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强平台 整合资源 推动完善多元化解矛盾机制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年11月08日 | ||
近年来,市北法院以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为目标,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司法推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思路,注重聚合多种社会调解资源,充分发挥司法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三大作用,专业化布局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形成“一点带动、多头并进、网络交错”的诉调对接工作格局,真正实现司法与诉外纠纷化解机制之间的实质化协作。2013年以来,诉前化解矛盾纠纷案件3200余件,办理司法确认案件599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一、着力拓展专业化平台,引导矛盾纠纷分类化解 一是构建“天平110调解”平台,充实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在对辖区治安案件、医疗纠纷、消费维权等多发案件总体调研后,确定建立固定化诉调对接模式,即“天平(法院司法调解)+110(公安行政调解)+调解(人民调解、行业组织调解)”三调联动模式。成立“天平110调解指挥中心”作为调度平台,选定骨干法官,专门负责对这几类纠纷的研究、审理以及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指导与司法确认。先后在公安市北分局设立“损害赔偿案件巡回法庭”,在市医调委挂牌成立“天平110医患调解中心”,在消保委设立“消费维权巡回法庭”,与市北交警大队共同建立“交通事故案件诉前调解中心”,三调联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是完善行业化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实现社会调解资源的一体化利用。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在市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分院设立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建立起以巡回法庭为平台,诉裁联席协调会商、裁判标准同步适用的工作模式,切实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将案件委托给市保险纠纷调解中心,使当事双方尽快就保险理赔达成一致意见,迅速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继续发挥“赵洁法官调解工作室”、涉老维权调解工作室等调解平台作用,融合街道社区、妇联、老龄委等社会力量参与纠纷化解。“赵洁法官调解工作室”已成为青岛市基层维权服务名牌,涉老维权专业法庭被授予首批“山东省老年人公益维权服务示范站”荣誉称号。 三是打造“启明工程”少审工作品牌,实现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专业化保护。率先提出并构建“大少审工作格局”,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案件全部纳入少年审判工作中,并积极推行以圆桌式审判、“法官导师”、判后帮教基地等为主要内容的少年审判工作机制,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总结出以心理疏导、未来规划、教育培训为核心的“判后帮扶三步走”工作法,2014年以来,共对279名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干预,当庭认罪率、服判息诉率、悔罪率均达到90%以上,非监禁刑适用率达到80%以上。 二、积极推动内引外输,力促社会大调解格局构建 一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加强矛盾纠纷的诉前分流。与市北区司法局加强沟通协调,在立案服务大厅设立人民调解室,对当事人起诉至法院的纠纷,引导当事双方进行诉前调解,使大量纠纷化解在立案前。案件调解成功后,当事人要求法院出具法律文书的,由对口指导调解庭室根据协议内容当场制作调解书或司法确认书,大多数纠纷在当天或一周内便得到化解,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节约了审判资源。 二是积极输出司法资源,加强对社区纠纷的实质化解。充分发挥法院的引导规范作用,主动对接政府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系统,将司法确认工作作为切入点,利用“法官@社区”这一既有平台资源,设立社区法官工作室,辐射辖区内多个人口集中的街道及社区,努力实现法院与基层网格的“无缝对接”。通过指导人民调解员调解、制作示范文本、开展巡回法庭等方式,充分积发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社会力量的活力,做到纠纷不出社区、矛盾化解于庭外。 三是强化巡回审判效果,加强调诉工作的有效衔接。通过在社区、行政机关、行业组织设立巡回法庭,在法院与社区、机关组织之间架起常态化沟通对接桥梁,为联动化解与强制执行的有效衔接打通了程序快捷的便民通道。同时,继续发扬巡回审判的优良传统,对联调不成的案件,当事人提起诉讼后,巡回法庭可自由选择地点公开进行审理,实现“零距离”的便民司法服务,通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巡回审判模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深化整合自身资源,力促矛盾源头预防 一是优化诉讼服务中心功能。专门成立调解中心实行诉前引导,派驻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实现专人诉前指导服务,依法对当事人进行诉讼风险、诉讼成本告知,引导其理性表达诉求。对物业纠纷等案件进行诉前调解,采取成本较低的方式化解纠纷。 二是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在橡胶产业园法官工作室开展了送法进园区活动,为园区企业依法经营、防范化解法律风险提供司法服务。建立市北法院流动法制教育学校,利用假期前、普法宣传日等节点定期到辖区中、小学举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受益师生达5000余人,并指导青岛第四十七中学、北仲路第一小学等中小学学生建立“少年模拟法庭”。举办“关爱未来,共铸明天——少年法庭开放日”活动,以事前预防的手段尽量避免矛盾纠纷的产生。 三是延伸审判职能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利用司法资源优势,对典型案例分类整理,通过官方微博、网站及各级媒体发布,指导民众正确适用法律。同时积极发挥司法建议作用,制定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和法官企业联系人制度,健全了“个案应急预警”、“法律风险预警”和“债务风险预警”点线面结合的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向驻区企业、机关及学校提出司法建议9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