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还需气正、心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写作和说话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需要。这样看来写文章似乎并不是一件困难的的事儿,落花流水、世间万物皆可入文。但要写出“好”文章,笔者认为行文还需做到气正、心静。行文之气正关于文章的“气”,古人多有论述。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提到“以为文者气之所形”;姚鼐在《答翁学士书》中指出:“文字者,犹人之言语也。有气以充之,则观其文也,虽百世而后,如立其人而与言于此,无气则积字焉而已。”文“气”便是文章的气韵、神韵,即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文章所寄托的情感、愿望,贯穿文章始末的一种精神。那何为气“正”之文?那些百无聊赖、趣味低级、哗众取宠、肆意杜撰、只为吸引眼球或谋取私利的低俗、庸俗、媚俗之作,自然不在气“正”之列。今年10月份新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弘扬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引领风尚……更好地引导文艺创作生产传播坚守正道、弘扬正气。”由此可知,“气”正的文艺作品都是为了说明道理,是为了传达情感、情意,更是为了树立高尚道德。文章作为文艺作品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自然也要遵循“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的原则。行文需气“正”,浩然正气浩然文,气正则文正。为国献身,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便有了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实现可贵理想,坚贞不屈的战斗,身陷囹圄不抛弃不放弃,便有了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危难之际,勇挑民族重任,爱国忠诚无私,便有了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之文便是气“正”之文。行文之心静杜甫在《偶题》一诗中写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讲的是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创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写文章,不论是小说、散文、诗歌,还是宣传、调研、信息、汇报材料、领导讲话,确是一件苦差事,若不能心静以守,即便写出了点什么,也没价值。古人讲究修身养性,所求无非心静。《西游记》中孙悟空从石猴、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到最终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的蜕变过程,展现了其由“邪”到“正”的转变历程。书中第一回孙悟空向菩提祖师学艺,提到菩提住处时有这样一句话:“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其中灵台、方寸均是指心,斜月三星也是心的象形。孙悟空取经过程中有艰难险阻,有各种诱惑,有愤然离去,但他却总能经受住考验,回归正途。仅是这两点,我们便可窥见,孙悟空由心浮气躁到心静,端正心性,才让他从神神避之不及的泼猴变成了人人尊敬的佛祖。写文章亦是如此,需要心静,忌浮躁。静于心,显于文。心静,方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悠闲惬意,方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方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潇洒自得。有一颗平静的内心,不论是否身处安静的环境,都会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有一颗平静的内心,不论是否写出他人赞赏的文章,都会坦然面对、越战越勇,成功了固然好,失败了也不要紧。慢工出细活儿,精雕细琢、字斟句酌,做到心静二字,将内心的正能量传送至文中演化为所表达的思想境界,终有成功的一天。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今天,行文不仅要心如止水,静而生慧,更要风清气正,传递正能量,讴歌新时代。气正心静,则文章熠熠生辉;气正心静,则文章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