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莒县人民法院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刑庭 雷晓楠:法润芳华 巾帼丹心护天平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11日

法润芳华 巾帼丹心护天平

刑庭 雷晓楠

和春天一样美好的,还有盛开在审判一线的“木兰花”。雷晓楠,自2017年来到法院工作,从书记员到法官助理,再到员额法官,一直耕耘在刑事审判条线,从业务新兵到刑事审判骨干,时间在她身上刻印出了调解时的温情、法槌起落间的公正、普法活动时的热情、公益事业的爱心。

一、她,“从未缺席”

刑庭是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前沿阵地,面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时的临危不乱,这份淡定从容源自她“不断学习,成竹在胸”;为了寻求恰当的裁判规则,阅读大量的案例,这份执着源自她对“天理国法人情”的不停探索;她在罪与非罪之间徘徊纠结再到豁然开朗的思维跳跃,这份较真源自他的“谨慎与负责”。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案件中,常伴随着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刑事和解,雷晓楠总说“谁都需要情绪价值,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对当事人的了解和关怀,会有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多数的轻伤害案件发生在亲属间、邻里间,这样的案子看似很小,实则暗藏矛盾隐患,置气程度大于利益本身。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被告人是村里支部书记,被害人是其堂弟,因为房屋拆迁安置问题,被害人酒后去被告人家中砸门滋事讨说法,双方厮打在一起,被告人将被害人摔倒在地打成轻伤二级。案情并不复杂,但调解却费了一番周折,基于双方是同村同族兄弟这种情感基础,她和同事们一起找了社区和双方当事人的其他亲属,整合了众多力量,终于调解成功,双方和解。在矛盾化解中,她始终不偏不倚,全程让双方当事人感受到法院的中立公正和实质化解矛盾的“初心”。雷晓楠还很注重释法说理,向当事人解答为什么这么判,跳出案情局限,充分听取当事人的考量和担忧,提高释法说理的针对性,发挥好判例示范、引领社会价值的作用。除了本职工作,普法宣讲、社会治理、公益活动等工作,她也从未缺席,她说 “被需要”才是最大的价值。

二、她,“从未停歇”性别

从来不是边界线,不仅仅温柔、细腻、玫瑰是女性的代名词,力量、汗水和坚韧同样属于女性。去年临近年关,大批量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流到雷晓楠手中,每个案件都是10多个被告人,几十本卷宗,被告人来自全国各地,她从庭前阅卷到开庭、宣判,无一不是对体力、精力和心理的磨砺,她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很晚,最后全部被告人都服从判决,在她的庭审教育下表示改过自新,这份坚持源自她对工作的“热爱和担当”。她除了工作中的身份,还是女儿,是母亲,她和所有女性一样都努力在工作和家庭中取得平衡,在多重身份中扮好角色,在重重压力下诠释勇气与担当,依旧“春风如你,熠熠芳华”。

三、她,“从未止步”

精细、突破、求新,是她一直以来的工作追求,从过去的审理周期50多天到30几天,从少年审判的重建到“阳光护花,法润莒苗”品牌效应的彰显,无不有着她和同事们的智慧和力量。她积极探索刑罚和行政处罚的衔接,通过司法机关向行政机关的反向移送案件来实现化解矛盾减少刑事案件的双重效果,防止单纯判处刑罚带来衍生问题。在源头治理方面,如何消除犯罪条件、减少犯罪机会、实现犯罪预防,她深入剖析刑事案件的特点和原因,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消除重点领域、行业、人员的犯罪隐患。她,一直在路上求索,让刑事审判既有力度,又有后劲,还有温度。

“不必长成玫瑰,做无名小花,做千千万万,每位女性都自带芬芳”,是法官、是女儿、是妈妈,更是不可复制的自己,每一种身份,都是独一无二的勋章。她也永远会记得“把女神的一面留给生活,把女汉子的一面留给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