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天平随笔

【庆国庆·迎中秋】法院人为祖国庆生的打开方式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01日

国庆、中秋相遇,家与国撞了个满怀。在这里,祝愿家国永昌,国泰民安。

  但是为祖国庆生,仅凭美好愿望显然是不够的,更需要实干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近日,市北区法院举办了一场“转理念、转模式、转作风”法官主题沙龙活动,20多名干警代表参加活动,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现场气氛热烈,用实际行动参与到“三转”活动中。

  或许,加持为民情怀,努力多办案、办好案才是法院人为祖国庆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下面,小编精选活动中三篇精彩的发言稿让大家感受一下我们优秀法官的办案理念、经验和作风,如何情理法兼容、如何促案结事了的。也希望大家在节日娱乐放松之余也不要忘了学习吖,节后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心调解分步走 化解纠纷促家和

  家事速裁 赵洁

  家事纠纷,牵扯的都是切身利益,面对的是积怨已深剑拔弩张的当事人,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起涉法、涉诉、信访、甚至民转刑案件,也会给执行工作带来不便,而调解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些事情发生。但是调解得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要有效率,不能久调不结,这就需要方式方法。我常用的方法:

  先声夺人,赢在起跑线。对于新收案件,尽可能由我本人进行先期送达。无论是电话通知还是上门送达,都可以第一时间倾听当事人诉说,了解案情,从被告处得到原告本人电话,尽量先绕开律师,在电话中了解情况,摸清双方底线,了解中调解,调解中化解,在双方底线之间开展工作,使部分案件在开庭前,即将息诉,第一次来法院便是撤诉或达成调解协议,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司法资源。

  坐山观虎斗,越看越清楚。庭审或调解前,当事人进入法庭,积怨已久的矛盾各方相遇,难免会情绪激动地发生激烈争吵。按常理说,此时法官应该立即维持秩序让双方控制情绪,冷静等待开庭,而我则认为这种争吵正是暴露家庭症结、短时间全面了解家庭情况和争议状况的好时候,也是体现各方立场观点、在家庭中的作用,甚至是个人性格修养、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等等的好机会,很多真实内容在诉状或答辩状中是体现不出的,更是代理律师所不掌握的。因此,在确保人身安全前提下,我不会制止争吵,而会在一旁察言观色,在双方激烈的言辞中分析判断。因为在利益面前,在情绪失控状态下,会把最真实的自己展现地淋漓尽致。在书记员做好准备工作后法庭调查开始前,我对问题所在已大致明了,对各方的想法也基本清楚。然后让双方安静下来听我说。这时我会先有针对性地进行一番亲情感化、杂念纠正、思想教育和法律规定告知、相似判例说明,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后果,其次会分别准确说出原告意思表示和被告的想法,使当事人感觉他们的心思、顾虑和期盼法官全知道,都会为他们考虑到,于是自然而然就对法官产生了信任和依靠,往往此时提出的调解意见当事人会信服,若有偏差也会自行调整欣然接受,调解协议顺利达成。

  处理案件过程中法官的想法或是指导思想至关重要,你是为了自己迅速结案还是为了给当事人最大程度的解决问题,也就是想结案了事还是案结事了。如果是单纯只为结案可能会省事很多。比如按原告提供的地址找不到被告,我们可以把原告传来做笔录,限期找,再找不到就让他去公安开具下落不明证明,开不来就告知不符合公告条件,或劝原告撤诉或直接裁定驳回起诉,还有的原告把被告名字写错一个字,被告提出异议,我们直接就裁驳,案子是结了,处理的也没有问题,但事情并没有解决,当事人会为同一件事再重新立案。完全可以在这一个案子中做通工作,进行更改,因为当事人谁都不想一遍遍给自己添麻烦,他们关心的是输赢、是利益。

  当然如果想找到一个想躲的当事人,尤其是在国外的也不很容易,并且还要把问题解决了就更要费点事。举例:原告宋某(男方)多次在本院起诉要求与定居美国的被告徐某离婚,被告均因各种理由推脱而离婚不成。按照法律规定裁驳,让这场名存实亡的婚姻继续?但是案结事未了。经过多方打听,我联系上被告在青岛的亲属,逐步理解了被告的怨气。并且通过这位亲属添加上被告的微信,多次越洋沟通中被告也逐渐敞开心扉。我在耐心倾听后,从传统观念的角度对她进行了劝导,而且青春短暂,不要消耗在无意义的婚姻中。被告心结在一次次沟通中慢慢化解,开始办理各种离婚手续。我同时督促原告按照协商数额积极筹款。最终在约定时间通过网上开庭达成调解,案件圆满结束。

  要结案,更要解决问题,注重的是办案效果。例如:有一起老头老太太诉邻居相邻关系纠纷的案件。老人的门与邻居的门垂直,原本都是向里开,彼此相安无事,但是邻居装修时改成了向外开。这样一来,老人出门时若恰好邻居开门就会发生碰撞的危险。老人年纪大了,禁不起折腾。双方协商时,邻居表示进门的衣帽柜鞋柜都固定了,没法改但是可以赔钱。老人出于安全考虑坚决不同意。在物业,城管等各方劝说无效的情况下,老人诉至法院。要是正常流判决邻居恢复原状,最终走到强制执行阶段也没问题,但双方关系就水火不容了。于是我提议能不能把老人的门也往外开,费用由被告承担。主意一出,两家一拍即合!三天后老人来到法院撤诉,并送来一面锦旗。这下不仅解决了纠结,还修复了情感,一举两得!

