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司法 情系百姓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11月13日 | ||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法则。如果说,天平是公正的象征,那么,每一位手持天平的法官则是灿烂星空的守护者。他们用内心的良知和对法律的信仰,在真与假,善与恶的边缘维护着公平正义,肩负着扶正安良、公正公平的神圣职责。 不知不觉到法院工作已经五年多了,五年里,我见证过11天132小时审理涉黑被告人,也见证过无数次连夜奔赴执行地的“零点行动”,见识过当庭怒斥不孝被告的冲动法官,也见识过把救命钱送到病床的温情执行。这一幕一幕,法院的点点滴滴似是春风化雨,丰润了我的内心,教会了我对工作兢兢业业、对生活充满希望、更对法律充满忠诚。 曾经我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假如我是当事人。文章说: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得到平等。当我为解决纠纷诉诸法律时,我希望不要有“门难进、事难办”的担忧。不要因为我衣衫褴褛或者雍容华贵而有贵贱之分。在这里,我希望法官能够尊重我的人格尊严,我希望能真正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法院能够实现和谐诉讼、便民诉讼;希望法官都是公平的化身、正义的使者;希望法律的天平永不倾斜,公平正义暖人心。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了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寥寥数语表达了当时官吏关心民间疾苦的情怀。而今天,我们更要体察民情,关心民苦,化解民怨。人民法官更要做到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踏踏实实地为人民办事。 “轻舌摇动是非立断,朱笔一落生死攸关”,在审判的最基层,我们面对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这个国家最朴实却最需要正义的百姓。有面皮薄的法官为躲避亲友的轮番说情,多少日不回家直至案件办结;有刚正不阿的法官顶住压力,据理力争,为工伤案件的受害人赢来一线希望;还有“无奈”的法官面对犯罪的发小兄弟,没有帮忙说情,再被人指点说:“当官了,人情味也没有了”的时候,他的无奈与苦楚恐又有谁了解呢?信仰法律规定,恪守职业伦理,心术上合天理国法,言行下合社情民意,这是法官的操守。或许从选择了法律职业的那一天开始,“法重泰山”就应该是我们最庄严的承诺。 有一位全国优秀法官说过,我们法官是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职业,我们图什么?我们什么都不图,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不管再苦再累,我也要坚强地走下去。”有人说法官无情,那是因为法不容情,有人说法官有情,面对困难的当事人是他们首先伸出了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面对山崩地裂的灾难,是他们用血浓于水、情重于山的赤子情怀敲响了生命的震撼。 踏上这条道路,便意味着选择了一种善济百姓的责任。每天,看着一拨拨当事人心情各异的走进法院;每天,跟着我们的法官走街串巷的送达取证;每天,听着清脆的法槌在审判庭敲响;每天,望着桌上的案卷从几页增加到几十页,我会想,这个工作很辛苦。但看着当事人握手言和,满意离去的背影,看着正义在我们手中绽放,我又会想我们的法官何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化干戈为玉帛,去创造和谐。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公平正义比太阳更光辉。 多少个日夜,夜幕降临,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我们披星戴月查询当事人;多少个炎炎夏日,人们在空调房里消暑乘凉时,我们在赶往执行的路上......但我们无怨无悔,就因为群众那一声真诚的“谢谢”,因为那感谢的目光中不仅承载着敬意和信任,还承载了我们一代代人的梦想和追求。 人民法官唯有公正,才能赢得社会的承认;唯有为民,才能赢得社会的赞同;在这个生机无限的时代,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这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成就的事业,而我们,将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去为它保驾护航,披荆斩棘,虽然前行会遇到障碍和崎岖,但我们是中国法治进程中最坚强的脊梁!我们是法官,托起天平是我们的梦想,担负道义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是法官,公正与效率是我们的追求,无私和奉献是我们的品格。我坚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进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用真诚和奉献,去匡扶正义,让法律的天平永不倾斜,让手中的法锤,永远敲响正义之声! (办公室 周思思)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