善作群众工作。为壮大行政和解力量,进一步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和法治政府建设,2023年,城阳法院联合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法学会,特邀22名公职律师和高校学者加入到行政和解员队伍,并在法院举行聘任仪式。目前,城阳法院已根据每名和解员的专业特长、分案安排等设立个人档案,制度适用半年来,已陆续有12名公职律师作为和解员参与了行政和解工作,特邀和解员公正履职、积极能动履职、融合创新履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行政纠纷化解提供可行方案及监督意见,促进行政和解工作高质量发展,和解成功率达到40%。

  

  2023年,城阳区行政诉讼和解中心成立,以开放性设计为当事人提供一个轻松的协商环境中。“和为贵、法为基”,是和解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基础。和解中心设有优秀和解案例图板、宣传画、标语牌等,引导当事人了解行政和解的功能作用,提升认同度和信任度。

  三年来,城阳法院把实质化解行政争议作为行政审判的首要目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能动履职,创造性工作。通过在具体案件中搭建府院联动和解平台进行和解、对问题执法共同寻求解纷方案等多形式、多角度的担当作为,主动争取党委和政府对行政审判和解机制的支持,从制度和机制层面提高行政机关化解行政争议的主动性,积极推动建立党委统筹、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解行政争议新格局,搭建起了以法院和解中心为平台,法院为主导,检察院、司法局、行政机关以及公职律师、高校学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行政和解工作矩阵。

  创建良性府院联动桥梁,同频共振促发展

  2024年4月,城阳法院向城阳区政府发出青岛市首份依法行政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书——《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及行政应诉的司法建议书》。2024年6月,城阳区政府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及行政应诉的司法建议书>的办理情况》回复法院。

  

  《办理情况》中,区政府直面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下一步提升的工作打算。近日,城阳区政府又制定发布《城阳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若干措施》,从加强队伍管理、严格执法要求、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执法保障、健全监督体系、加强组织实施等六方面,全方位提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的18项具体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司法建议的成效。

  一份司法建议,搭建起府院联动的桥梁。近3年来,城阳法院行政审判共发出司法建议43份,回复率100%。近年来,城阳法院不断优化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通过举办青岛市基层法院首届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同堂培训、座谈会、授课等方式统一理念;对于行政执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日常会商,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城阳区行政机关败诉率自2021年开始实现“三连降”,2023年城阳区行政机关败诉2件,败诉率降为1.22%,全市最优。

  创建“1+1+1”应诉制度,庭审程序实效化

  2022年,城阳法院在全市首家推出行政机关“1名负责人+1名主办人+1名专业法律人”的“1+1+1”应诉模式,并与区司法局联合出台工作举措十二项,预防行政诉讼程序空转,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拍板和解提供制度支持;同时,主办人参与庭审,也可以实现更好的以庭代训作用。在曹某某诉城阳执法局强拆违法案中,城阳执法局局长出庭应诉,在法院充分调和下,仅用时90分钟便促成案件达成和解,当事人当庭撤回起诉,并表示了对法院工作和执法局工作的感谢。

  目前,城阳区的被诉行政机关已100%实现 “1+1+1”应诉模式,从上诉率逐年减低的向好趋势来看,基本实现了该项应诉制度的设立目的。

  创建了“齐鲁天平先锋岗”,打造高素质行政审判团队

  2023年,城阳法院行政审判庭被评为“齐鲁天平先锋岗” 省级“巾帼文明岗”。依托“齐鲁天平先锋岗”“巾帼文明岗”,城阳法院抓党建,带队伍,深植“小案不小办”审判理念,打造了一支“有温度、接地气”的行政审判队伍。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