  当然我这只是列举了几个我自认为效果不错的案子,还有一些处理不尽如人意的案子,这有待于向在座各位同事学习办案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把案子办好。

  转理念、转模式、转作风——情理法兼容  促案结事了

  延安路法庭 顾晶京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想得通”,包含着三重含义:一是对案件“想得通”;二是帮当事人“想得通”;三是对自己“想得通””。

  首先,我们要“想通”案件本身,吃透每个案件。每个案件法律上的焦点是什么?情理中的焦点又是什么?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两者之间有没有冲突?如何处理这种冲突?

  对此,我有三点体会:一是只有认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认清了问题,才能有正确的解决方法;要找准方向和目标,不要四处乱撞,更不要南辕北辙。二是不要执着于完美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真实世界的法则是:(1)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限制;(2)永远不会存在完美的解决方案;(3)要学会和问题共存。3是公平的分配馅饼远不如把馅饼做大更重要。我们把馅饼分配的更公平,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把馅饼做得更大。

  其次,我们要帮当事人“想得通”。让他们看清他们的困境到底是什么?他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想要的东西通过诉讼到底能不能得到。

  对此,我也有三点体会:1、乔布斯曾经说过:“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交往,因为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那么是聪明人没有尊严吗?并不是,只是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能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而不是一定要捍卫自己的“面子”,不是想法设法的证明“我没错”。所以,我们跟当事人打交道首先要分辩他是不是聪明人。对待不同的人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2、我们要做的,不是纠正看到的问题,而是要和要纠正的人一起,面对他所面临的挑战。我们要帮他们做的是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要列出优缺点和倾向性。这样当事人才能够理解和接受,并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要帮当事人跳出他们的思维盲区,从其他角度或更大的尺度来看待、解决问题。在这里我讲两个小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一个问题,树木和钻石,哪个更珍贵?一般人都会说,当然钻石更珍贵了。但是如果你把视野扩展到整个银河系,就会发现钻石很普通,有的星球全部都是由钻石构成的,但树木很稀少,树木更珍贵。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发是,要引导当事人将视野放宽放长,认识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第二个例子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在美国要求禁用“微信”。那么腾讯公司是怎么应对的呢?它一方面公开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另一方面,它在美国应用商店上上架了一个新的APP叫WeCom,就是企业微信。而企业微信和个人微信是打通的,可以和个人微信账户直接链接,继续跟原来的好友聊天、拉群。而这种做法做得光明正大,一点都不违法。这就给我们了一个启发,前面竖了一堵墙,我们并不是必须要拆掉它,我们也可以绕过它。第三点体会是,有些时候,我们要能够让当事人自己与自己和解,让他们明白有些错误犯了就改不回来了、有些损失出现就弥补不了了。要坦然接受生命中的黯淡。爱过恨过,皆成经过;好事坏事,终成往事。不要一直纠结过去犯过的错误,而是要用更多正确的事,把错误稀释掉。

  第三、也是最关键、最难的一点。我们要“想通”自己。想通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自己要怎样做这份工作。我一直都相信以下两点:1、不值得做的事就不值得做好。2、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那么,我为什么要努力工作,我为什么要为当事人尽心尽力,我对当事人好,帮他们那么多,但他们不但不感激,还百般挑刺,百般刁难,那么我还要继续做下去吗?我的回答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要这么做,不是因为恩怨,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也不是因为利益,只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而是因为这样做是对的,我所坚持的就是做对的事”。最后,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常怀热爱之心,饱含热爱之情

  刑庭 赵魁煊

  今年成为一名员额法官深感荣幸,当然也深刻感受到这份责任、使命与担当。随着生活工作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也不断的总结、学习、思考,不断审视自身,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一个什么样的法官。

  1. 对法律常存敬畏之心。法律既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法律人的金刚钻,我们既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更要熟练掌握法律,这样才能使工作得心应手。在法律的学习、掌握上坚持多走一公里、精益求精。

  2. 对工作饱含热爱之情。干一行,爱一行,这是我对工作的态度,工作应当是快乐的,当然,工作中难免困惑和困难,我不断积极的学习和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学习,也再次感谢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中给予我的帮助和传道解惑。

  3. 对当事人讲究换位思考的工作方法。法不容情,但法律又不外乎人情。在具体工作中,只有平等、尊重对待当事人,才能赢得当事人的尊重和理解,才能更加有利于我们自身开展各项工作。

  4. 对生活保持一颗平常之心。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一味地追求享乐、奢靡的生活方式,势必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判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院领导所强调的入额宣誓既是庄严的承诺,更是重要的警醒、约束和激励,谨记誓言,恪尽职守,牢记党和人民的信任,牢记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牢记法官的使命与担当,不断提高审判能力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闭
版权所有: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平安路41号 电话:0532-81606601 邮编:26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