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
最早接触王阳明应是初中语文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王明阳格竹子的故事。当时认为他这个人怎么那么傻,格竹子能格出什么道理?现在看来不是他傻,而是那时自己图样图森破。那时正青春年少,根本认识不到王阳明对“何为天下第一等事”的思考,为了追寻圣贤之道而付出的艰辛探索与对程朱理学的怀疑精神。他的这种格竹子的精神,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在高中时,开始接触到了王明阳的《传习录》,当时也未能有深切的体会,加之那时一切为了高考,对于这样的“闲书”很快也就束之高阁了。
再识
再次接触王阳明是大学毕业后读到的《明朝那些事》。王阳明平乱的丰功伟绩固然让人堪羡,但那心学散发的光芒更是让人着迷。只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只有练就不动心的本领,才能做到“心如明镜,物来则照”的通透澄明。
之后又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更是对阳明心学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是跟以前截然不同的理解。起初看到书的封面上所说“知行合一的知并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时,先入为主的不以为然,以为是标新立异,吸人眼球。当我真正读进去的时候,才重新理解了阳明心学,以前的理解是多么肤浅啊。或许,这也是大多人读王阳明的感受。初读之时,并未有深切的体会,实由我们社会经历不足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面临问题的增多,愈是对阳明心学有深切的体会。
然后读了日本儒学大师冈田本茨的《王阳明大传》,更是对阳明心学佩服的五体投地。越是了解越多,经历越多,越是体会越深,心学的效用也是越加体现。
致用
2017年5月底的时候,省考笔试成绩公布,为所报岗位第二。本是犹豫要不要报班学习,还是对面试不再过多准备,听天由命,顺其自然,能过则过,不过也无所谓,反正自己也有一份正式工作。我在犹豫纠结了一周多的时间才决定好好准备面试,正是阳明心学让我下定了决心,既然有机会,就要去争取,就应该为之努力,这才是对待一件事应有的态度。决心已定,之后的事就相对简单了。只是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去练习,甚至在面试之前一周因为工作原因去北京参加培训的晚上,一个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要练习几道题目。晚饭后出去散步时,心里仍然想着面试答题的结构框架。刚从北京培训回来的傍晚,就独自开车去了面试所在的城市,第二天就是面试的时间了。在面试前,身边的同事朋友甚至都不知道我进了面试。
面试前候考的时候,应该是大多数考生感觉紧张的时候,我以前也是如此。而这次,我竟没有丝毫的紧张,甚至同一岗位笔试第一的女生与他人聊天时说她一起参加辅导班的同学听她答题评价她怎么有那么多的事例信手拈来时,当看到她的笔记本上认真总结的面试各种题型知识事例时,当听到她滔滔不绝时,我的内心依然触动不是很大,只是感觉她实力很强而已。要是以前,我的内心别提该有多紧张纠结了。
当我进入面试考场时,依然没有太多的紧张。整个答题过程也沉着冷静,答题内容自我感觉除了第一题开头不错其他总体一般。我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答题内容满意过,听别人答题的时候也大多是如此,特别是以前老是纠结答题内容不好,越认为不好越不敢开口说话,越显得没有自信,越是不理想,这也就是我曾经多次面试失败的原因。
答题完毕在候考试等待所有考生面试结束公布分数的这段时间,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应最是煎熬,我以前也是如此。这次的等待,我心里竟然完全没有这种感觉。跟其他考生交流的时候,我说“我给面试考官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们说,你那不得答的很好啊,我说答的一般,但是一点也没有紧张,估计考官从来没见过这么淡定从容的考生。面试成绩公布后,确定已经上岸了。心里虽然高兴,可也不像以前那样自得,恨不得别人都知道似的,自己一个人开车回家了。
疑惑与对策
王阳明说“人皆可为圣贤”,但是我们知道古往今来被称为“圣贤”的人能有几个?并且通往“圣贤”之路,必然要付出非常人的努力,成为“圣贤”的过程是痛苦的,并且现在哪有什么“圣贤”?自己也不想成为“圣贤”,就想“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有更多的钱,更大的权,更高的地位,想干啥就干啥多好,为啥要自讨苦吃?还想成为“圣贤“,闲的没事干吗?可是生活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不去追寻成为“圣贤”,过分在乎外在的物质追求,就会有不得,就会有痛苦,就会有彷徨,就会有疑惑,就会有挫折,甚至有时让我们觉得空虚寂寞冷,人间不值得,让我们像大多数人一样碌碌,像大多数人一样平凡,像大多数人一样泯然众人矣。
“人皆可为圣贤”,并不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我们在精神上有更高的追求,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在成为“圣贤”的路上固然会有痛苦,但不去选择成为“圣贤”,也必将承受别样的痛苦,就看我们如何选择了。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
王阳明说要练就“心如明镜”、练就“不动心”的本领,但凡人如我,生活琐碎,难免不有忧思闲虑,甚至在夜深人静时也意气难平,以致辗转难以入眠。只要一出现这些念头,就应该立刻打消,不应放任思绪杂乱纷飞,只有不停地去“克”、去“格”,这样的忧思闲虑才会越来越少,这也是王阳明说所的“事上磨”。
经历越多,越是深切感受到凡事“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我们决心去干一件事,没有干不成的。当我们下定了决心,自然而然会想法设法去干成。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