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树新风】写给最可爱的人——观《长津湖》有感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10月15日 | ||
在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就经常听到祖辈的口中哼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谣。在我还是少年学子的时候,我和妹妹就坐在姥爷的沙发前,听他饱含深情的为我们讲述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我的大学时代,我清晰记得思政课的教师慷慨激昂地告诉我们,抗美援朝是我们的立国之战。而在抗美援朝71周年之际,我作为一名政法干警,坐在《长津湖》的观影现场,内心的汹涌澎湃难以言表! 影片中所述的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的一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胜了战功赫赫、装备一流的美军第十军,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并且创造了全歼美军一整个团的纪录,为最终的停战谈判奠定了基础。 影片全面再现了长津湖战役的悲壮景象,我不忍为之唏嘘感叹,而受于影片所限,真实的抗美援朝战争远比影片更加惨烈,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魏巍将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当伍千里归家报丧,忍痛落泪时,我想志愿军是最可爱的;当七连伪装成尸体躺在乱石当中,被美军战机扫射的血肉模糊时,我想志愿军是最可爱的;当一个个战士不畏牺牲,以血肉之躯抵挡枪林弹雨时,我想志愿军是最可爱的;当雷公为掩护刚刚夺来的阵地,牺牲自己引开敌机轰炸时,我想志愿军是最可爱的;当影片结尾处那埋伏在冰天雪地当中的一座座“冰雕”傲然矗立时,我想志愿军是最可爱的…… 跟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我不禁遥想那段悲壮的历史,虽然已成过往,但是历史所饱含的精神内核却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中的“抗美援朝精神”,理应永远被我们铭记。 而我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法官助理,更应该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养分和力量,不断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看齐。 看齐吃苦耐劳的品质,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依旧坚持战斗在司法第一线。作为人民法庭的一员,我们根植祖国大地的神经末梢,对比战争时期的志愿军战士,我们口中的“条件简陋”是彼时他们所无法企及的物质条件。他们在冰天雪地中作战,因缺少棉衣而冻伤牺牲,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日行百里,只能以冻如硬石的土豆果腹。而我们身处和平年代,衣食无忧,更应当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扎根在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排除万难,努力奋斗,有所作为。 看齐不畏牺牲的精神,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为司法事业贡献力量。在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献出宝贵的生命,为掩护战友甘愿以死相搏,他们的牺牲精神铸就了鸭绿江沿岸的铜墙铁壁,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而我作为一名法官助理,围绕审判做好辅助工作是我的职责。牺牲业余时间,服务好审判活动,办好每一个司法案件,也是最终目的所在。司法事业不仅仅是一项内容繁重的工作,在和平年代同样具有一定危险性,周春梅等优秀法官便为了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在面对不法行为时我们也要守住底线、守住原则、维护好公平正义。 看齐砥砺奋进的力量,努力提升法律素养、办案水平。志愿军战士当中响彻着这样的口号“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面对这样的奋斗精神,我为之震撼,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政法干警,我也要践行这样坚定的信念“不相信有解决不了的纠纷,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短板,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法律难题!”,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化解纠纷的能力,练就过硬的司法本领,为党、国家、人民守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曾经的祖国饱受战火的摧残,如今的祖国已经日渐强大、国泰民安,我辈青年应当铭记历史,不负使命,珍惜现在来自不易的美好生活,永远都不能忘却那个年代最可爱的人为国家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志愿军战士的确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给了我们最可爱的生活。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