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报》 2024年8月6日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时光,在时序更替中前行;梦想,于砥砺奋进中实现。
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法院安岚法庭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举措、优化布局、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法庭建设水平和司法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成为连接人民群众和人民法院之间的一道知心、暖心、贴心的“枫桥”。
筑巢引凤:优化营商环境新生态
“城强则贾兴。”近年来,随着岚山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已成为体现城市魅力、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指标。
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日照某建设集团因为拖欠货款被起诉,公司账户被查封冻结。办案法官在案件办理中了解到,该集团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账户冻结会影响企业很多既定的发展计划。
如何既最大限度保障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又能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承办法官启动快速调解机制,通过多次精心组织会面协商,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不仅使该集团账户得以迅速解封,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同时也确保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分期实现,实现了双赢的结局。
在另一起纠纷中,原告木材防腐公司认为木业公司提供的木材规格不符合合同约定,木材直径少了3-5毫米。被告木业公司则认为这是因长途运输导致水分流失造成的,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双方因此争执不下。面对细微偏差引发的争议及难以量化的损失,法官助理李雪梅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深入细致地与双方沟通,寻找共识点,最终通过数十轮艰难的协商,仅半个月内即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展现了法治温情与效率并重的司法风采。
类似以上为企业发展主动担当作为的案例,在安岚法庭屡见不鲜。安岚法庭辖区是全区经济活跃的区域,分布有钢铁生产基地、木材加工基地、海洋渔业基地等项目,每年都要办理200多起涉项目建设案件。
为高效服务经济发展,安岚法庭成立了买卖合同纠纷及劳动争议纠纷专审团队,围绕辖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司法需求,打造专业化商事法庭品牌。在法庭内部,不断完善专业化商事审判机制,优化质效管理方式,通过内部挖潜促进审判质效提升;在法庭外部,积极参与辖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从专业角度为辖区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建议、风险提示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让许多矛盾纠纷在发生前就得到了专业化解,及时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能动履职:促进家事纠纷实质性化解
沙发、茶几、绿植……安岚法庭一楼的家事调解室,“家”味十足。家事纠纷与普通民事纠纷不同,因涉及情感处理,需要更多的司法温情。
李某与崔某离婚后,女儿小小由崔某抚养,后来崔某因病去世,小小跟着崔父继续生活。李某多次到崔父家索要孩子抚养权遭拒,一气之下将崔父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任杰在梳理案件时发现,双方虽然因抚养权归属问题矛盾尖锐,但是都深深地爱着孩子。综合考量下,任杰决定将原被告和小小请到家事调解室,并邀请经验丰富的家事调解员共同开展诉前调解,希望找到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解决方案。
经过一下午的谈判,在法官和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放下芥蒂,达成和解,小小的抚养权归李某所有,但在小小自愿跟随李某生活之前,可继续跟随崔父生活,并由李某每月支付1000元抚养费,直到小小回到李某身边。纠纷化解了,小小脸上的笑容也回来了,拉着姥爷的手高兴地走出了法庭大门。
针对家事纠纷的特殊性,安岚法庭摸索出一套“良方”:精心打造家事调解室,增设心理疏导室,营造“ 客厅家居式”调解氛围。建立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定期与司法局、妇联、社区召开例会,引入社会管护员、心理辅导师等进行庭前调查与心理疏导。2023年以来,安岚法庭在诉前阶段共成功化解 200余起家事案件。
“有些家事纠纷矛盾尖锐,需要缓冲,这就要求我们注意把握‘火候’,反复做双方的调解工作,注重感情修复和疗伤。必要时,可以邀请村“两委”干部和调解员介入其中,让家事纠纷能在一个相对轻松、柔性、温馨的氛围内得到解决,止步于诉前。”安岚法庭负责人易秀娟说道。
落细落实:打造普法宣传教育基地
如何让法治的种子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让法治成为辖区群众的信仰?安岚法庭有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不满14周岁什么刑事责任都不用承担吗?那法律该怎样处理霸凌者?”
“如果我也想当法官,我从现在该怎样努力?”
……
日前,在安岚法庭开放日现场,来自官山小学的50多名小学生围着法官不停发问。法官耐心细致的回答和有针对性的普法,让法律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发芽。
同辖区21万群众共沐法治“春雨”,这是安岚法庭多年来努力的方向。从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到定期开展普法宣传,从普法宣讲到法治教育基地的延伸,从集市“地摊”、社区“板凳会”到工厂车间讲法普法……安岚法庭着力让“法治”这个名词在辖区更加生动鲜活。
6月27日,安岚法庭将一起相邻权纠纷案的开庭现场“搬”到了原被告双方所在的村委会,巡回审理了这起案件,50余名村民自发前来旁听庭审。承办法官以真实案例为村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也让村民们零距离感受到了庭审全过程。从“坐堂问案”到“巡回审判”的工作创新,是安岚法庭延伸司法服务、传播法治文化的缩影,切实拉近了法院与群众的距离。通过巡回审判,人民法庭“走”到老百姓身边以案释法,就是最生动的法治宣传。
近年来,安岚法庭聚焦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开展“法庭开放日”“送法进基层”等活动,先后建成法治教育广场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巡回审判,以起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此外,安岚法庭还建立了普法宣传长效机制,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和宣讲活动,及时将法治的最新理念送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学校课堂等,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